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最大化

2021-07-28孙立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服务效能高校图书馆

孙立峰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中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师生、教职员工甚至是社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由于作用关键,地位特殊,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服务效能。而只有不断提升其服务效能,才能使高校图书馆成为高校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引导和科研教学等服务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服务效能  服务范围  服务深度  服务形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1(b)-0247-03

How to Maximiz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ibrary

SUN Lifeng

(The Army Infantry Academy of PLA,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330100 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library is not only the cultural center of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ampus culture. It is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staff and even social personnel. Due to its key role and special position, University Library has certain service efficiency. Only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its service efficiency, ca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high level of running a university, and can it play a better role in cultural guidan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efficiency; Service scope; Service depth; Service form

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担负着各类专业知识存储与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的重要平台,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使其在互联网时代更符合读者的需求,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话题。

1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向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情报中心,它的服务方向包括文化引导和科研教学。

1.1 文化引导

高校的文化氛围是非常浓郁的,而浓浓的文化氛围最离不开的就是高校图书馆了。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和重要载体,也是对高校进行文化引导的重要阵地。图书馆不仅要培养师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师生的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传播科学知识,还应该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在校园内打造书香氛围,促使广大师生和社会对知识的求索、应用、创新,这是社会文化在高校的表征化、具体化、显现化,同时,校园文化与高校图书馆文化又具备同一性,相辅相成,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科研教学

高校的教师不仅工作在教学一线,也奋战在科研一线,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高校教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是庞杂而繁重的,研究的领域既包括基础理论,又包括应用科学,因此,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品种繁多。高校图书馆有着非常丰富的馆藏文献,能够为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工作提供文献资料,因此科研教学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服务方向。

2  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探索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最大化,需要从广度、深度与精度三个层面展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对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拓展服务范围、挖掘服务深度、创新服务形式三个层面加以论述。

2.1 广度——拓展服务范围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要想将服务效能最大化,就必须要拓展服务范围,增加图书馆服务的广度。(1)網络信息技术在大众生活中的迅速普及和应用,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意识也不断地增强。作为高校图书馆来说必须将综合服务深入到公共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和职能,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图书阅览环境和氛围。高校的转变现有服务理念与服务职能时,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服务需求,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读书节活动的方式,营造书香城市大环境,才能打造出服务水平一流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2)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优势,建立完善的高校公共文化联合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坚强与地方、县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新闻媒体制作等文化服务中心互动合作力度的方式,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文化服务范围,才能达到促进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比如,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了进一步推广移动图书馆,使更多的读者体验移动图书馆无纸化阅读,非常人性化地推出了平板电脑出借服务,规定每人每次限借一台,借期14d,可预约,不可续借,不可通借通还,预约保留2d。这一服务的推出,大大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由出借图书、文献资料延伸至出借pad,为很多没有pad的读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3)高校图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创新大众阅读的内容和理念,通过营造大众阅读氛围的方式,唤醒社会大众的阅读兴趣,同时高举全民阅读的旗帜,引导读者积极参与到大众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图书馆在书香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社会风气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传递文明知识,促进全面综合素质和水平的稳步提升。比如,可以在日常的信息服务之余多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为用户定制固定栏目,如相关新闻、电子资源、音像服务等,实现不同用户登陆后具有不同的权限和不同的用户风格界面,能够访问不同的电子资源,欣赏不同的多媒体文件等。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开发的网络个性化服务平台Mylibary@corell系统,每周向用户提供符合个人需要的各种文献加入到图书馆目录中,用户无需为查找最新资料而耗费时间,相关的资料会主动、持续地找到相应的用户。原本的服务范围得到了拓宽,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高校图书馆相当于为不同需求的读者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个人图书馆。

2.2 深度——挖掘服务深度

高校师生具有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比如,大学新生一般是需要基础学科服务、常规学科服务,到了大二、大三时,接触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所以更需要一些拓展性的学科服务,而到了大四考研阶段,以及高校的教师,更多地需要深层学科服务、专题服务等,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深度要得以挖掘,要构建差异化的学科服务体系,为高端读者提供深入的学科服务。比如,一些高校教师会从事一些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度较强的、专题性较强的资料和文献,这种信息服务是具有针对性、连续性和深刻性的。为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不断挖掘服务的深度,根据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需要,进行专题化的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关的信息收集、筛选、整理、推送等服务,协助科研人员进行课题的深入研究。同时,也要不断挖掘服务的深度,为课题的研究提供连续性的服务,进行课题的跟踪服务,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所需要的课题资料进行翔实的提供和筛选。这样能大大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效率,也能够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更有价值。比如,复旦大学图书馆创设了“科技查新工作站”,这是教育部首批认定的综合类“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依托复旦大学图书馆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为各个专业学科的检索、科技查新提供了保障。其查新范围包括了科研立项、申报奖励、成果鉴定、技术咨询、项目结题、论文发表等,可以为高校师生的科研立项、课题申报与结题、论文发表等提供深度服务。

2.3 精度——创新服务形式

现如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不断飞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应用而生。图书馆不仅仅是为读者提供书籍、文献资料的阅读服务,还应该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创建数字图书馆,改变传统的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身文献的加工、采集方法和模式,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实现图书馆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播和检索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整体提升。(1)充分重视多层次读者类型培训的工作,发挥文献信息的效能。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以教育培训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提高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和水平。针对当前读者借阅水平普遍偏低地方问题,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时,应该合理利用图书馆查找和获取文献信息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社会公众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2)加强读者信息技术水平指导培训工作的力度,促进读者情报意识的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应该合理利用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优势,针对读者进行分批次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读者掌握正确熟练使用图书馆设备的方法,以便于在图书借阅的过程中迅速地获取文献学信息资源。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主题讲座的方式,利用教学课件向学生、社会读者等进行图书借阅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求其在了解和掌握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借阅流程以及文献检索技术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或社会读者养成正确的信息情报意识与科研习惯。(3)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工作的力度,深度挖掘高校图书馆中的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的导航站,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读者的图书借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向读者提供海量电子信息资源的方式,为读者了解和掌握高校图书馆馆藏内容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比如,互联网时代,读者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大,而且互联网确实能够为读者带来便捷和高效。与到图书馆搜索图书、检索文章相比,读者更青睐于利用网络直接搜索、查找,这样效率高,而且便于信息的存储和利用。为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提高服务的精度,在建立阅览、检索、查找、咨询等多样化的网络服务职能体系的同时,开展网上信息服务。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在网上开展了很多服务形式,比如“新生专栏”、“微服务”、“借阅服务”、“文献传递”、“ESI学科动态”、“电子期刊”、“新书推荐”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数字图书馆服务项目,能够满足自己基本的图书借阅、资料查阅等需求。

3  结语

当前,多数高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方向是文化引导和科研教学,其社会服务职能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少会对外开放。其实,高校图书馆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应该在做好文化引导与科研教学的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也强化自身的社会职能,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之中,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文化传播价值。当然,至于这些,还有待高校图书馆后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谈大军.北美高校图书馆与信息学专业营销课程设置[J/OL].图书馆论坛:1-9[2020-10-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01009.1021.002.html.

[2] 索传军.从学科发展史看我国图书馆学发展方向[J/OL].图书馆论坛:1-7[2020-10-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01009.1021.006.html.

[3] 孙秀良,高彦静,吴万玲.研究型图书馆联盟模式探究[J].兰台内外,2020(31):37-39.

[4] 韦心勤,徐飞,梁小梅.高校图书館期刊排架方式的眼动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5):165-169.

[5] 马宇明.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研究与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24):199-200,203.

[6] 刘芳.图书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创新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24):204-206.

[7] 刘红芝,刘春梅,张冬梅.面向科研过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研究——以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0(19):57-58,61.

[8] 王雄青.党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模式与发展思路[J].经济师,2020(10):240-241.

[9] 刘艺.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讲座品牌影响力探析[J].传媒论坛,2020,3(21):103-104,106.

猜你喜欢

服务效能高校图书馆
基于读者体验的阅读模式分析与讨论
新形势下加快文化馆服务标准化进程的探索
创新群众文化美术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