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联合肠道管理优化方案在预防肿瘤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2021-07-29惠军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4期
关键词:负面胃肠道肠道

惠军妮,李 娟,魏 欣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陕西渭南 714000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做好肿瘤筛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关于肿瘤治疗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化疗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但研究发现,15%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了便秘、腹胀等胃肠道反应[2]。与此同时,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后,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在负面情绪刺激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引发便秘[3]。长时间便秘将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增加肿瘤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难度。护理干预能够解决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本研究以120例肿瘤患者为例,对健康教育联合肠道管理优化方案在化疗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3岁~70岁,平均(51.35±4.46)岁;受教育年限5~16年,平均(9.89±2.44)年;住院时间10~22 d,平均(16.35±1.67)d;肝癌18例,胃癌16例,肺癌15例,卵巢癌9例,其他2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2~69岁,平均(51.31±4.27)岁;受教育年限4~16年,平均(9.84±2.19)年;住院时间10~25 d,平均(16.33±1.78)d;肝癌16例,胃癌17例,肺癌14例,卵巢癌10例,其他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确诊为肿瘤并在医院接受化疗治疗者;(2)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住院时间超过7 d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者;(2)器质性便秘,胃肠道疾病引发便秘,习惯性便秘或服用止痛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导致便秘者;(3)对治疗与护理不依从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患者入院时及化疗之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护理事项、便秘成因、便秘可能带来的影响、便秘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合理健康饮食;协助患者康复训练;与患者沟通,掌握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疏导;了解患者感受,通过腹部按摩、遵医用药等方式提高患者舒适度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行健康教育联合肠道管理优化方案干预。(1)健康基础知识宣教:护士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接受程度、性格特征等合理选择健康基础知识宣教方法,向患者介绍化疗后不适表现,使患者在视频观看、图画书阅读、讲座听讲等过程中,对胃肠道反应诱发因素、便秘表现、便秘影响、便秘防治措施等有清晰、准确的了解。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树立自我管理意识。(2)便秘防治方法教授:护士能够灵活利用各种媒介(如视频、宣传册、公告墙、PPT、微信、QQ等)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防治方法。例如,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量至少保持在1 000~2 000 mL;食物以粗纤维、优质蛋白质、多维生素、低油低脂肪、易消化等为主,禁烟酒、禁辛辣刺激食物,忌食萝卜、土豆、芹菜、南瓜、碳酸饮料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膳食营养均衡。保持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指导患者定时排便,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排便前可适当按摩腹部,即取仰卧位,微微弯曲双膝,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方式将双手重叠,按照顺时针方向从右下腹位置开始按摩,力度控制在腹部下陷3 cm左右,按摩时间以6~10 min为宜。(3)个体化心理护理:在护理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根据负面情绪严重等级,结合患者负面情绪成因制订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能够通过与患者亲密交流,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为患者行正性暗示,对患者进行劝解,指导患者放松训练等,使患者认知负面情绪对便秘的影响,并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调动患者积极情绪。(4)肠道管理优化方案制订与落实:结合患者相关检测结果,根据患者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排便性状等信息,掌握患者胃肠道反应症状真实状况。同时在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负责监测患者肠道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患者排便情况,做好相关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健康教育,制订肠道管理优化方案。在责任护士领导下落实肠道管理措施。例如,将患者化疗前3 d至化疗后7 d视为肠道功能恢复训练1周期。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情绪波动不明显的情况下开展训练。在化疗早期感觉患者耐受程度确定训练时间与方法,通常需要有家属协助完成腹式呼吸训练、腹部肌肉训练、腹部按摩等内容。肠道功能恢复训练通常于早晚餐前60 min开始。就腹式呼吸训练而言,要求患者取平卧位,身心放松,用鼻深吸气3~5 s后,屏住1 s,并用口呼气3~5 s,训练时间控制在5~8 min。患者化疗前,护士需要指导其建立正确排便行为,即每日晨起后,适当抬高床头,指导患者取屈膝仰卧位,要求患者集中注意力,吸气时收缩腹肌、肛门,呼气时放松,持续5 min左右;早餐后60 min进行排便,如没有排便欲望,则模拟排便行为;排便时可适当按压腹部,以促进排便,同时禁止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看手机、阅读报纸或做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情。

1.3观察指标 (1)便秘防治认知水平:采用医院自制《肿瘤化疗便秘防治认知调查表》围绕“便秘成因、便秘影响、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维度评分,每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认知水平越高。(2)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2组患者便秘、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排便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生活质量评分与自我效能评分: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与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4)负面情绪评分:采用SDS与SA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分数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5)便秘相关指标水平包括排便次数、排便性状评分及利便药物使用率。

2 结 果

2.12组便秘防治认知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便秘防治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维度与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便秘防治认知水平比较分)

2.2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便秘、食欲缺乏、腹痛腹胀、排便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2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比较 护理前2组KPS评分与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比较分)

2.42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2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比较分)

2.52组便秘相关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排便次数、排便性状评分、利便药物使用率等便秘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便秘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间延长、受阻感强烈、粪质干硬或需要借助外力排便等为主要表现,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30%,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可达到15%~40%[4]。有研究表示,肿瘤化疗患者结肠传输时间通常超过72 h,而长时间便秘,将导致体内有毒物质无法有效排除,一部分被肝脏吸收,损伤肝脏功能,一部分在胃肠道潴留,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痛、口苦等众多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剧患者负面情绪[5]。因此,做好肿瘤化疗患者便秘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导致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的因素众多。(1)肿瘤患者在化疗之后,身体较为虚弱,加之治疗期间的持续输液,使患者不愿下床活动。而长时间卧床减少了腹部运动量,减少了腹部供血,容易降低直肠壁压力敏感度、减弱结肠蠕动功能,从而出现便秘。(2)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对化疗、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等缺乏认知,从而在饮食安排上,多以低纤维高蛋白食物为主,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足2 000 mL,不利于肠壁运动刺激,容易出现便秘。(3)绝大多数患者在恶性肿瘤确诊进行化疗治疗时,易出现恐惧、不安、紧张、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易导致患者自主神经紊乱。而直肠蠕动受自主神经影响较大,加之患者在情绪刺激下容易产生中枢神经递质,造成肠神经系统紊乱,从而导致便秘发生。(4)化疗药物及患者不良排便习惯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便秘。基于此,在对肿瘤化疗患者便秘进行防治时,可通过护理对患者运动、饮食、情绪、排便行为等进行干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便秘防治的认知水平,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降低便秘、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将健康教育与肠道管理优化方案有机结合后,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便秘预防中,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便秘防治认知水平、KPS评分、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便秘、食欲缺乏、腹痛腹胀、排便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利便药物使用率等便秘相关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健康教育联合肠道管理优化方案对肿瘤化疗患者便秘预防存在积极影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究其原因,在常规护理上为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使其对治疗、护理行为更依从,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及其治疗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让患者具备一定不良反应发生时的处理能力,在生活中科学应对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肠道管理优化方案,是立足患者实际情况制订的护理方案,可通过各项肠道功能恢复训练,改善便秘症状,降低便秘影响。

猜你喜欢

负面胃肠道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