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2021-07-28张少敏

速读·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互联网不断的进步并迅速普及,在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针指引下,伴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的理念逐渐渗透进我国的各阶段教育理念之中。本文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对高职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

教育是国之根本,重中之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会上对于毕业生外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遵循教育改革的同时,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程度也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构建英语课堂,以求增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职英语教学隐性分层的理论基础

著名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提出,语言输入应该保持在i+的水平上(i=input),即略微高于学习者目前的水平i,通过理解包含i+的输入,激发语言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有效过度到i+的水平。在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了解研究学生,具体落实任务。针对不同学生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二、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环境为公共英语学科的网络和现实教学提供了拓展渠道,并为学生增加了多元化的学习渠道。所以,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是当今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是实现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重点。构建网络平台的第一步就是在平台内存档大量的知识数据,包括英语的语法、单词、短语等英语知识要点,为学生进入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依据自己的目标进行公共英语学习。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应当在学期前将本学期的课程内知识输入平台内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灵活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时效性。

(二)整合網络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上,数据库中各种英语知识储备丰富的特征,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环境特性,对英语知识做出整合,要精准挑选适合学生的英语知识,一旦知识储备出现问题,对学生以及教师的教学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要合理且科学的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应当对当前的高职学生作出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针对学生情况,精准配置公共英语教学资源。高职英语教师应运用隐性策略,针对每一名学生制定配套的公共英语学习方案,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效性。

(三)强化教学目标设计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将隐性分层教学模式融入于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各学年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条理清晰地划分。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英语测试成绩以及课堂表现,规划隐性分层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进行强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学内容最大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英语成绩和英语学习能力较为出色的学生,高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可以为其加强英语拓展练习,在学生原本的英语水平上提高一个层次。对于英语学习较为吃力、基础不好的学生,英语教师应通过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制定学习策略,使学生稳扎稳打,慢慢讲英语水平提升上来。

(四)“互联网+”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在“互联网+”环境中的高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中,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够应用学校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英语学习,并在平台的辅助下完成每日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网络教学平台依靠其自身强大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在平台中的学习程度作出分析,并自动生成一个有层次的学习方案,学生依照学习方案达成其中设定的目标,实现自主学习。

三、基于“互联网+”高职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践

以滁州城院高专护理专业一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实验班和控制班人数基本相同,人数都为45人。根据对学生入校英语成绩的分析,这两个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在控制班在实验班进行隐性分层教学,依据入校英语成绩、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分为A层、B层、C层三个等级。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每天的教学内容推送给学生,督促学生能够每天进行英语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A层的学生加强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英文版《论语》的传统文化拓展;B层的学生增加习题的练习以及知识难点的理解;C层的学生加强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单词短语的记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活动采用强弱搭配的组合形式,使每个学生在活动完成的过程中都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使每个学生在活动的完成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在应用隐性分层模式对公共英语进行了一学期时间的教学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两个班学生在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和看法、焦虑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英语B级考试。最后对调查问卷和考试成绩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四、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两个班的后测成绩有显著差异,实验班的学习态度、抗焦虑的能力明显高于控制班,说明隐性分层教学模式适用性及较好,能够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该学习模式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非诚好的促进效果,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彦霞.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公共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究[J].校园英语,2019(38):58-58.

[2]董全悦.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东西南北,2019(17):90-91.

[3]马瑞.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思考[J].校园英语,2019(28):55-55.

作者简介

张少敏(1986.04—),女,安徽寿县,汉,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2019年度院级教研项目: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jyxm15)。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生态智慧课堂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Azcj094)。

猜你喜欢

高职公共英语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