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2021-07-19祝碧莲

东方收藏 2021年6期
关键词:画派花鸟花鸟画

祝碧莲

本文从恽寿平复兴没骨花鸟画形成其艺术风格、开创常山画派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探讨,研究其艺术成就。

一、复兴没骨花鸟画

没骨画最早源于壁画;南北朝时期,梁张僧繇在纸绢上直接以青绿、赭石诸色堆染成山水,创“没骨”技法;至唐代,杨升画山水时使用没骨技法,称为“没骨山水”;五代后蜀,黄筌勾勒花卉时用线极细,随着颜色的层层渲染,弱化至几乎看不见线条,被称为“没骨花枝”;北宋时期,徐崇嗣在家学的基础上,效法黄荃赋色的特点,不以墨线勾勒轮廓,所作花卉只用彩色描绘,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没骨法”最早记载于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李少保(端愿)有图一面,画芍药五本。云是圣善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房卧中物,或云太宗赐文和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旁题云翰林待诏臣黄居寀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后因出示两禁宾客蔡君谟乃命笔题云前世所画皆以笔墨为上,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故赵昌辈效之。”没骨花卉以徐崇嗣与黄荃之子黄居寀为代表的徐、黄两派在院体画形成系统,两宋是花卉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

然而,随着文人画兴起,画家更倾向于以水墨写意花卉来托物言志,没骨花卉逐渐走向衰落。经元明两朝,没骨写生画法至清代,因无人传习,湮没了数百年。恽寿平在《花卉册》自题中写道:“自张僧繇创为没骨山水,至北宋徐崇嗣以没骨法写生,皆称绘苑奇制,烜赫古今。没骨山水一路,后世间有能者;写生一路,遂如《广陵散》矣。”没骨画创作艰难,流传亦稀,而没骨写生花鸟画的传世更属凤毛麟角,宋代以后没骨写生花鸟画法便已失传。

恽寿平,明崇祯六年(1633)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幼承家学,随伯父恽向(明末山水画家)学习山水,兼绘花鸟。其山水画注重师古,也注重师法造化,强调对笔墨与设色的运用,重视对意境及其淡雅格调的追求。相传恽寿平年轻时曾有朋友劝其放弃花鸟,专攻山水,认为花鸟浪费了其部分精力,足见其在山水方面天赋非凡。据清张庚《国朝画征录》记载,其早年“好画山水,力肩复古”。恽寿平志存高远,他认为,“写生家以没骨画为最胜,自僧繇创制山水,酌如天孙云锦,非复人间机抒所能仿佛。北宋徐氏斟酌骨法,定宗僧繇,全用五彩傅染而成。”于是,转为习难度最高的没骨写生花鸟画。

没骨画是工笔画过渡到写意画的桥梁。元代水墨写意花鸟流行,钱选、赵孟頫的没骨水墨花鸟,后又经王渊、陈琳、张中等诸位画家的传承与发展,至元末没骨水墨花鸟的规模已然宏大。明代“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征明等将元代没骨水墨花鸟变化为写意花鸟。恽寿平从明代沈周、唐解元、陈淳、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了“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写生花卉画法。

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其作品中得以呈现。其所绘《香林紫雪图》扇页(图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17.7、横53厘米。题:“香林紫雪,云溪寿平”“春暮东皋园池,赏藤花天半,紫云飘漾,好风吹香,落英缤纷,真奇观也。戏写一枝,以为娱乐。”钤有“寿平”白文印、“吹万”朱文印、“园客”白文印。扇面以没骨写生画法,不用墨笔勾勒花、叶的轮廓线,全以色彩点染描绘一幅闲暇时赏紫藤小景,紫藤随风飘荡,花、叶迎风摆动,间有花瓣飘落,生机盎然。每片叶子按照其物理形态垂挂生长,以笔形来显示高低、掩映,花瓣、叶的大小、前后层次分明。

恽寿平《罂粟花图》扇页(图2),纵16.2、横50.5厘米。题:“苕华阁戏作。南田客寿平。”钤“叔子”朱文印、“南田草衣”白文印。此图以恽寿平没骨法描绘盛开的罂粟花,通过笔形和意的使转,使花瓣看起来统一中有变化,呈现出罂粟花瓣的形质感,花瓣之形似有若无,色泽柔嫩滋润。花叶前后掩映,凸显叶和枝干的主次关系,用笔实中见虚,以区别叶、花的不同质感、厚度。

这是一件恽寿平所作《蓼汀鱼藻图》轴(图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135、横62.6厘米。题:“青山园池蓼花汀上得此景,白云溪外史寿平剪烛戏图。”钤“寿平之印”“正叔”“以当万舛”。收藏印“孙氏弘一斋印”“煜峰鉴赏”“麓云楼书画记”“士元珍藏”。以没骨写生法所绘,只刻画青山园池一隅。构图简洁,以湖石、水池、蓼花、翠竹构筑场景,池中点缀的数尾游鱼,使整幅画面显得意趣生动。

恽寿平的没骨花鸟是在点染的基础上,以颜色渲染而成,其重要成就体现在设色上。清代方熏点评恽寿平的画,解释恽南田画花,在白粉中加了胭脂,然后用渲染的方法补足,点染同用,这是恽寿平独创的,前人未曾使用过这种方法。如菊花、凤仙、山茶诸花、胭脂朱砂等都从瓣头的地方染入,枝叶运用写意的方式表现,多是浅色的颜色作为底色,深色用于分染使之立体。恽寿平这种粉笔带脂、染笔足之的方法,追求元人绘画之笔意,继承文人画的传统,他认为元人的笔墨呈现出的光、色、韵是他所要学习和借鉴的。恽寿平的没骨画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将所有的造型重新塑造得更加饱满,构成表现植物的色、光、韵、态的整体效果。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整体构图简洁大方,设色清丽淡雅,意境脱俗。既带有北宋没骨画的富丽工整和写生崇尚,又带有元明时期的写意性。恽寿平继承传统,巧妙地把北宋工整的绘画风格和元明时期酣畅淋漓的写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没骨花鸟画风格。使没骨花鸟成为清初花鸟画的正宗,将已然没落的没骨花鸟艺术复兴,重放华彩。

二、惲寿平没骨花鸟画的影响

恽寿平创新没骨写生花鸟;书法主要学褚遂良,被称为“恽体”;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他在诗书画上的艺术成就,时称“南田三绝”。在以恽寿平为中心的常州地区,围绕着一批专以创作没骨花鸟为主的画家群体,时有“近世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户正叔”的说法。这个群体被称为“常州画派”,也有直接以恽寿平姓氏冠之,称为“恽派”。恽寿平作为常州画派的领军人物,其画派成员受其画风影响的不胜枚举。如清康熙十年(1671)唐炗、恽寿平合作绘制的《红莲绿藻图》轴(图4),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135.7、横59厘米。题:“石谷兄长于辛亥二月初度,写此祝赠,毘陵唐炗”,恽寿平题二则,还有王时敏、王鉴、笪重光诗、题。钤“唐于光”朱白文印、“字子晋”白文印。收藏印有“虚斋至精之品”等三方。此图是唐炗与恽寿平共同为祝王翚40岁诞辰所作。唐炗绘荷花,恽寿平画荇藻,荷花和荇藻均采用没骨法绘制,画面清淡柔和。

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法工整而不刻板,色彩妍雅,为没骨花鸟画赋予了文人画的气质,被社会各阶层所推崇。清代著名书画收藏家毕泷、金芬等的大力追捧,对恽寿平绘画的宣传具有积极作用。官方的喜爱对于恽寿平作品的传播极具推动作用,据《清稗类钞·鉴赏类》记载: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之弟傅恒军工卓著,深受荣宠,其过寿时为避免耗费,“凡以四王、吴、恽书画馈我者受之。他则否。”此外,清内府的书画收藏中,《石渠宝笈》《清内府书画编纂稿》中著录的恽寿平作品就有数十件。据不完全统计,恽寿平的入室弟子有近百人之多,其中直接与恽寿平有师承关系的除了部分恽氏家族成员外,还有马元驭、邹显吉、张子畏等书画名家。清代初期直到晚期,直接师承恽寿平或私淑其艺的书画家不计其数。

恽氏家族成员也是常州画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常州画派其他成员一样,直接师承或私淑恽寿平没骨画法。有学者对恽寿平的家族传人做过统计,从恽寿平直到晚清的恽彦彬等人,一直绵延三百余年,而且产生至少57位书画家,师承或受其画风影响的恽氏家族成员有近百人。此外,影响产生了恽冰、恽怀娥、恽怀英、恽珠等一批闺阁画家。清代恽珠《海棠蛱蝶图》扇页(图5),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纵16、横49.2厘米。题“蓉湖女史恽珠写”,钤“星”“联”白文连珠印。构图简单,设色淡雅,花卉、蝴蝶表现生动,风格明显受恽寿平影响。恽珠为恽寿平族孙女。

恽寿平亲授弟子活跃于江浙一带,台阁学士、宫廷画家也深受影响,以郎世宁为杰出代表,是将西方绘画与恽派没骨画法结合的第一人,开启了洋为中用的成功典范。受恽寿平画风影响的画家以江苏地区(包括金天地上海地区)为中心,辐射到浙江、福建、广东、云南、天津、安徽等地区。在清代就有马元奴、蒋廷锡、邹一桂、华喦等,到近代学习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在恽南田没骨花鸟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尝试,拓宽其界线,开拓出新的领域。

恽寿平著有《瓯香馆集》《南田画跋》等,其画学思想基本收录于《南田画跋》。《南田画跋》中多为在山水画中的体悟所得,其中也蕴含着对没骨花鸟画学见解,他注重对“逸格”的追求,将所绘之物表现得润秀清雅、生趣盎然,以及他“以极似求不似”的思想,使其摆脱了一般文人画家不太重视形似的缺憾,对后世画家影响巨大。此外,他将书法和画跋与画面相结合,作整体处理,拓宽了绘画的表现内涵,提升了书画的研究价值。

恽寿平之前,没骨画法衰落,没骨写生花鸟画无以为继。恽寿平以史料为据,借鉴元明写意花鸟,创造了“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写生画法,在点染的基础上,以颜色渲染而成,注重設色创新。没骨花鸟重回巅峰,成为清初花鸟正宗。一时四海之内争学“南田三绝”(画、诗和书法),开创“常州画派”。“常州画派”在恽寿平之后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南田画跋》集中反映了恽寿平的绘画理论思想,弥补了一些文人画的不足,将书法和画跋与画面相结合作整体处理,提升了书画的内涵和价值。恽寿平师古人同时,又师法自然、师法造化,反复研习数十年,终使没骨花鸟复兴,影响有清一代画坛,以迄于今天。

猜你喜欢

画派花鸟花鸟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写意花鸟
工笔花鸟画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立体画派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花鸟
画派怎能打造?
画派能否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