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自然之趣 游农耕乐园

2021-07-26唐甜

农村百事通 2021年7期
关键词:稻作博览园农耕

唐甜

“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拒绝五月初夏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与期待。”在“五一”假期来临之前,我偶然在微信公众号内的众多推送消息之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望着案头那一沓等待编辑加工的稿件,我的思绪似乎跑得有些远,不过,因为这句话,我已经开始对五月的到来充了期待。顺着这条让我思想开了小差的消息继续阅读下去,原来这是一条关于江西省现代农业博览园开园的活动预热消息,农耕文化体验、天工开物文化节、昆虫展、踏青游园……一系列活动让人心生向往。

带着满满的期待,我和家人在“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来到了坐落在南昌市溪霞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江西省现代农业博览园。由于工作的关系,这个农业示范区我来过几次,但如今以游客的身份前往,似乎游览的视角和注意点都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喜欢“打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如今,人们则开始注重寓教于乐的身边之景。入口处,一个巨大的昆虫模型边挥动翅膀边发出独特的声音,吸引了不少小粉丝驻足观看。原来,农博园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还为游客举办了“昆虫嘉年华”活动,在园区的草坪上,爬满了五颜六色的昆虫模型,每一个模型旁都附有详细的昆虫简介,很多小朋友都在和昆虫模型“互动”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漫步园中,阳光明媚但不刺眼,水流潺潺但不喧闹,花儿开得热烈,植物香得迷人,孩子奔跑得脸颊汗珠直流……一情一景一动都是如此的美好。

走进农耕文化馆,我首先就被映入眼帘的“稻作起源”主题场景所吸引,这里原景重现了世界稻作起源万年仙人洞的生活场景,真实、生动的景象给游览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如此,在一侧的墙壁上,展现了关于世界稻作起源的内容,有生动形象的视频讲解,还有以时间为轴绘制在墙壁上的水稻发展历史图解。

在“赣鄱四季”主题场景内,分别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通过展示不同节气农耕场景的形式,展现出了我国农耕文化的丰富多彩。走过“立春”,路过“谷雨”,在“白露”处停歇,栩栩如生的雕像和务农场景的再现,让游览者充分融入其中,真真实实地体验了一趟农业的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正是因为有农业的四季更迭,才让我们的餐桌更加丰盛。在夏耘的场景处,一位有些上了年纪的参观者望着还原的场景感叹道:“夏耘的时候要给田地施肥灌溉、除草松土,要是遇上干旱天气,那就难办了。”的确,农民靠天吃饭,一谷一麦都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虽说现在农业科技发达了,粮食产量提高了,但我们还是要忆苦思甜,常思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在“天工开物”主题场景内,我被眼前这幅长卷所震撼,孩子突然说:“妈妈,看上面的小人还在动呢?”我仔细一瞧,这幅长卷竟然还是动画的,心中不由得感叹制作者的用心和科学技术的神奇。据了解,这幅“天工开物”动画长卷耗时四年制作而成,总长41米,卷内场景全部取材于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画卷以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贯穿其中,栩栩如生地将河两岸的两百多个人物的生活、劳作场景逐一刻画,深度描绘了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场景。

以展代建,创新办展思路

江西省现代农业博览园作为南昌绿谷龙头项目,在创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以展代建”的创新办展思路,打造亲农气、接地气的现代农业博览园,为江西现代农业改革贡献力量。

深挖农耕文化,创新发展模式

江西省现代农业博览园在发掘、展现农耕文化上下足功夫,农耕博物馆内分别以世界稻源、农耕史话、赣鄱四季、江西人杰为主题,原景重现了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充分结合江西本土农业发展历史,系统再现了江西农业的发展历程。

豐富内容,创新园区规划

江西省现代农业博览园围绕江西农耕历史、江西现代农业成就、全球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优秀创新农业技术四大展示内容,将园区整体规划设计为现代农业科技馆、创意农业体验馆、农业创新孵化区、智能温室展示区、现代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室外展区六大功能板块。

猜你喜欢

稻作博览园农耕
芒种·夏至
农耕感怀
农耕园里收获多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
主持人语
稻作文化的生态史
世界葡萄博览园系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