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对教师积极性的促进

2021-07-22陈镇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3期
关键词:促进策略

陈镇锋

【摘要】对于九年制学校而言,提升教师核心素养、职业能力是学校建立制度文化的主要目的,在制度文化的指导、规范和激励下,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状态,激发出教师积极性。当前,教师出现职业懈怠的原因包括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两个维度的因素。对此,学校应健全工会职能、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沟通渠道、创设良好工作氛围、健全激励机制等促进教师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学校制度文化;教师积极性;职业懈怠;促进策略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急需要调整教师能力和水平,促使教师具备良好核心素养和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学校制度文化能够从架构体系、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角度对教师起到价值引导性和行为引导性正向作用,促使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更好的发展,在正向性的推动下明确个人职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教师出现职业懈怠的原因

现阶段,很多教师都会出现一定的职业懈怠问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方面和教师方面,以下对原因进行详细阐述。

(一)学校层面

职业懈怠的情况各行各业都会出现,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对于教师出现的职业懈怠而言,从学校角度来看主要是学校缺乏工会职能。一直以来,学校教师工会附属化倾向较为严重,而且工会组织松散,再加上缺乏相关经费,组织凝聚力较低,很多工会活动的开展只流于形式。同时,教师发声渠道较少,教师未能有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主人公意识较为缺乏。另外,学校未针对教师职位晋升建立相关渠道,也缺乏完善的奖学奖教制度。正是因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这些问题,才从根本上导致教师出现职业懈怠的情况。

(二)教师层面

教师出现职业懈怠原因还与其自身有关,一些教师缺乏个人修养,收入水平有限,社会地位较低,特别是一些年纪较轻的教师,很容易受到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无法静心进行教研教学活动,行动能力不够。同时,有些教师的学科知识较为陈旧,缺乏全面的专业体系构建,学习动力缺乏,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行动能力迟缓,导致工作业绩一般,在教学活动中很难找到乐趣,教学成就感低,很容易出现职业懈怠。

二、基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积极性

为了提升教师积极性,解决其职业懈怠问题,应该将学校制度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来。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工会职能健全、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沟通渠道、创造工作氛围、健全激励机制等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师积极性,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

(一)健全工会职能

学校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从工会职能健全角度入手,发挥工会职能的价值,将其中民主议事作用发挥出来,拓展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的渠道,并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完善,实施校务公开制度,保证教师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活动的及时性、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并通过选举的形式推选出工会主席。

(二)改善办学条件

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师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具体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增加校园绿化,对教师的办公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为教师办公室配备电脑、空调、打印机、饮水机等设备,让教师的工作更加舒适。

(三)建立沟通渠道

教師属于教学活动实施者,也是学校的主人翁。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促进教师积极性,应该针对教师职业懈怠的原因,建立沟通渠道,激发出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建立校长信箱的方式,获取教师的意见,及时发现学校建设和发展、教学活动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决策民主性,这样才能有效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将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外,还可以采用绩效方案,同量化考核方式,由工会代表投票选择财务稽核员和小组成员,并在年度考核中选举出各科级优秀教师。

(四)创造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会决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学校在建设制度文化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尽可能对教师实施多鼓励、多引导的方式,创造具有团结性和活泼性的工作氛围。同时,应用说课比赛、集体备课、教学能力评比等方式,让教师在互相合作、互相竞争中提升工作积极性,还能提升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五)健全激励机制

对于九年级学校而言,在激发教师积极性的过程中,可以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关注各种具有激励性机制的创建。包括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师量化考核奖励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等。这些激励奖励类制度建立的原则在于将教师工作量和教师实际贡献量体现出来,并考虑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理念,侧重倾斜班主任、任课工作量较大的教师,不对学校的领导班子搞特殊化待遇,根据平均数领取奖励,并设定教育教学成果奖。对教师每个月落实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效相挂钩。同时,构建情感激励机制。由于学校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在生源质量差的情况下,教师压力普遍增高,学校应该采用人性化关怀,对每一位教师给予关心,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及时疏导教师存在的不良情绪,并且尊重每一位教师,多鼓励教师,对抗压能力较差,出现抑郁倾向的教师及时进行帮助和关心,让教师切实体会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关怀,进而能够调整心态,提升教学行动能力,充分工作热情。对于学校而言,具体可以组织教师每年体检,开展活动等,尽可能将人文关怀展现出来,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

总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积极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需要意识到教师存在的职业懈怠情况,明确出现这种职业懈怠的原因,并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尽可能采用人性化关怀理念,以促进教师产生工作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健全工会职能、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沟通渠道、创造工作氛围、健全激励机制等,一切以教师发展为主导,改善学校建设状况,在制度文化建设下推动教师提升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婧,王光明.新时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探赜——基于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发展的导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5):23-26.

[2]许传勇.关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9(14):94-95.

猜你喜欢

促进策略
家长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能力调查与促进策略
以学生实践为抓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
以资源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儿童积累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浅谈体育教师有效听评课的促进策略
重视过程情境建设,促进学生感悟高效
构建自主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略
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