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近35岁缓解职场焦虑有方法

2021-07-19吕若琦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求职者高龄职场

吕若琦

一年一度的“两会”引人瞩目,代表委员除了纵论国家大事外,还有不少涉及如延迟退休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话题。在2021年的“两会”上, 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提出“建议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的建议,一下引发热议。35岁职场人的年龄焦虑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职场有个35岁焦虑症

2020年公务员考试开考,张先生却颇为失落。因为他刚刚跨入36岁的门槛,没有资格参加这次考试了,想通过公考改变自己命运的计划戛然而止。他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因为没有编制,收入与有编制的同事相比差距不小。更让他担心的是,这几年各个事业单位规范临时用工,这份工作有可能也要失去。为此,他下决心要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从30岁起,他认真准备,考了5年,每年都能进入面试;但缺了点运气,每次都倒在面试上,最终与自己的目标失之交臂。

近期,浙江台州市2021年市属及各市区的事业单位集中招聘的公告正在陆续出来,不少人翻看后大失所望。“看了岗位表,满眼招的是应届生,其中有两个区全部是招应届的,感觉我们要被社会淘汰了,报名资格都没有了!”三十多岁的王女士感慨道,本来想着女儿上幼儿园了,趁着年轻可以搏一下,这下报名都难了。“35岁是个关键,可以凭自己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过了这个年龄,很难改变了。”她有点着急道。

与这些仍在为临近35岁而焦虑的人相比,朱女士已成功在35岁前开启自己新的职业通道。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较忙,一直没有好好应考。等到30岁,突然有种恐惧感,尽管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但没有编制仍让她心有不甘。眼看着35岁的“杠杠”越来越近,逃无可逃,她开始参加各种考试,但一直没有成功。最后一次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她不得不放低要求,不管什么岗位,先考入体制再说。她选择了辖区的一个差额拨款的冷门岗位,果然顺利通过笔试,精心准备面试,最终一鼓作气成功考进新单位。她坦言,换了个新工作,虽然从头再来,但是值得,工作比较稳定,有了种职业的安全感。

在企业工作的更有种紧迫感。郑先生说,去年以来,已有好几个朋友离职,都已过了35岁,投了不少简历,但有回头的并不多。询问被拒绝的原因,不少公司会说人岗不匹配,后来托人打听,人家才透露对一般人员公司希望招35岁以下的。这些朋友中甚至还有部门中层,在如今的大气候下,他们也不能幸免。郑先生也来到35岁的关口,他表示,现在身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学历高干劲足,与之相比,自己的激情在退却,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又重,没有多少优势,始终担心如何保住岗位。“要么在技术上更上层楼,成为公司离不开的骨干,要么往管理岗上转型,否则有被淘汰的危险。”他说。

35岁以下的最受欢迎

年龄歧视仍是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35岁已成为职场人的一道坎。无论是现场招聘还是网上招聘,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在设置岗位时都明确标注年龄在35岁以下。

广西南宁市劳动就业部门前两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力资源市场79.41%的用工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其中25~34岁年龄段是该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及求职的主体,分别占总需求的34.63%和求职总数的37.60%,求人倍率1.41;其次是35~44岁年龄段,分别占总需求的21.04%和求职总数的29.53%。

35岁成为职业临界点,大部分职场人认为在这个年龄多多少少都有一种危机感,具体表现在跳槽或转行风险,高不成低不就现状明显,日复一日的工作乏味,看不到晋升前景,来自家庭压力加剧,年轻同事的竞争压力加大,等方面。

“其实企业青睐35岁以下的员工原因很简单,这是从成本考虑的结果。”某公司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年轻人工资低,体力好,学习能力强,性价比较高。从实际工作看,30~35岁是员工的快速成长期,企业通常会偏向于给这些员工提供锻炼做事的机会,其中一部分人会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而如果过了35岁,还没有好的表现,今后想要升迁就不容易了。另外,35岁后,职场需要的是技能成型、经验丰富的员工,已不会给你累积经验、锻炼技能等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在此之前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机会已不多了。

35岁以上再就业压力增大

35岁以上中高龄群体面临再就业困境。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智联招聘组成的“中高龄求职者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中高龄求职者就业问题研究报告》显示,35岁以上求职者再就业压力增大。2020年2~9月,在智联平台投递简历的35岁及以上求职者同比增长14.9%,增速为35岁以下求职者的两倍以上。

报告显示,80.1%的中高龄求职者认为找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年龄限制。中高龄求职者投递简历的岗位中,知识密集型的教育培训业、专业服务咨询业和医药与生物工程业招聘需求较为旺盛,但中高龄求职者拥有相关技能和经驗的比重较低,供需结构产生较大落差。另外,中高龄求职者知识更新弱化进一步提高了再就业壁垒。由于从事标准操作或事务性工作的中高龄求职者雇佣成本较高,其体能和精力的下降又导致其知识升级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在企业经营困难或行业技术路线变更时,容易被年轻职场人或人工智能所取代。

其实,中高龄求职者就业的最大压力不在于找不到工作,而在于找不到相对体面的合意工作,陷入“高不成来低不就”的困境。

面对35岁职场危机如何应对

职业指导专家表示,当你发现工作“螺丝钉化”,对职业环境的变化缺乏感知时,就要警惕了。还有,发现你过分依赖过去经验、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好奇心下降,或者在家庭压力下对新机会缺乏勇气时,就要当心了。面对这些职场危机的信号,应当主动迎接挑战,否则很可能会被淘汰。

因此,职场人首先要尽早明确发展目标,至少在30岁时建立相对明确的目标,并通过5年的成长实现目标。其次,保持终身学习,跟踪业界发展最新信息,根据规划的目标要求,及时学习、更新相应知识,为35岁以后的职场提供知识、技能支撑。最后,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能力掌握自己的职场未来。

猜你喜欢

求职者高龄职场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超高龄瘙痒症1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