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区健康成年女性血清尿酸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

2021-07-20郭慧娟巩瑶瑶唐今扬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雌二醇血尿酸尿酸

郭慧娟,巩瑶瑶,唐今扬,陈 勋

尿酸(uric acid,UA)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是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产生。尿酸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尿酸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尿酸增多和排泄减少时,均可导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1]。若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过高,尿酸则以尿酸结晶的形式沉积在患者人体组织内,在肾脏、软骨、关节中沉积,继而引发相关组织异物炎性反应。早期临床应用中,尿酸对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压、冠心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3]。研究表明,女性进入青春期,血尿酸值升高不明显,而绝经后,因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减少了肾脏对尿酸的排泄,所以其水平相应升高[4]。在临床工作中,统计女性尿酸数据发现,健康女性不同年龄段的尿酸值往往有较大差别,直接采用试剂厂商提供的女性单一参考范围(142~339 μmol/L)并不恰当,根据单一尿酸参考范围很多健康女性甚至被列入“高尿酸”人群;目前较少看到根据女性年龄分层建立尿酸参考区间的报导,迫切需要根据年龄分层建立的新的尿酸参考区间,对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9年1月—10月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女性,研究对象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肝功异常、高血糖及血脂异常人群、痛风及肾病患者。检测数据按照WS/ T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5]剔除离群值,符合要求的共10373例。根据年龄分层:<25、<35、<45、<55、<65、<75岁及75岁。

1.2 仪器与试剂 Roche 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罗氏原装配套试剂(批号37456301)(罗氏公司,德国),检测线性范围为(11.9~1 487.0)μmol/L。室内质控品为伯乐(BIO-RAD)的Multiqual质控品(伯乐公司,美国)。尿酸室间质评结果达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质量要求。

1.3 标本采集 抽取空腹静脉血于红黄抗凝干燥管中,3 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检测尿酸水平,剔除溶血、脂血、黄疸标本并重新采集符合要求的标本。尿酸检测操作步骤严格参照仪器及试剂说明书,所有标本均当天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各组尿酸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组间整体比较用方差分析,整体有差别时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乘积差法(LSD)。尿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采用非参数方法计算95%(P2.5~P97.5)。验证参考区间采用参照WS/T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5]和CLSI C28-A3[6]推荐方法,采用Dixon 法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将检测结果按大小排序后计算极差(R),并分布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其相邻数值之差(D),若D/R1/3,则将最大值或最小值视作离群值剔除,将余下数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剔除全部离群值。来验证参考区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考区间的建立 <2 5岁(435例)尿酸为(241.74±69.73)μmol/L,<35岁(633例)尿酸为(245.33±66.98)μmol/L,<45岁(914例)尿酸为(244.28±63.10)μmol/L,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93,P=0.675)。将此3组合并为<45岁组,将其原有的7组划分为5组,血尿酸值在每个年龄组均符合正态分布。<45岁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岁与<65岁,<65岁与75岁;<75与75岁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5个年龄组健康成年女性血清尿酸水平

2.2 参考区间的验证 另收集2019年10月—11月在西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标本,按照建立参考区间的筛选标准,在每个年龄组各收集20例标本,5组共100例标本,检测数据按照 WS/ T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5]剔除离群值,这些标本中无离群值,标本未剔除。将血尿酸值与参考区间进行比较,血尿酸值均在所建立的参考区间范围内,符合检测结果90%以上在建立的参考区间范围内,验证结果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3 讨论

参考区间的正确制定对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7]。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8]和WS/ 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5]皆推荐实验室应建立符合本地区的参考区间。多年来我国大部分检验项目参考区间主要引用或参照国外人群资料[9]。由于人群、生活习惯、生活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使用这些参考区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10]。本实验室女性血尿酸参考区间引用罗氏尿酸检测试剂说明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参考区间并不适合本实验室,所以应建立本实验室本地区女性的参考区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45岁组与另外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不论是均值还是97.5%位数均低于另外4组。<55岁与<65岁,<65岁与75岁,<75岁与75岁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每组年龄的增加,组别的97.5%位数也在增加。

本研究发现,<45岁的3个年龄组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岁的女性尿酸值要低于其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5岁时,女性卵巢分泌雌二醇功能良好,雌二醇能抑制尿酸的吸收和促进尿酸的排泄,所以在青春期,血尿酸值升高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不足,直接影响血尿酸的水平,使尿酸的水平升高[8]。妇女45岁左右卵泡全部耗尽,雌二醇明显减少,卵巢功能逐渐减退[11]。王勇强等[12]与Ichikawa等[13]研究中发现雌二醇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雌二醇对高尿酸有重要的保护作用。雌二醇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肾脏尿酸排泄,从而维持机体尿酸水平稳定[14]。雌二醇可能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蛋白的表达和促进尿酸分泌蛋白的表达来降低血尿酸[15]。张立晶等[16]认为年龄是女性尿酸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

本研究显示按年龄分层后,>45岁的每组尿酸值97.5%位数均增加。杨倩春[17]在研究中发现如果以15岁为年龄段分层,年龄70岁高尿酸率高于年龄段55~69。王素平等[18]按年龄组45~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96岁分层抽样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尿酸的比例也在增加,与本研究基本一致。原因可能是因为>45岁后,女性陆续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显著下降,虽肾上腺皮质也可以分泌少量的雌激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也有所下降,所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雌激素也逐渐减少,由于缺少雌激素的抑制作用,导致血尿酸的升高。

综上所述,女性尿酸参考区间应根据年龄分层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在进行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后,应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文件[19]的要求,定期邀请临床医生进行临床评审,以进一步确保所建立参考区间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雌二醇血尿酸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沼灌土壤17β-雌二醇专性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
喝茶能降尿酸吗?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
痛风治疗血尿酸需持续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