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鳌生辉 育时代新人

2021-07-27卢耿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立德树人

卢耿弟

摘 要:“鳌鱼文化”是岭南地区优秀文化,文章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为例,探究“鳌鱼文化”在办学中的作用与价值,挖掘和凝练“鳌鱼文化”内涵,以“鳌鱼文化”为载体,践行立德树人策略、在办学育人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结合实际,学校充分认识到“鳌鱼”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继续深入挖掘“鳌鱼文化”的精神,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气质优雅、阳光开朗、乐观豁达”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鳌鱼文化”;学校文化;立德树人

一、“鳌鱼文化”的背景及意义

沙涌小学地处番禺区沙涌村,沙涌村建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沙涌鳌鱼舞是沙涌村的民间艺术瑰宝,沙涌村村民舞鳌鱼运动又是典型民俗体育的代表。鳌鱼舞起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书生上京赴考,因其英俊潇洒、气宇轩昂,途经女儿国,遭女妖戏弄,书生为摆脱她而逃到大海边,见波涛中有一对鳌鱼在嬉戏,便向鳌鱼疾声呼救,并纵身跳入大海。书生立伏在鳌鱼头背部,鳌鱼背着书生游向对岸,其后书生获救,还高中状元,最后羽化成天上的“文魁星”。后人将此故事寓意为“独占鳌头”。鳌鱼舞表达了一种努力拼搏、敢为人先、感恩的愿景。

人们为纪念“鳌鱼”的善行,把“舞鳌鱼”作为一种纪念活动,传承至今。随着“鳌鱼舞”的流传与发展,鳌鱼传说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它已演化成一种精神和力量,在激励着、感化着沙涌村民。沙涌村流传的鳌鱼传说赋予了我校丰富的教育内涵,通过不断挖掘,凝练了沙涌小学“鳌鱼文化”的办学理念——风物化人,多彩人生;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碁道育人”教育理念,以培养“笃志、奋发、合作、感恩的阳光少年”为目标,以“让每一位鳌乡学子成就多彩人生”教育理念和创新德育课题为引领,在全校全面、系统推进文化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气质优雅、乐观豁达的鳌乡学子,努力办好“家门口好教育”。

二、以“鳌鱼文化”为抓手,践行立德树人任务

沙涌小学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广州市《关于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案》,以“鳌鱼文化”和跳绳运动为抓手开展文化德育工作,我校根据番禺区文化德育工作精神,践行推进文化德育工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鳌鱼精神引领,落实课程育人

文化德育的主要载体是课程建设,因此学校非常注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顶层设计了“鳌鱼课程”体系,我们坚持上国家课程的道德与法治课、语文课等,充分利用时政媒体的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又如:在数学、科学课上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和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培养,通过音乐、体育、美术等课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人文素养等的培养,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各个课程教学中。同时,我们在国家课程的指引下,开发和实践相关的德育校本课程,例如开发的舞鳌鱼、扎鳌鱼、捏鳌鱼、画鳌鱼、说鳌鱼、演鳌鱼、花式跳绳、定向、三棋、体育舞蹈、粤剧等,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爱自己、爱家乡、爱祖国、保护环境等品质,提升综合素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实效。

(二)融入鳌鱼要素,打造优美育人环境

学校以“鳌鱼文化”元素装饰校园,使校园环境富有文化特色,同时又体现跳绳运动阳光、健美的魅力。

1. 一墙(鳌鱼墙):在入校门右侧的围墙上,设计鳌鱼舞主题文化墙,把鳌鱼舞的有关经典演出和典故展现出来。

2. 一馆(鳌鱼馆):在学校设立一个鳌鱼展览馆,把沙涌村以及沙涌小学传承鳌鱼舞的历史展览出来,并不断更新,以纪念前辈和教育后人勇立鳌头,永无止境。

3. 一廊(鳌鱼廊):在学校教学楼二楼连廊处,集中展示村民、师生舞鳌鱼的活动场景,让师生路过走廊时能感受美丽与健康的魅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4. 一作坊(鰲鱼编扎作坊):学校专门开辟一个地方,用来制作鳌鱼,既是保管相关的道具、服装场所,也是供学生练习之用的训练作坊。

5. 一广场(鳌鱼广场):在学校活动广场设立鳌鱼群雕和电子屏幕,建立鳌鱼主题文化广场,向学生宣传鳌鱼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6. 一室(班级文化课室):以“鳌鱼文化”为抓手,建设班级文化,各班也设置了与“鳌鱼文化”精神有关的班名、班徽、班训等,每个班设有图书角、黑板报园地、学生优秀作品展,宽敞明亮的班级,整洁、简约的班级环境,给学生一个安心、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多彩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通过活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每年定期举办感恩教师节活动、大队委竞选活动、体育节(运动会和跳绳嘉年华)、艺术节、科技创新节、读书节、阳光大课间活动等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赛锻炼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展示才能、发挥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的跳绳、鳌鱼、粤剧和校园定向等社团多次被评为区“品牌社团”和“优秀社团”。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树立目标、立刻行动、直面困难、学会相互信任、树立自信心、换位思考、从事志愿工作。

(四)主题鲜明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沙涌小学坚持“德育优先,全面发展”原则,以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为抓手,更新教育观念,强化规范管理,完善工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整合德育资源,还积极利用各大节日,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建队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庆日,开展防校园欺凌活动,还结合学雷锋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家长进课堂、消防演练、生命教育等不同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学校少先队中队活动效果良好,影响力大。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五)优化家校共育,推动协同育人发展

“家校共育”是教育有效化的基本形式,为充分发挥家长整体教育中的奠基作用、特殊功能和长久效应,努力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我校始终坚持推进家校共育发展。

1. 办好家长学校,提升文化育人素养。(法制副校长、家长专题讲座)为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质量,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家校共育计划,同时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线上系列家长讲座活动。

2. 建设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沟通。(家委、家长会、家长进课堂、家访、疫情期间线上家校合作等)本学年以劳动教育为主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尝试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增进了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育更有效化。在疫情背景下,近一两年我们的家长会都只能采用“线上”形式,以企业微信直播课堂这样一个“新尝试”为依托进行交流和讨论,增进家校联系,拉近家校的距离。

3. 举办亲子活动,搭建育人平台。通过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使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增强了做合格、优秀家长的责任感,学校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了活力,提高了教育成效。

(六)巧用网络,搭建多元育人平台

我校积极搭建学校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校报,并组建学校各层级的家委群、家长群,通过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加强面向家长、面向社会进行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宣传报道,同时制定并形成了正向、积极的网络文化。例如:我们利用学校电子宣传栏,及时公布学校最新资讯,宣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校教师与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优秀表现,用身边人、身边事去引导、教育师生和家长,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在“鳌鱼文化”的养育下,学校师生洋溢着奋力争先的精神面貌,各学科争先创优风气十分浓厚,特别是体育、艺术方面涌现了大批富有活力的社团,如舞鳌鱼、扎鳌鱼、花式跳绳、粤剧、管乐社团、阅读之星等,其中舞鳌鱼、花式跳绳等社团已成为品牌,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学校“花式跳绳”社团是番禺区品牌社团,曾得到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湖南卫视,教育报、广州日报等媒体的宣传与赞誉。我校在跳绳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产生的影响有目共睹,笔者所创编的国家跳绳教材,在全国推广,为推动全国跳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被评为全国跳绳推广优秀示范学校、全国大众等级推广优秀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艺术特色学校、广州市跳绳传统学校、广州市粤剧特色传承学校、番禺区红领巾示范学校、番禺区绿色学校,曾多次被评为番禺区文明学校。

四、展望未来,文化引领特色发展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厚重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学校文化的竞争,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学校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给我们的办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結合我们的实际,学校充分认识到“鳌鱼舞”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继续深入挖掘“鳌鱼文化”的精神,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气质优雅、阳光开朗、乐观豁达”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麦维根.张扬乡土文化:村小特色发展的根基与使命——以广东省广州市沙涌小学“鳌鱼舞进校园”特色活动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5(10).

[2]金念.广东番禺鳌鱼舞的流变与艺术形态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4).

[3]黎国韬,邓淑兰.番禺鳌鱼舞考述[J].文化遗产,2013(01).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立德树人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