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空军空运医疗后送发展及思考

2021-07-20张晓丽张莉莉王志翔张向阳钟方虎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伤病员空运美国空军

张晓丽,张莉莉,王志翔,张向阳,苏 芳,刘 琳,罗 晓,钟方虎

空运医疗后送(aeromedical evacuation,AE)是当前世界公认的平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对于其他医疗后送手段,在挽救伤病员生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美国空军空运医疗后送的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理念先进、装备精良,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可为我国空军空运医疗后送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1 美国空军空运医疗后送现况及发展

1.1 空运医疗后送理念先进 美国空军的五大核心任务是保障“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全球力量捍卫美国”战略的重要支撑。空军已经具备了“快速全球机动”的能力,“伴随医疗保障”和“空运医疗后送”是美国空军卫勤保障的核心内容。空运医疗后送作为美国空军独有的任务,在平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和救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美军的医疗后送与英军相同,主要遵循“5 right”(right patient,right time,right escort,right platform,right destination)原则,即选择正确的伤病员和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平台进行正确的护送,将伤病员送到正确的目的地。空军作为“快速全球机动”的保障者和实施者,在“5 right”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随时(whenever)、随地(wherever)、安全(safely)、可靠(securely)、稳健(soundly)”的空运医疗后送理念[1],以保障平战时伤病员得到最及时和最优质的救治,相应的能力建设也围绕着上述原则和理念进行和展开。

1.2 空运医疗后送组织指挥高效 美国空军空运医疗后送的组织指挥由空中机动司令部负责,该司令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斯科特空军基地。空中机动司令部隶属于美军运输司令部。主要负责空运、空中加油、空中机动保障和空运医疗后送。空中机动司令部是空运医疗后送的领导机构,负责空运医疗后送的组织、指挥、训练、装备配备等[2]。各战区需要后送的伤病员,可由救治人员向战区伤病员转运需求中心提出申请,由飞行军医(指挥军医)进行审核批准,并针对后送需求确定航线、飞行高度、地面救治接收机构、伤病员的位置、途中医疗护理、所需专用设备等。空运医疗后送平时融入国家灾害医学救援体系,遇有紧急情况,也承担民间的航空医疗转运任务[3]。

空运医疗后送的申请和实施,均通过运输司令部指挥与控制后送系统(transcom regulating and command & control evacuation system,TRAC2ES)来完成。TRAC2ES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自动决策辅助支持平台,提供可视化的伤病员后送信息,如后送伤病员所需的各类资源、可利用的医院床位及后送过程中可视化的监控信息。可通过自动汇总、评估伤病员的运力需求,对后送人员进行优先等级排序并为相关的任务方分配资源。该系统融合了运力、资源和医疗决策的基本要素,与全美伤病员转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链接,为美国运输司令部的任务提供信息支持[4-5]。

1.3 空运医疗后送力量多元 美国空军空运医疗后送力量主要为空运医疗后送飞行队和空运医疗后送中队。空军共有38个空运医疗后送单位(包括空运医疗后送飞行队和空运医疗后送中队)。其中,空中机动司令部下辖11个单位、空军后备役下辖18个单位、空中国民警卫队下辖9个单位。国民警卫队和后备役部队占空军空运医疗后送力量体系的70%以上。目前,有4支现役空运医疗后送中队直属空中机动司令部,美国本土2支,海外2支。本土的2支分别为位于伊利诺伊州斯科特空军基地的第375空运医疗后送中队和北卡罗莱纳州Pope空军基地的第43空运医疗后送中队。海外的2支,一个是欧洲战区的第86空运医疗后送中队,位于德国的Ramstein空军基地,由后备役和空中国民警卫队的力量组成。另一个是位于太平洋战区的冲绳Kadena空军基地[5]。空运医疗后送中队编设医疗后送作战队、空运医疗队(含重症空运医疗队)、医疗后送联络队。空运医疗后送中队平时不足100人(现役),战时可扩充到2 000人左右,其中,1 900人为后备役和国民警卫队的动员力量[6]。

空中救护专业力量类别多样。有常规的空运医疗队(aeromedical team,AET)通常为5~7人。重症空运医疗队,通常为3人,包括1名重症医学科医师、一名重症医学护士、一名心肺治疗技师[7]。根据实际任务,美军还编设了不同类别的后送专业分队,如急性肺损伤救援队,主要在空中提供叩击通气、无泵型体外辅助装置、体外膜肺氧合技术[8]。烧伤飞行队(the burn flight team,BFT),编设1名烧伤外科医师、2名烧伤重症监护护士、1名呼吸治疗师、1名士官。还有儿科ICU空运医疗队,战术重症医疗后送外科加强队等。执行空运医疗后送任务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抽组和配备人员并进行相应的专业化训练[9-10]。

1.4 空运医疗后送装备先进 一是具备性能先进的飞机运输和保障平台。美国空军用于承担战略、战役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主要机型有C-130、C-17、KC-135等,性能指标见表1。用于承担战术空运医疗后送任务的机型主要是UH-60 Pave Hawk铺路鹰直升机[11]。为了提高远途空运医疗后送能力和效率,美空军非常重视开发固定翼飞机的多用途功能,推崇运输、加油、空运医疗后送等一机多能。如2020年7月10日,美国空军首次完成了KC-46可空中加油的空运医疗后送能力测试,在17 h的任务中飞行了6个架次,跨越了4个基地,极大地拓展了可空中加油运输机的AE功能,对美提高战略空运医疗后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2]。二是空运医疗后送单元功能齐全。美军的机载医疗设备具有轻型、实用、多功能的特点。为了减少资源浪费,美空军自2000年以后,基本不再开发和配置专用的卫生飞机,重点研制多种机型通用的后送装置,如担架附加支架、机载病房单元、急救单元、空中ICU单元等。除具备模块化、可独立使用的空运医疗设备外,还根据特殊需要配备了专用的后送单元和专用装备。传染病隔离单元、专用装卸伤病员装备等。如为了空运高危传染性疾病的病员,美军装备了航空医学生物隔离系统、传染病运输隔离单元、集装箱式生物安全运输系统。2020年,美国空军利用在C-17A运输机上安装的运输隔离系统,把3名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美国人从阿富汗运送到德国[13]。集装箱式生物安全运输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备完整生物防护能力并可空运多人的医疗运输单元,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高致病生物隔离空运。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传染病的爆发和生物安全带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空军已购置并改装了该套设备作为应急空运医疗后送的储备[14]。美国空军的KC-46飞机除了具备特殊的专用后送单元外,还装备有专用运载伤病员的配套设备,如病人登机升降平台,也称升降装卸车(图1),该装备是一种具有独立环控(如照明、温度控制)系统的特殊车辆,可以方便病人登机和离机的同时减少病人在外暴露时间,能同时运送6名卧位伤员和10名坐位人员(包括病人和工作人员)[15]。

表1 空运医疗后送飞机主要机型的性能

图1 病人登机升降平台

2 对我军空运医疗后送能力建设的思考

2.1 开展空运医疗后送建设系统研究 首先,应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以国家发展战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牵引,结合空军平战时卫勤保障任务,制定我军空运医疗后送的中远期目标、实施方案和实现路径。其次,应加强理论研究。我国空军空运医疗后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建立了平战时空运医疗后送组织机构、指挥机制、组织实施流程,具备了完整的空运医疗后送体系,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缺乏成熟的理念和战略性的研究。有些基本概念、定义、内涵没有统一标准,容易造成误解和滥用,如航空医疗救援、伤病员空运中转等没有标准的定义,应尽快将相关的理论和认识进行提炼总结,达成专家共识,并梳理总结空运医疗后送的实践经验,做好案例收集、分析研究,建立专用数据库,为深层次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同时,还要密切跟踪国际航空医疗后送发展前沿动态,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指导我国空运医疗后送建设[16-17]。

2.2 加强空运医疗后送信息化建设 为简化和加快空运医疗后送审批程序,提高空运医疗后送的组织指挥效能,在研发和选择飞机平台时就应考虑空运医疗后送系统的信息化的应用。做好顶层设计,借鉴美军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研发空运医疗后送决策支持系统,将伤病员空运医疗后送的资源及运送的全流程纳入系统平台,并将运送伤病员的信息和各医疗救治机构、救护飞机的力量、资源可视化,空运医疗后送链条的各个救治机构实现全部信息共享,科学有效的利用资源,切实提高空运医疗后送的组织指挥效率。

2.3 强化空运医疗后送队伍专业化建设 目前,我军空中救护力量主要有空运医疗队、直升机后送医疗队,与国外军队救援力量相比,较为单一。应根据不同任务,建立不同类别的专业化队伍,如建立空运中转医疗队,承担批量伤员空运医疗后送的空运中转任务;重症空运医疗队,承担危重伤病员的空运后送任务;烧伤空运医疗队,承担烧伤专科病员的空运后送;传染病空运医疗队,担负采用负压隔离装置运送传染病员。根据不同机种机型,制定不同的选拔和培训标准,如重症空运医疗队选拔标准和培训标准要达到空中ICU和手术室的标准。同时,建立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设置基础培训内容、高级培训课程,建立军民融、平战结合的演练机制,对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资质认证,规范空中救援人员的岗位任职。

2.4 研制并开发多类别的空运救护卫生装备 目前,空军改装了两型专用医疗救护飞机并装备部队,一次可后送伤员数量分别为17人和35人。不仅医疗救护飞机的数量少,可运载的伤病员的数量也不多。从作战任务和力量布局上来看,难以完成平战时伤病员空运医疗后送任务,尤其是批量伤病员的空运后送。建议增加专用医疗救护飞机的数量,确保每个战区能够常态化部署,担负应急救援和作战值班任务。美军的C-17在承担跨洲际战略支援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空运医疗后送任务。该机的货仓底部预留了滑轨和卡槽并在货仓侧壁和顶部预留了固定、悬挂装置的设计,飞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货机转变为医疗救护飞机。借鉴美军经验,医疗救护飞机的改装应遵循通专结合、平战时结合的原则,坚持灵活机动、多机种多机型兼备,突出实用性,建议选择以运-20为主的大型运输机为平台,开发研制空运医疗后送单元并大量储备通用型机载医疗设备,以满足批量伤员空运医疗后送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对特殊专用卫生装备的研制,如研制固定翼飞机专用伤病员升降装置,解决重症伤病员登机离机的困难;加快研制空运医疗后送负压隔离装备,应对高危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空运后送,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

猜你喜欢

伤病员空运美国空军
无人机伤病员后送在未来灾害救援中的应用前景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美空军招募取消身高限制
驻阿美国空军士兵手持加装多种光学瞄具的M4A1卡宾枪
波音和美国空军已就KC-46加油机达成协议
空运物流监控系统设计
空运锂电池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装置设计
边防总医院紧急救治粤北山区“空运”高龄患者
惠爱医院
红色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