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高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2021-07-21牛建军

课外语文·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提升核心素养

【摘要】2018年1月颁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到了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日益重视。教师是影响高中教学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自2017年版新课改实行以后,农村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改革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语文教师素养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作为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核心素养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本文结合自己在农村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经历,从农村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建构出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素养体系,以提高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高中;核心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3-0015-02

【本文著录格式】牛建军.浅谈农村高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13):15-16.

一、目前学界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内容

曾佳敏在《新课程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研究》中结合教学案例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述。刘芳在《新版高中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一文中提出应该构建出高中语文教师新的素养体系。教育理论的修养,教育观念的科学与否,文化功底的扎实与否,也被认为是中学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孟继贤则将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分为人格素养、知识素养、教学管理素养三个部分,并指出当下中学语文教师在师德修养、教材深挖、教育观念更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四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纵观当前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关注,显现出四个特点。第一,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逐渐被重视,陆有铨、陈善卿等人都曾专门著文研究这一问题。第二,强调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第三,强调综合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如王迎春就强调应从“人文、知识、能力以及心理” 四个方面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第四,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可或缺。例如倪文锦、赵新春等都撰文强调了中学语文教师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的重要性。从以上学界对高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都做了相关论述,在新课改下高中教师的核心素养需要不断地加强,以期提高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中语文课标及其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认识语文课程及语文教学实践骑着全面指导和制约作用”,新课标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总结成绩成果的同时,分析总结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以上四个方面着实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从而通过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传授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新课标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从大的方面讲,包括语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专业素养两个方面,其中语文学科专业素养是对老师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要求,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则主要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最突出的新变化是它第一次提出了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明确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直接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教师在传授语文学科的知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

(一)语言素养的提升

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文字语言,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而语文老师正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提升的桥梁,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语言素养方面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语感的培养是语言素养提升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朗读、背诵、语境体察能力,要做到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其次,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字词句章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形成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材料。

(二)思维素养的提升

首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的学习任务群,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看待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散发思维、积极思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敢于质疑,要细读文本、求真存异。敢于质疑,才能深入思考探讨,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最终体会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可见敢于质疑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思辨能力运用到表达上。因为思辨性的语言表达能够避免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错误地表达一些武断性的结论,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最后,吴恪明教授在《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要在细读中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也只有细读文本才能对作者的价值预设进行质疑和反思。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要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只有敢于质疑,细读文本,才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运用思辨思维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和表达,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三)美育素养的提升

语文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美,其次要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而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经典著作的细读,在阅读中发现美,从而提升美育素养。

(四)文化育人素養的提升

提升學生“应对现实和面向未来”的能力是当下语文课程教育所缺乏的,所以2017年的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当代文化参与”的学习任务群。这也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当代需求和未来发展挖掘新的教学资源。换而言之就是要关注和学习当代文化,或以此为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自身当代文化参与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评论当代社会文化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对当代文化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剖析能力,从而能够将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当代文化”通过剖析和探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得语文教师的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得以培养,真正提高语文教师文化育人的素养。

四、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学科,旨在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当下和未来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者,高中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良好与否。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从语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专业素养两个方面着手,通过上文中所述的方式方法,注意日常积累,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曾佳敏.新课程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2]刘芳.新版高中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3]孟继贤.略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J].学周刊,2020(5).

[4]陆有铨.教师的境界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善卿,顾绍华,邓之光.教师修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王迎春.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D].扬州:扬州大学,2006.

[7]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赵新春.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J].学周刊,2009(8).

[9]蒋蓉.语文教育新论[M].长沙: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1]刘芳.新版高中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12]吴恪明.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15(1).

[13]刘芳.新版高中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牛建军,藏族,1979年生,甘肃临潭人,中学一级教师,目前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提升核心素养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新成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