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现状研究

2021-07-22斌,梁

绿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金属矿危险废物流域

魏 斌,梁 佳

(甘肃省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1 引言

重金属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类污染物,重金属毒性随形态而异,部分毒性较大,具有在环境中不易降解,易被生物富集,并有生物放大效应等特点[1,2]。目前,全国重金属污染情况十分严峻,国内多个水域水体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3]。同时,重金属的排放导致水污染环境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与伤害,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4]。

甘肃省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资源条件,形成了以“两高一资”为特征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结构,工业“三废”排放主要来源于重工业,尤其是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行业[5]。加之甘肃省地质环境复杂、河流水系众多,突发环境事件呈现易发多发频发态势,环境安全形势较为严峻。2015年陇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11·23”尾矿库溢流井破裂致尾砂泄漏次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甘肃、陕西、四川300多km河道污染和6120.79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影响10.8万人,257亩农田受到污染[6]。因此研究甘肃省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现状,对提升甘肃省环境应急管理能力,提前预防和有效应对涉重金属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甘肃省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现状

本文结合《甘肃省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名单》及各地实际情况,以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含铊矿采选、铅锌矿采选、铜矿采选、金矿采选等)、有色金属冶炼(含铅锌冶炼、铜冶炼、金冶炼等)、钢铁等行业为重点,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共筛选出124家涉重金属企业。

2.1 涉及行业及重金属种类分析

企业调查范围包括原料、尾矿、各类灰渣及输送矿浆和回用水等环节物料。本次调查的124家企业涉及行业主要包括金、银、铜、镍、钴、铅、锌、锑、铁冶炼,铅、锌、铜、钒、金、钨、钼矿采选,无机盐生产,涉重危险废物利用,电镀,电石法PVC生产,制革等;涉及重金属主要包括镍、钴、铜、铬、镉、汞、铅、砷、锌、锰、钡、钛、金、银、锑、铋、铊、钒等[7]。

2.2 从甘肃省行政区域分析

涉重金属企业呈现区域分布集中,行业“集聚性、共生性”特征明显,涉及重金属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特点(图1)。

图1 甘肃省各市州涉等重金属企业调查统计汇总

(1)涉重金属企业区域分布集中。陇南、金昌、白银、酒泉四市共有涉重金属92家,占调查总数的74.2%,其余市州涉重金属企业均少于6家。

(2)各地区行业 “集聚性、共生性”特征明显。甘肃省目前拥有白银市 (铜、 铅、锌、铝),金昌市(镍、钴及铂族元素),白银市靖远县(稀土),陇南市西和县、成县、徽县 (矿产品)四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和嘉峪关(钢铁、焦炭)钢铁生产基地。根据调查结果。甘肃省涉重金属企业主要以金属冶炼、金属矿采选为主,共计102家,占本次调查企业总数的82.3%。其中,张掖、酒泉、平凉、陇南、甘南五市(州)金属矿采选行业企业占比均超过80%;兰州、嘉峪关两市金属冶炼行业企业占比超出60%;天水市涉等属企业中,电镀行业企业占比为83.3%。主要依托大型金属冶炼企业从事无机盐生产、涉重危险废物利用等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甘肃省金昌市、白银市,与当地金属冶炼企业具有明显的“共生性”(图2)。

图2 甘肃省涉重金属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3)涉及重金属种类繁多、成分复杂。124家被调查企业中,共涉及重金属(类金属)主要包括:镍、钴、铜、铬、镉、汞、铅、砷、锌、锰、钡、钛、金、银、锑、铋、铊、钒等18种;涉及行业包括金、银、铜、镍、钴、铅、锌、锑、铁冶炼,铅、锌、铜、钒、金、钨、钼矿采选,无机盐生产,涉重危险废物利用,电镀,电石法PVC生产,制革等,重金属元素大多以复杂化合物形式呈现,重金属元素化合价价态变化也比较多,如:铬、锰等。

2.3 从甘肃省地理区域分析

通过对甘肃省西部五市(嘉峪关市、金昌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中部四市(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东部五市(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甘南州)涉重金属企业行业分布、涉及重金属种类进行分析统计可以看出:甘肃省东、中、西部涉重金属企业呈现区域分布不均衡,行业“集聚性,共生性”特征进一步凸显,涉及重金属区域特点突出等特征。

(1)涉重金属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甘肃省西部五市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源企业34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7.42%;中部四市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源企业20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6.13%。东部五市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源企业70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6.45%。由此可以看出,甘肃省重金属企业主要集中在甘肃省东、西部,中部较少。

(2)行业“集聚性,共生性”特征进一行凸显。调查区域中,东部地区金属矿采选企业60家,占本地区调查企业数的85.7%,占全省金属矿采选企业的75.0%。中、西部地区金属冶炼企业19家,占全省金属冶炼企业的86.4%。无机盐生产、涉重危险废物利用、电石法PVC生产等处于金属冶炼下游行业企业,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3)涉及重金属区域特点明显。甘肃省区域重金属分布受区域矿产资源和经济活动影响大。东部地区重金属主要以铅、锌、铜、铬、金为主,其余伴生元素含量较低;中部地区重金属以镍、钴、铜、铅、锌、金、银、锑、铬、砷为主,其余伴生元素含量较低;西部地区重金属以镍、钴、铅、锌、金、银、铜、钨、钼、钒、铬为主,其余伴生元素含量较低。

2.4 从甘肃省流域区域分析

涉及甘肃省的流域主要包括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通过对各流域涉重金属企业行业分布、涉及重金属种类分析统计得出,甘肃省内陆河、黄河、长江流域涉重金属企业呈现流域分布较为均衡,行业分布特征明显,涉及重金属种类长江流域单一,黄河、内陆河流域复杂的特点。

(1)涉重金属企业流域分布较为均衡。内陆河流域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源企业34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5.81%;黄河流域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源企业32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4.42%;长江流域调查企事业单位共计58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6.77%。

(2)流域行业分布特征明显。长江流域58家企业中,有55家为金属矿采选,占本流域调查企业数的96.6%;黄河流域32家企业中,金属冶炼10家、金属矿采选11家、电镀6家,三者合计27家,占本流域调查企业数的84.4%;内陆河流域34家企业中,金属冶炼9家、金属矿采选14家、无机盐生产3家、涉重危险废物利用4家,四者合计30家,占本流域调查企业数的88.2%。其中,无机盐生产、涉重危险废物利用等处于金属冶炼下游产业,占全市该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0%、100%。

(3)涉及重金属长江流域单一,黄河、内陆河流域复杂。长江流域主要以铅、锌、铜、金矿采选为主,涉及重金属主要为:铅、锌、铜、金,其余元素为伴生元素;黄河流域以金属冶炼、金属矿采选和电镀为主,涉及重金属主要为:镍、钴、铜、铅、锌、金、银、锑、铬、砷,其余均为伴生元素;内陆河流域以金属冶炼、金属矿采选和涉重危险废物利用为主,但较黄河流域,金属采选种类更多,成分更为复杂,涉及重金属以镍、钴、铅、锌、金、银、铜、钨、钼、钒、铬为主,其余元素为伴生元素。

3 对策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摸清涉重金属企业及企业内部原料、尾矿、各类灰渣及输送矿浆和回用水等环节物料中重金属含量。

(2)积极开展涉重金属应急处置技术方法研究、收集、整理。对甘肃省涉及的镍、钴、铜、铬、镉、汞、铅、砷、锌、锰、钡、钛、金、银、锑、铋、铊、钒等18种重金属主要化合物的降解、处置方法进行收集、整理,逐步完善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

(3)在建设省、市区域环境应急物资库时,充分开了各区域(辖区)涉重金属企业分布情况和涉及重金属种类、性质,储备一定数量的重金属捕捉剂和降解剂。

(4)督促涉重金属企业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加强对企业内部原料、尾矿、各类灰渣及输送矿浆和回用水等环节物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完善企业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水平。确保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能及时有效采取应急处置,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猜你喜欢

金属矿危险废物流域
三部委印发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
区域联动护流域
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问题分析与建议
上海市金山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展望
地球物理方法在金属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展望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金属矿普查方法探讨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常用物探方法在深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