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山县“十三五”期间农药减量控害的做法及成效

2021-07-29肖晓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7期
关键词:秀山病虫植保

肖晓华

(秀山县植物保护检疫站 重庆秀山4099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绿色、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自2015年以来,秀山县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农药减量使用行动为植保工作主线,按照“少用药、用好药、会用药”的总要求,围绕“控、替、精、统”4字技术路线,以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为龙头,以种植业规模种植基地为载体,以植保项目为抓手,不断夯实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基础,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积极开展植保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大面积推广普及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低用量农药,5年来,全县农药减量使用行动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1 农药减量使用行动的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1.1 目标任务

到2020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在85%、90%、95%以上,每年发布植保情报20期以上;种植业农药使用量控制在155 t(折百量44 t)以下;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32.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40.0%以上。

1.2 农药减量使用行动重要指标完成良好

自2015年以来,秀山县农药使用量呈现年年减少的态势,农药商品量从2015年的160.50 t,减少到2020年的152.63 t,下降幅度为4.90%;农药折百量从2015年的48.40 t,减少到2020年的42.66 t,下降幅度为11.86%;农药施用强度从2015年的30.42%,减少到2020年的23.37%,下降7.05个百分点。绿色防控覆盖率从2015年的26.60%提高到2020年41.80%,增加15.2个百分点;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从2015年的31.30%,提高到2020年的40.24%,增加8.94个百分点。农药减量使用行动关键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表1)。

表1 秀山县2016-2020年农药减量使用行动指标完成情况

2 农药减量使用行动的做法及经验

2.1 强化组织领导

自2016年以来,秀山县每年均出台10份以上农药减量使用行动(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工作推进及相关技术方案文件,同时,县农业农村委员会与街道(乡镇)签订了农药零增长行动目标责任书,农药减量使用行动从农委行文,提升为政府行文,且把农药零增长工作内容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县政府督察室也把农药减量控害纳入政府督察范围,农药零增长行动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据统计,秀山县农药减量使用行动相关的公文数量,2016年为10份,2017年为15份,2018年为20份,2020年为21份,以公文形式明确各级的职能职责、目标任务、技术措施等,有力推进农药减量使用行动。

2.2 强化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

病虫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秀山县植保站是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标准化区域站之一,病虫害预测预报历年来占据优势,多年来承担水稻、油菜、蔬菜等作物20多种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每年发布植保情报20期以上,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保持在85%、90%、95%以上,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2.3 强化试验示范与项目示范带动

自2016年以来,秀山县承担的农药减量使用行动相关试验示范项目或课题,均做到按时验收、及时总结,将有些工作总结进一步进行理论提升,公开发表论文。

2016年,组织实施的试验示范主要有3%甲维·虱螨脲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示范、柑橘绿藻病药剂防治试验、柑橘病虫危害损失评估试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项目、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项目、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

2017年,组织实施的试验示范主要有柑橘病虫危害损失评估试验、金龟子绿僵菌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示范、除草剂减量控害增效试验、水稻玉米和油菜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农药零增长行动项目、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项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项目。

2018年,试验示范主要有柑橘病虫危害损失评估试验、农药使用调查监测和植保机械调查、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李子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试点、毒·蜂杀虫卡防治玉米螟试验、毒·蜂杀虫卡防治二化螟试验、油菜菌核病防治减量控害增效示范、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茶叶病虫绿色防控示范、性诱剂防治二化螟示范、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项目、粮油绿色生产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项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项目。

2019年,试验示范主要有油菜农药减量增效示范、水稻农药化肥双减示范、农药减量增效(李子、茶叶)项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项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项目、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

2020年,完成的试验示范主要有四唑虫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水稻农药减量增效示范、水稻农药与化肥减施增效综合试验示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项目、植保机械及农户用药调查项目、农户农药减量典型调查项目等。

自2016年以来,秀山县每年均承担部级、市级农药减量相关项目,根据上级要求,结合秀山实际,特别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始终把农药减量增效放在第1位,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2016-2020年项目投入581.6万元(表2)。

表2 秀山县2016-2020农药减量控害相关项目

2.4 强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在重庆市植保站指导下,秀山县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植保学会等院校及企业合作,积极开展农药减量控害新技术试验示范,注重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2.4.1 绿色防控 积极引进、示范与推广灯诱、色诱、性诱、食诱、寄生杀虫、生物农药推广、农药减量增效助剂、稻田养鸭与果园养鸡、厚型塑料袋处理柑橘蛆果等绿色防控技术,既注重单项技术推广,更注重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如水稻推广“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农药助剂,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或“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减量使用,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柑橘推广“灯诱+食物诱剂+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配合使用厚型塑料袋处理未熟先黄的蛆果及落地果”模式;茶叶推广“灯诱+诱虫板+毒·蜂杀虫卡+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李子推广“诱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农药(配合少量高效低毒低用量化学农药),全程统防统治防治病虫害”模式。

近年来,全县绿色防控面积每年按照20%左右的速度增加。2020年,全县绿色防控示范与推广面积10.286万hm2。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农药施药次数及农药使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手段。据2020年大规模问卷调查表明,农民(业主)知晓度达到93.33%,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2.4.2 专业化统防统治 截止到2020年10月,全县共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195家,比上一年(175家)增加20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在植保部门备案的有163家,比上一年(143家)增加20家。2020年,全县新增登记注册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有7家,清理、注销或合并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5家。全县目前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共拥有机动喷雾器950台,比上一年增加32台;中型装备29台(无人机19台),比上一年增加10台,从业人员1188人次,日作业能力达2660 hm2。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对全县农作物病虫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按照20%左右的速度增加。2020年,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9.496万hm2。据2020年大规模问卷调查表明,农民(业主)知晓度达到94.83%,农民(业主)认可度较高。

2.4.3 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对农作物病虫准确预测预报,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用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避免乱用药。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及试验示范引导,提高农民(业主)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水平,尽可能用好药、会用药。三是促进农药品种升级换代。5年来,秀山县大量引进、示范与推广的生物类农药有阿维菌素、中生菌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印楝素、蛇床子素、乙基多杀菌素、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绿僵菌等;推广的低用量高效农药有呋虫胺、噻虫嗪、吡蚜酮、嘧菌酯、烯肟·戊唑醇、己唑醇、噻虫胺等。调查表明,2020年,全县常规农药品种占40.0%,低用量品种占53.7%;微毒类农药占4.6%,低毒类农药占83.4%,中等毒类农药品种占12.0%,没有高毒农药品种。从总体来看,常规品种占比下降,低毒、低用量农药品种呈增加态势,农药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2.5 强化宣传培训

2016-2020年,全县召开县级农药减量使用行动(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会议(培训会议)共计19次,培训人员1784人次。全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其中,电视宣传40余次、报纸宣传10余次、出动宣传车50余次、印发宣传资料20万余份、科技下乡100余次、义务咨询上万人次、在公路上设置大型公益性标语16幅,2015-2020年,报送市级以上网络媒体相关信息460余条、发表学术论文29篇(表3)。

表3 秀山县2016-2020年农药减量使用行动论文统计

2.6 强化品牌创建

2.6.1 “天人丰”品牌的创建 秀山县清溪场镇的部级、市级水稻(油菜)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水稻、油菜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区),连续多年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示范,推动了农产品品牌创建。示范区内的重庆天人农业股份合作社生产的“天人丰”牌大米被评为2017年重庆名牌农产品,其“天人丰”品牌在全国优质品牌调研推广活动中,获得“中国著名品牌”荣誉称号。2020年,“天人丰”牌大米销售量在900 t以上,比上年增加12.5%,经济收益在150万元以上,其中,规模化销售涉及垫江、石柱、松桃、酉阳、黔江、彭水、花垣等10余个县(市),网上销售遍及全国各地,企业效益大幅度增加。

2.6.2 “边城秀芽”品牌的创建 2017年以来,秀山县皇茗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茶叶基地,绿色防控示范推动了茶叶品牌创建。2018年5月12日,公司生产的“皇茗苑牌·边城秀芽”,在重庆市首届斗茶大赛中,被重庆市农业委员会评为“重庆市十佳茶叶产品”。2018年9月,“边城秀芽”绿茶在2018年澳大利亚国际茶博会上获铜奖。2020年8月,“边城秀芽”获“中茶杯”第十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绿茶类 金奖。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农药减量使用行动工作面广、工作量大,全县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目前仅有技术人员3人,且平均年龄52岁。按照耕地面积,每人负责2.00万hm2以上,按照病虫防治面积,每人负责8.67万hm2以上,按照承担的农作物监测对象,每人负责10种以上。建议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育后续专业人员。

(2)全县街道(乡镇)一级没有植保专业人员,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加大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药减量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

(3)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及职工对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农民(或业主)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植保新技术较为困难,影响宣传培训的效果。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补贴机制,在技术模式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试验示范方面不断集成和创新,进一步抓好技术储备工作。

(4)近年来,农业项目管理越来越严格,资金使用监管层次太多,资金及时使用较为困难,影响项目进度,基层植保机构存在不愿做、不敢做项目的消极心态。建议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门加强衔接与沟通,及时拨付资金,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猜你喜欢

秀山病虫植保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