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影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21-07-19郑庆福陈源森

中学理科园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合理运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郑庆福 陈源森

摘   要:本文从动态影像的呈现要点、呈现方式、呈现节点、呈现时长、呈现比例等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充分利用动态影像的独特功能,化不利为有利因素,创新课堂教育教学呈现方式,重新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课堂专注度,进而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动态影像;合理运用

当今,电子产品几乎普及到师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电子产品呈现出来的动态影像也成了师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动态影像往往能形成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界面又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善于捕捉、刺激人类的兴奋点,极易达到“洗脑”意图,让人从内心产生认同感,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学生迷恋抖音、快手、网络游戏、影视作品等,并模仿其中情节,便是很好的证明。各种因素导致学生对电子产品的高依赖性和高着迷度,俨然成了当下争夺学生课堂专注度、学习精力和学习时间的最为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动态影像的独特功能,化不利为有利因素,创新课堂教育教学呈现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1  动态影像的呈现要点力求“单一”

每节动态影像呈现出来的知识要点应尽可能是单一的,这既可以有效缩短动态影像的播放时长,也有利于学生专注认知一个知识点,形成较高的认可度。以“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下同)为例,动物的行为从获得方式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种,网络资源常将这两种行为方式放在一起呈现,且常有交叉现象,并不适合在课堂教学时直接使用。若将网络资源剪辑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视频,在课堂教学时,结合提问、分析和巩固,分别呈现给学生,学生认知清晰,认可度极佳。

2  动态影像的呈现方式力求“简洁”

动态影像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影视片断、抖音、快手、flash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加之能很方便地下载到傻瓜式录制、剪辑等编辑程序,制作、运用起来也很便捷。当然,动态影像的呈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利用PPT里的“动画方式”功能,也能很好地将静态图片、文字转换成动态效果,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5.2.1 动物的运动”中讲解的“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例,只需制作或下载两幅背景相同的伸肘和屈肘图片(图1、图2),令其重叠后将上层图采用“出现+消失+重复”的动画方式,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就能清晰展现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效果,比利用实物演示或展示两幅静态图片,教师进行讲解比较分析,显得更为直观易懂,无需多做分析就能明了,还能节省大量课堂时间。

3  动态影像的呈现节点力求“点睛”

动态影像常被作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入加以利用,但其作用远不仅于此。如教学“4.6.2 神经系统的组成”时,在情境导入环节后播放神经系统的组成短简视频,让学生初步认知神经系统,可起到提示本节知识点的作用;如“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环节时插播一段动物遗体的分解过程短简视频,可以很好突破本节难点——细菌和真菌对动物遗体的分解过程;再如在教学“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时,在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后播放一段各学说间的碰撞和科学的发展史,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4  动态影像的呈现时长力求“精短”

每节动态影像的呈现时长均不宜超过3分钟。网络里的动态影像资源为了增强效果,往往给观众呈现大量的事例和景象。在课堂教学中若直接采用,则显得冗长,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且不利于学生兴奋点的即时切换。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甄别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且能触动学生心灵的一两个事例,浓缩在不足3分钟的影像资料里呈现给学生,最能达到教学意图。以“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影响”为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若将内容调整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四个部分,各部分配以简短视频,中心明确的影像、简洁中肯的旁白、对比鲜明的场景,均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课堂更为流畅自然,水到渠成。

简短的动态影像能集中有效且针对性极强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并将兴奋延续到后续几分钟的知识点传授中来。这样就能很轻易的完成“洗脑”,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可度,从而很好的实现教学意图。

5  动态影像的呈现比例宜少不宜多

“新奇”是兴趣的前提,“审美疲劳”是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再优秀的游戏版本,都强调不停地创新,课堂教学中运用动态影像也一样会面临“审美疲劳”的问题。实践证明,并非每堂课都适合使用动态影像,如实验探究课,还是以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为宜。课堂中使用动态影像,每节课也不宜超过3个,否则极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演绎、夸张入戏的肢体表演,以及情境再现、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等这些传统教育教学中的精华部分都是值得提倡和保留的。在这样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动态影像,保留一些动态影像的“神秘感”,提升一些动态影像的“高潮点”,能很好地保持动态影像的特殊功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育教学服务。

综而言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动态影像的意图,是为了让知识点“活”起来,让枯燥无味的教材語言变成声情并茂的台词,让静态的图片变成扣人心弦的影视情节,让刻板生硬的板书变成明星口中的“金句”,进而将枯燥、生硬、无聊的课堂气氛转化成兴趣盎然、充满“诱惑”和笑点,充分释放学生兴奋点的课堂,从而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合理运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合理应用
涉众型寻滋案中视听资料的运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