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中吲哚-3-甲醛的测定

2021-07-24王静姜凌娟

辽宁化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吲哚色氨酸乙腈

王静,姜凌娟

分析检测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中吲哚-3-甲醛的测定

王静,姜凌娟

(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辽宁 沈阳 110179)

目的:建立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中氨基酸注射液吲哚-3-甲醛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约3.9 g,加水溶解至1 000 mL,加2.9 g·L-1磷酸溶液约700 mL并以此磷酸溶液调pH值至2.3)-乙腈(88.5∶11.5)为流动相A,以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2.3)-乙腈(65∶35)为流动相B,柱温40 ℃,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8 nm。结果:在5.079 99~1 472.460 00 ng·mL-1范围内,吲哚-3-甲醛的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度的 RSD 值分别为0%、0.70%。结论:该方法专属性、重现性、准确度良好,可用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中氨基酸注射液吲哚-3-甲醛的测定。

吲哚-3-甲醛;HPLC法;氨基酸注射液

肠外营养支持是维持因各种原因不能进食或经肠道摄入能量不足患者生命需要的必要手段。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主要用于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禁忌经口/肠道摄取营养的成人患者,可提供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氮平衡所需的氮量,碳水化合物和必需脂肪酸[1],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静脉营养复合制剂。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处方组成复杂,含有包括色氨酸在内的17种氨基酸等。色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参与人体各项生理过程,调节机体的神经系统及免疫功能[2-7]。在贮藏过程中,色氨酸会氧化降解产生吲哚-3-甲醛,摄入体内的色氨酸也会沿吲哚丙酮酸代谢通路代谢为吲哚-3-甲醛、吲哚乙酸等,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8]。对吲哚甲醛的检测目前报道较少,主要是液质联用法。通过对比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等收载的各种氨基酸原料的检测方法,欧洲药典对色氨酸杂质的检测相对完整,其收录的色氨酸原料的杂质从合成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和降解杂质共有12个,并对其中的杂质A采用HPLC法检测[9-12]。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13-14],本研究进一步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一种专属性更强的方法检测制剂中色氨酸的降解杂质吲哚-3-甲醛,为类似的制剂产品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PB-10 pH计(Sartorius)、SQP电子天平(Sartorius)、吲哚-3-甲醛对照品(Sigma,批号:STBH5988)、磷酸二氢钠、乙腈。

1.2 供试品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氨基酸腔袋药液(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80ND320)。

1.3 实验方法

1.3.1 操作步骤

精密量取本品2 mL,置10 mL量瓶中,以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吲哚-3-甲醛对照品约12.5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3 mL,置50 mL量瓶中,以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吲哚-3-甲醛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液1 mL,置10 mL量瓶中,以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例如Inertsil ODS-3 4.6×250 mm,5 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约3.9 g,加水溶解至1 000 mL,加2.9 g·L-1磷酸溶液约700 mL并以此磷酸溶液调pH值至2.3)-乙腈(88.5∶11.5)为流动相A,以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2.3)-乙腈(65∶35)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0.7 mL;检测波长为298 nm,柱温40 ℃。

精密量取本品2 mL,置10 mL量瓶中,加入吲哚-3-甲醛对照品贮备液1 mL,以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取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吲哚-3-甲醛峰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0。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吲哚-3-甲醛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吲哚-3-甲醛含量。

1.3.2 方法学考察

1.3.2.1 专属性

按处方配制除色氨酸以外的阴性样品,取样品和阴性样品分别于酸、碱、氧化、高温、光照条件下破坏,按照1.3.1中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测定。

1.3.2.2 线性

取吲哚-3-甲醛对照品适量,用乙腈溶解,以10%乙腈溶液稀释制成含吲哚-3-甲醛约为

7.5 µg·mL-1的对照贮备液,分别量取对照品贮备液适量,以10%乙腈溶液分别稀释成含吲哚-3-甲醛约为0.15、0.375、0.75、1.125、1.5 µg·mL-1的线性溶液,此5溶液及定量限浓度溶液,组成有关线性的6个浓度点,分别精密量取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标准曲线方程。

1.3.2.3 溶液稳定性

按照1.3.1中操作步骤,制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分别于0、4、7、10、13、16、19、25、31 h取样20 µL检测;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3、6、9、12、15、21、27、30 h取样

20 µL检测,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RSD,考察对照溶液和供试液的稳定性。

1.3.2.4 重复性试验

按照1.3.1中操作步骤,制备对照品贮备液和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本品2 mL,置10 mL量瓶中,加入对照品贮备液,用10%乙腈溶液稀释成含吲哚-3-甲醛约为0.75 µg·mL-1的溶液,作为加标供试品溶液,平行配制6份。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加标供试品溶液各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6份加标供试品中吲哚-3-甲醛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1.3.2.5 准确度试验

按照1.3.1中操作步骤,制备对照品贮备液和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本品2 mL,分别置9个1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对照品贮备液0.5、1、1.5 mL,以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个浓度平行配制3份。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加标供试品溶液各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9份回收率和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专属性

按处方配制除色氨酸以外的阴性样品,取样品和阴性样品分别于酸、碱、氧化、高温、光照条件下破坏,按照1.3.1中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测定。由图1-图12可见,本品在酸、碱、氧化、高温和光照条件下,破坏后产生的降解产物均对吲哚-3-甲醛的测定无干扰。

图1 未破坏阴性样品

图2 酸破坏阴性样品

图3 碱破坏阴性样品

图4 氧化破坏阴性样品

图5 高温破坏阴性样品

图6 光照破坏阴性样品

图7 未破坏样品

图8 酸破坏样品

图9 碱破坏样品

图10 氧化破坏样品

图12 光照破坏样品

2.2 线性

取吲哚-3-甲醛对照品适量,用乙腈溶解,以10%乙腈溶液稀释制成含吲哚-3-甲醛约为7.5 µg·mL-1的对照贮备液,分别量取对照品贮备液适量,以10%乙腈溶液分别稀释成含吲哚-3-甲醛约为0.15、0.375、0.75、1.125、1.5 µg·mL-1的线性溶液,此5溶液及定量限浓度溶液,组成有关线性的6个浓度点,分别精密量取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标准曲线方程。结果表明,吲哚-3-甲醛进样浓度在5.079 99~1 472.460 00 ng·mL-1范围内,吲哚-3-甲醛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 0.148 54-0.064 52,=0.999 9。

图13 吲哚-3-甲醛标准曲线

2.3 溶液稳定性

取对照品溶液分别于0、4、7、10、13、16、19、25、31 h取样20 µL检测;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3、6、9、12、15、21、27、30 h取样20 µL检测,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RSD,对照品溶液峰面积RSD为1.20%,供试品溶液峰面积RSD为0。表明对照品溶液在31 h内、供试品溶液在30 h内稳定。

表1 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2.4 重复性

按照1.3.1中操作步骤,平行制备6份加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计算供试品中吲哚-3-甲醛含量并计算RSD值,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重复性试验结果

2.5 准确度

按照1.3.1中操作步骤,制备对照品贮备液和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本品2 mL,分别置9个1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对照品贮备液0.5、1、1.5 mL,以10%乙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个浓度平行配制3份。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加标供试品溶液各2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9份回收率和其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高,满足分析测定的要求。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回收率试验结果

3 结论

根据色氨酸的降解杂质吲哚-3-甲醛结构特征并参考色氨酸其他类似杂质的检测条件,优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磷酸盐乙腈缓冲系统为色谱条件,建立了建立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中氨基酸注射液吲哚-3-甲醛的测定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在酸、碱、氧化、高温和光照条件下,破坏后产生的降解产物均对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中氨基酸注射液吲哚-3-甲醛的测定无干扰,方法专属性良好。同时方法线性范围广、回收率高且重现性好。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程序简单,操作便捷,可用于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中氨基酸注射液吲哚-3-甲醛的测定。同样也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色氨酸杂质研究提供了参考。

[1]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说明书[R]. 2019-02-18.

[2]周培育,周艳. 酶法测定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中游离氨的含量[J]. 辽宁化工, 2019, 48(8): 838-840.

[3]陈博,孟翔凌. 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选择[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24(8):1035-1089.

[4]MIEHALOWSKA M,ZNORKO B,KAMINSKI T,et a1.New insights into tryptophan and its metaboli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bone metabolism[J].,2015,66 (6):779-784.

[5]许锦锦. 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 健康大视野, 2018, 7(397):257.

[6]MARDONES O,DEVIA E,LABBE B S,et a1.Effect of L-trypto- phan and melatonin supplementation on the serotonin gastroin-testinal content and digestive enzymatic activity for Salmo satar and Oncorhynchus kisutch[J].,2018,1 (1):482-485.

[7]刘悦,贾曼,崔婧,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细胞培养基中3种色氨酸代谢物[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25(2):37-40.

[8]JP17. 2016: 1737[P].

[9]EP 10.0. 2017: 3858[P].

[10]USP40-NF35. 2017: 6617[P].

[1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二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479-480.

[12]楼永明,林敏,陈秀琳. HPLC 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有关物质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品标准, 2019,20 (1):37-41.

[13]谢纪珍,崔师睿,周冲,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15)腹膜透析液中色氨酸降解产物[J]. 食品与药品,2019,21(4):298-303.

[14]王瑞, 唐爱国. 高效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的犬尿氨酸和色氨 酸[J]. 色谱, 2006, 24 (2): 140-143.

Determination of Indole-3-carboxaldehyde in Amino Acid Injection of Fat Emulsion, Amino Acids(17)and Glucose(11%) Injection

,

(Liaoning Ha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enyang Branch, Shenyang Liaoning 110179, China)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dole-3-carboxaldehyde in fat emulsion,amino acid(17) and glucose(11%)injection,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ample by using octadecysilyl silica gel as column,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buffer(pH=2.3)and acetonitrile (volume ratio 88.5∶11.5) as mobile phase A,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buffer(pH=2.3)and acetonitrile (volume ratio 65∶35) as mobile phase B, column temperature 40 ℃,gradient elution, detection wavelength 298 n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was a good linear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indole-3- carboxaldehyde and peak area at the range of 5.079 99~1 472.460 00 ng·mL-1.The RSD values of the reproducibility test and the recovery rate test were 0, 0.70%,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has good specificity, reproducibility and accuracy, 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dole-3-carboxaldehyde in aminic acid injectionc of fat emulsion, amino acids(17)and glucose(11%) injection.

Indole-3-carboxaldehyde; HPLC; Aminic acid injection

2021-04-27

王静(1982-),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工程师(药学),硕士,2009年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研究方向:药品研发、生产。

TQ46

A

1004-0935(2021)06-0907-05

猜你喜欢

吲哚色氨酸乙腈
色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营养作用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乙腈在石墨烯极板表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合成稠环吲哚研究
S-型色氨酸生物合成系统的稳态优化
吲哚骨架7位的羟基化研究
金属催化下吲哚7位的修饰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
睡前喝牛奶能助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