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五色观”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与应用

2021-07-19蔡睿

东方收藏 2021年6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中国传统“五色观”的内涵,探寻“五色观”的形成与发展脉络,思考传统“五色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应用。以“五色观”为理论依据,围绕招贴设计和包装设计,与现代优秀设计案例结合,深入研究传统“五色观”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与应用,丰富设计者创作思路,拓宽现代设计的道路。

关键词:传统“五色观”;现代设计;传统色彩;阴阳五行说

一、“五色观”的内涵

“五色观”是中国历史悠久且古老的色彩观念,是中国色彩研究的瑰宝般的理论成就,在中国这片辽阔土地扎根了2000多年。那么何为“五色”呢?“五色,谓青、赤、黄、白、黑”,与阴阳五行中的基本观点“金、火、土、木、水”一一对应。其中的每一种颜色都与中国传统哲学观紧密联系,具有突出的视觉特征和深刻的观念形态双重特色。传统“五色观”与传统等级观念、价值观念、哲学思想、宗法伦理道德等相互融合,相映生辉,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凝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历史悠久、流传甚广,至今仍有无数创作家将传统“五色观”应用于绘画、彩塑、设计等领域。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五色观”是在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中产生,在中国传统哲学观“五行阴阳说”的支持下形成,在春秋百家争鸣中发展的一种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人与社会的心理结构的色彩理论。

二、“五色观”的形成与发展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颜色的时期,人们将含有锰和铁的矿物原料做成陶器,在陶坯上用红、白、黑三种颜色进行彩绘,再经过900℃的高温焙烧,形成彩陶。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色彩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单色崇拜阶段,相较于陶器的颜色,人们更关注陶器的体型,所使用的颜色有限,只有黑、白、红三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此时的“五色观”不单单是五种色彩,而是人们将五色系统与原始唯物观的“五行论”与“阴阳说”和大自然中的其他要素:方位、神祇、气味等结合逐渐发展而来,衍生出各种五行思想。如此,中国传统“五色观”与“五行”“五方”“五神”与“五味”融会贯通,发展为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传统色彩理论体系。任意一个颜色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的各个朝代、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色彩文化的重要思想根源。

进入西周时期,儒家提出“正色”与“间色”的色彩概念,并纳入“礼”的范畴。“正色”即五色,“间色”则是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在伦理上崇尚“礼乐”和“仁义”,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与“仁智”。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大到政治思想,小到衣着打扮,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范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等级观念。此时的传统“五色观”中注入了封建社会的文化内涵,将五色与“仁”“德”“善”相结合,同时融于“礼”的形式之中。其“比德”思想不仅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得到统治者的拥护,还推动了古代美学的发展,使传统“五色观”的发展日新月异。

三、“五色观”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与应用

人类自出生起便沐浴在色彩的阳光中,色彩是人类与大自然沟通的“通道”,是这个世界上最感性的艺术语言之一。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色彩是设计师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态度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作为设计师,通过色彩传达、阐释和实现设计意图,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反应,每一种色彩都可以渲染和放大一种情绪体验。

1.传统“五色观”与招贴设计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与形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填充上,更多的是二者合理地搭配,最大程度地整合视觉关系。

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招贴设计作品澳门回归《九九归一》的画面简洁大方(图1),只有几笔勾勒的水墨线条和一片莲花花瓣,寥寥几笔水墨勾出两个阿拉伯数字“9”,相互组合形成汉字“回”的图形,莲花是澳门的区花,与澳门九九年回归祖国的主题契合。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黑色的墨和白色的宣纸构成水墨画的基本面貌,也区别于别国的艺术形式。黑色是中国水墨画的主色,辅之以笔墨的浓淡与干湿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在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五色观”中称“黑白”为“玄素”,黑乃万色之父,白为众色之母,黑白二色组成太极的图案,是色彩中的最高境界。《史记·龟策列传》记载:“无出五色,以辩白黑”,在现代光学理论中,黑色与白色是无色彩的意思,而在古代,黑色与白色却是中华文化数千年以来重要的色彩,形成了中国哲学思想——阴阳学说。黑色与白色可以被认为是无色彩的,也可以被称为是终极的色彩。白色具有博大而无形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在水墨画“计白当黑”的理论中得以显示。传统水墨画非常讲究统筹画面的黑白与虚实关系,强调“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黑白或空间概念,还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阴阳五行虚实互补共生的辩证思想。中国传统水墨画常常在群山浓墨处精心地留出空白。正如靳埭强先生在《九九归一》作品中展示的,简单的笔墨和一片莲花,背景大量留白,給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产生丰富的视觉趣味和耐人寻味的意境。

2.传统“五色观”与包装设计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往往会给人留下第一视觉印象,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在中国民间美术中流传“远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颜色后看花,七分颜色三分花”的说法,形象地彰显了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包装设计是商品信息内容的视觉表达,包装所使用的色彩应当使受众联想到商品的特点,能够与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联系,通过色彩拉进与消费者的距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五花八门的产品琳琅满目,市场竞争也因此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商家为了在市场脱颖而出、一马当先,格外重视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已经成为商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包装设计的产品已经日趋丧失市场竞争力。色彩作为包装设计重要元素之一,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光起着美化商品的作用,更是展现商品特色与形象,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法宝。

“王老吉”凉茶作为中国凉茶品牌的领跑者,其深入人心的包装设计功不可没(图2)。“王老吉”凉茶包装选用纯度较高的红色与黄色,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紧紧抓住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增强了品牌辨识度。中国人“尚红”是世界公认的,这源于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时期起对红色怀有独特的崇敬心理,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与洗涤得到深化,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灵魂。黄色位于五行的中心,是土地颜色的象征,在中国传统“五色观”中地位极高,在历史上是天子的御用颜色,代表政治上的最高权位。在传统“五色观”与阴阳学说中,黄色属土,属于五正色之首,为至高无上的颜色。“王老吉”凉茶系列产品是具有传统中医文化的保健品,具有本土文化特征和悠久历史。因此,选用红、黄二色与其产品特性相契合,红色与黄色的运用是传统“五色观”的色彩体现,符合中国人“尚红贵黄”的传统审美心理。不但彰显企业悠久的文化历史,还为企业赢得经济价值。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色彩常常能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态度。“五色观”不再是简单地对客观事物的颜色进行描绘和记录,而是受政治和社会色彩的文化熏陶,内涵和意义也更加丰富。一个值得反复推敲的设计作品,其创作理念往往是来源于简单的日常生活,来源于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相契合。一部色彩史亦是一部文化史,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五色观”以其独立而统一的风格、丰厚的历史内涵、浓郁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华文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蔡睿,本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史平平《传统美术色彩中的五色观与现代招贴设计的融合与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9。

2.路明《中国传统“五色观”色彩体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刘平安《中国传统“五色”观的色彩体系在动画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4.杨翩《浅谈中国传统色在现代平面设计当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3(10)。

5.张小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P100-104。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传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思考
少年力斗传统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