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

2021-07-28胡宝月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改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胡宝月

摘  要:目前,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之一,而进行教学诊改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政治话语体系。当下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的研究数量成果不多,本文主要从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核心内涵、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意义、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策略进行研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堂教学  教学诊断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1(b)-0144-03

Research on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 Baoyue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130013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how to carry out education reform is one of the topics concerned by the education circle, and teaching diagnosis reform is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t present, there are not many research results on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work, the significance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diagnosis; Improvement

目前,高職院校致力于提高教学诊断与改进水平,目的是:一方面完善内部质量问题,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教学诊断机制改进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学诊改工作提高教师个人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全方位教书育人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教育部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文件,由此可见,落实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当下教育诊改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1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

教学诊断,即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逐步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但是每个学校的问题导向和问题的确立依据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根据本校的特点来教学目标确定,从而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案。总之,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宗旨就是服务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要从学校的自身情况出发,制定本校的教学目标和标准,从而对照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而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最后致力于解决问题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并不是一部分教师就能完成的,是一项全员参与、覆盖教学全过程的一项工程。另一方面,教学诊改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制度为支撑,平台为载体,周而复始进行。并不是说一个阶段进行完后,以后都不需要进行教学诊改,要让诊改成为习惯,常态进行,这样才能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

2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意义

2.1 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在进行教学诊改的过程中,能够推动学校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这就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质量制度保障。而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支持,这就体现了学校的主体作用。在周而复始的质量诊改过程中,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有重要意义[1]。

2.2 对教师提高个人能力有重要意义

目前,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但是教育界出台的文件只是提供了思想和目标,并没有对每位教师提出改革方案,因此教师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和哪些形式进行改革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诊改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和不足,包括个人的科研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因此,切实的根据自身问题,制定相应目标和计划,不断完善自己,扬长避短,提高个人能力,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2.3 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诊改意义

当下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局限性,因此,如何使教育信息化不断升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教学诊改的重要工作。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教师能够快速的得到各种数据,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学生的课堂表现状况,从而更彻底地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因此,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到的资料,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及时的反馈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及时解决教学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诊改效率。

3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诊改缺乏数据支撑

当今社会,信息化水平快速发展,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改具有局限性。教师拿不出具体的数据来反映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情况,学生对于课堂的知识到底掌握多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反映,只能够根据教师的最后测试来反映,但是却忽视了学生中间过程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测试时不能够完全放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导致了搜集到的信息是单一的、不完整的,而且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主要问题[2]。

3.2 教学诊改缺乏质量保证机制

在教学诊改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有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制度和体系,包括教师的备课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师科研情况、教师技能大賽情况等,但是关于每个方面各高校并没有针对自身学校情况而推出的质量保证体系,只是有简单文字,这样容易导致教师没有一个硬性标准,而造成教学效果无法正常完成。长时间下去,不利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3.3 教学诊改缺乏教学诊改机制

课堂教学质量诊改包括学校层面和教师自我诊改,学校层面通常是通过督导组听课,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测评。或者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调查,多数是通过问卷调查。这两种形式的诊断都缺少系统性和制度化,比如督导组听课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时间频率和什么样的标准评分都没有明确规定。首先,这样会造成有的老师会经常被督导组听课,而有的老师反而一学期也没有被督导组听课。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到的数据是否真实具有真实性,以及问卷调查的问题是否合理性,是否能够真实的诊断出课堂教学质量,这些问题都有待考证。最后,目前高职院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诊改过程中诊断出的问题往往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改正,或者没有完善的改正系统和机制,教学诊改效率得不到提高[3]。

4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原则

(1)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学生、企业、社会均为学校的服务对象。高职院校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过程中,应该服务于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从而提高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2)以全面管理为基础。进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就是对服务提供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全方位管理就是强调质量管理工作不局限于质量管理部门,要求学校所属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质量负责。全员管理就是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让每一名教职工都关心产品质量。(3)以事实数据为依据。在内部质量改正体系运行过程中,依据事实和数据判断人才培养状态距离目标的差距,并以统计资料与数据为依据,判断改进的成效[4]。(4)以流程改造为重点。人才培养包括许多个质量生成过程,每一个质量生成过程又包括许多个相互衔接的环节,形成工作流程。质量提升不能依靠对过程最终结果的检验,而是靠流程的优化来实现。将重点放在对每一个质量生成过程中产生缺陷的流程改造上,通过对每一个流程的质量控制,保证整个过程质量的控制,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5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策略

(1)建立和完善现有规章制度。从现有的规章制度着手,完善现有内容,查缺补漏。可以对本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包括教学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管理、教学检查管理等方面,查找各个制度的问题,结合自查结果,然后进行完善。这种措施能够使本校对自身的规章制度进行审视,正视自身问题并完善改正,同时在短时间取得良好的成效。另一方面,学校在建立质量保障制度时,立足做好质量生成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学校的总体质量目标和方向,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5]。(2)建立教学诊断机制。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各层级考核为手段,明确人才培养要素、各阶段交涉目标,完善过程监控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校专业发展方向,正确把握科学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保障教学质量诊断工作有序开展。教学质量诊断应该包括学校层面的诊改和教师自我诊断。学校层面的诊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督导组定期听课评分来实现,评分内容包括教案准备情况、课件准备情况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综合考虑。二是学校开展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调查,目的是全面掌握课堂教学情况。三是教学过程监控,学校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和监控。(3)建立教学改进机制。要想保障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不仅要建立教学诊断机制,更需要建立教学改进机制。一是诊断结果要及时反馈,高校对诊断结果必须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对反馈结果做出调整和改进。二是改进过程跟踪,教师制定改进措施后,学校应该全程跟踪和指导,这样才能确保改进工作落到实处。(4)建立教学诊改的特色。教学诊改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而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当中并没有对具体高效提出特定的要求和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按照自身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找到本校中的角色定位,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诊改方案。要想建立具有特色的教学诊改方案,就需要对学校的现有制度进行梳理,明确本校专业特色,逐渐深入到课堂教学内部,从而突出本校的特点和特色。(5)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设置与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资源条件,健全专业自主诊改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全方位、全方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6]。

6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诊断与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齐抓共管,周而复始,才能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如今,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进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可见,现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学质量诊改刻不容缓、意义重大。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利于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系统的建立和提高,促进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融合和深化。同时,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过程,能够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使教育教学达到根本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艳宇.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34.

[2] 林玥茹,石伟平.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4):49-54.

[3] 万德年.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J].职教论坛,2017(16):46-49.

[4] 卓妮.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问题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

[5] 高杰,张岚.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22):210-211.

[6] 陈向平,袁洪志.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4):27-30.

猜你喜欢

改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