APP下载

借助个性设计,让小古文教出“新”意

2021-07-29黄一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适度

黄一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中国文化的精粹大多是通过文言文记载的,因而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前提是让学生学好文言文。但是文言文表达方式与内容都与学生生活体验相差甚远,理解起来不仅有难度,而且相对枯燥无味,自然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引领学生在多元化、深度化和拓展化的阅读中展现鲜活思想与鲜明个性,在真正对话文言文文本中获得不一样的认知,在积极思考中聚焦核心要点,丰富感思,切实增强阅读的激情与好奇心。

一、唤醒文本情感,激活类似体验

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除了语言与内容难以理解外,还因为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要让学生真正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他们内在动力,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可通过诵读,想象诗词描绘的景物,体味诗句背后的情感,感悟物象隐喻的哲理和志向;通过扩充、转换、咀嚼等理解手段,抓关键词进行细读品味;通过适量、适度、适时的语言积累,让古诗词真正融会于心。

比如《晏子使楚》这一课,如果直接讲解,由于文言字词难以理解,学生必然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可以从课本剧导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楚王、晏子、大臣与侍卫等人,结合文言文内容,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并且揣摩人物内心不同情感。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扮演欲望,而且还能发挥他们想象,鼓励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唤醒类似生活体验,在与古人形成情感互动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精准把握文本主题。活动过后,有学生表示“正因为晏子爱国,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有学生表示“晏子非常聪明,也很机智”,也有学生表示“楚王虽然想展示自己国家国威,不过用错了方法,结果却显得小气”,但是也有学生却说“楚王也是一个善于容人,能够接受别人错误的人,晏子反过来侮辱他,他也没有生气”等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关键语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进行分析,让学生重点分析“得无”一词,表面上看是猜测,实际上却十分婉转地回敬了楚王。通过角色互动与情感想象,学生不仅能够较好地理解人物情感,而且还能准确把握文本重点语句内涵。

二、借助个性翻译,提升表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让学生认识到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对于文言文学习而言,语言不通是其理解第一障碍。传统教学中,学习文言文,第一件事就是逐字逐句翻译,其过程必然相对枯燥乏味,但是要理解文言文,真正掌握其中内容,积累词汇,了解语法,学会翻译却是最佳途径。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积极打造个性翻译,鼓励他们结合理解,融入自己想象,尝试通过翻译改换人称,变化表达方式,鼓励二次创作,对其进行意译,将文言文翻译成小说、散文,或者诗歌,等等。这样既能体现一种时代特征,又能有效提高学生言语表达水平。

比如《小石潭记》这一内容,其中所描写的环境较为幽深冷寂,而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想象,以最擅长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有人翻译成诗歌,也有人翻译成散文,形式多样。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变文言文教学中的沉闷气氛,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活跃他们思维,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言文内容,主动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继而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提升个性创作能力。在个性翻译中,有学生就曾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句翻译成现代诗歌,即“孤独的我/孤独的潭/竹林向我诉说着孤独/树木向我交流着凄凉/没有鸟/没有鱼/唯有我心中的凄凉……”这不仅对文言文内容进行了改写意译,而且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互动,写出了作者的真实内心。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在个性翻译过程中,是怎样考虑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又是怎样融入自己情感的,从而引导教学继续深入。

三、组织自由辩论,强化思维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探索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模式。其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现从学知识、学方法到学思维的转变。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技能方法为起点,多给学生自由、自主、快乐的阅读时间,定能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能够让学生将语文素养融入自己的言行思想之中,为其成为社会上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知识的不对等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思维并不活跃。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本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双方辩论、话题竞赛等形式,在活跃课堂氛围、强化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

比如《黔之驴》这一课,针对“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这一句,以“老虎吃驴是因为驴卖弄吗”为题组织学生按照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辩论,鼓励他们通过资料查找、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其中。运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而且还能通过探究,在理解内容的同时,准确把握寓意。辩论中,有学生认为“老虎性格多疑,时间长了,必然会离开,那么驴子也能保全自己”,也有学生认为“即便驴子不反抗,老虎也会步步紧逼,不停试探,最终驴子还是难逃一死”。接着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分别陈述理由。学生缺乏古诗词语用环境,学习、理解古诗词具有一定难度,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应用三维分析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从情感、景物、志向三个维度去深入探究,感受古诗词中诗人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这种自主辩论形式,学生思考自己观点同时,也在思考对方观点。这种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辩证看待文本寓意,而且还能推促其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为其批判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总之,“阅读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突出个性化阅读策略指导,还学生阅读的支配权与话语权,让学生在真正深度阅读中产生共鸣与同感,定能唤醒学生的真正探知意识,切实提高其综合语用水平。可以说,文言文是引导学生走进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高度重视文言文,主动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展开个性化阅读,从中理解其思想内涵,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晨阳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适度
适度委婉情真挚 表扬批评两相宜
用音乐给品社课堂锦上添花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教育需要适度惩戒
高中数学变式设计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