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光不负追梦人

2021-07-19刘燕

读者·原创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会宁书桌粉色

刘燕

2011年冬,本刊编辑部赴会宁县采访,试图了解在高考“状元县”光环下的会宁孩子们的教育现状和成长轨迹。我们采访了因为乡村小学撤并而转至乡中心小学就读的孩子,坚韧的陪读母亲,成绩优异、家境贫寒的会宁一中“宏志班”学生,还有就读于职业中学的女孩……

那次采访,我们深深意识到:在会宁,从来都没有“读书无用论”生存的土壤,无数学子和家长都在求学之路上奋力拼搏。

10年过去,我们再一次走进会宁,触碰会宁教育脉搏,感受“状元县”的风采。

会宁一中:在这里,看见未来

会宁一中的校园里有两行洋槐树。每年5月,洋槐花开,一串一串挂在枝头,衬着绿叶蓝天,格外好看。这槐花飘香的时节,是很多一中毕业生对母校最美的回忆。会宁一中的微信公众号,就叫“槐花飘香网”。

问答网站“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会宁一中就读是怎样的体验?”答案五花八门,但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以下字眼:“充实和忙碌”“元气满满”“带着梦想入睡,带着希望醒来”……有一个回答说:“我们每天不干别的,就是专心学习,也不去想光怪陆离的世界,是因为学习这事儿,是扎扎实实让我们看到更光彩的未来的东西。”

所以,一点儿都不奇怪,漫步校园,任何你经过的角落—自行车棚、寝室楼下、供人休憩的亭子、台阶上,随处可见正在看书、背诵的同学。专注和投入,在这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一点,无论10年前还是10年后,一如既往。

2021年6月初,会宁一中校长张贵荣在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名为《更大的世界,更好的你》的讲话在会宁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刷了屏。他欣然认同一中学子称母校为“大一中”—“‘大一中之‘大,是一中学子胸怀之宽大、内心之强大、学问之博大、理想之远大;‘大一中之‘大,更是每一位一中人对学校‘追求卓越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大道至简,大中至正,大有可为。”

这个“大”,可能就体现了一中教育乃至会宁教育这些年来的变化。

会宁一中久负盛名,“三苦两乐”的会宁教育精神—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會宁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苦,大家都能理解,但如何才能“苦中作乐”呢?

首先要靠拥有大情怀的“大”老师。

事实上,张贵荣校长的毕业典礼致辞不是第一次“出圈”,儒雅的张校长每一年的毕业生寄语都颇具“心”意。若不是将学生放在心头,将“诚明博雅、臻善致远”的校训记在心间,断不能将每一次给学生的期望都写在全体会宁人的心坎上。

在会宁一中的新媒体平台上有一个固定栏目:教师荐书。每周有一位老师录一段视频,推荐一本或几本书。无论是曹兴启老师推荐的《数学史概论》,还是牛广厚老师推荐的《夜航船》;无论是李雪兰老师讲的“在宽阔的世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还是张世焕老师说的“给时光以生命”,你都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实实在在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累积力量,并且将这种力量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们。

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也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广为人知,甚至还出现了有不少粉丝的“网红”老师。无论性别、年龄,这些老师在课堂上的认真与投入、热忱与激情让我们相信:他们的样子,就是一中的样子;他们的信念,就是一中的未来!

其次是做有大局观的“大”教育。

世人皆以为会宁教育“苦”,却忘了,苦心孤诣、持之以恒原本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之“乐”,不仅在于形式上的寓教于乐,更在于超越这份苦之后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在这两方面,会宁一中都已走了很远。

会宁一中有几十个学生社团,不定时开展的化学学科文化节、地理文化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各项体育运动、研学活动在校园里有序开展,成人仪式、开学典礼、誓师大会等为同学们刻度高中生活……

在升级校园硬件设施、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之后,会宁县的教育改革走出了新的路子。以会宁一中、会宁二中为代表的会宁教育,已经从单纯面向高考,走上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使其全面成长的更高台阶。

如今的会宁一中,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多家国内一流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这不只是对一所学校的肯定,也是整个会宁教育在经历艰辛耕耘后该有的殊荣。

会宁莘莘学子在这里,看到自己的未来;我们在这里,看到会宁教育的未来。

那张粉色课桌

车出会宁县城,在西北特有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间穿过。正是芒种前后,树木苍翠,在晴好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会宁县侯家川镇葛家滩村小学。

我们给孩子们带了些图书和报刊,还跟随张文燕老师走访了几户学生家。

张老师不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她考上了特岗教师,被分配到葛家滩村小学教书。在这座村小,她经历了工作、成家、生孩子等重要的人生环节。如今她把家安在会宁县城,周一到周五在家与学校之间开车往返。

张老师带我们去了一年级学生明芳的家。明芳家跟学校在同一个村,但走上一趟也需要大概15分钟,穿过聚居的几户人家,走过一片田地,下一个长长的山坡,再转一个弯,就到了。

据张老师介绍,明芳家是村里典型的祖孙两代相依生活的家庭。明芳爸爸远在新疆打工,明芳的爷爷奶奶带着明芳和她两岁的堂妹一起生活。明芳很懂事,成绩也很好。

我们进门,明芳爷爷出来打招呼,他50来岁,戴着厚厚的眼镜—张老师说,在会宁农村,这样的人大多是“老高中生”,他们格外重视教育。明芳的叔叔就是大学毕业之后去外地工作了。

走进院子,明芳爷爷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堂屋里,一进门光线最好的位置,放着一张粉色的单人书桌。书桌塑料质地,粉色的桌面,白色的桌仓,可调节高低的桌腿,同色系的可调节高低的学习椅。上小学一年级的明芳站在桌前,腼腆地笑着。

见我们都在看那张书桌,明芳奶奶抱着小孙女笑着解释说:“这是明芳的爸爸给她寄回来的,让她看书写字用。”

环顾四周,院内有鸡舍、驴圈,屋内院里,皆简朴而整洁。老人带着孩子守在家中,远方的明芳爸爸一心赚钱养家之余,给女儿买了这张粉色的书桌。他知道女儿最爱粉色,他希望女儿慎重而认真地看待读书这件事。远方的他,大概会时不时想象女儿是如何在这张粉色书桌前专注而认真地读书,想象她是如何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都说会宁人“不比收入比娃娃教育,不比吃穿比孩子成长”,这张书桌,让我们了解了很多。

根·魂·夢

“教育是会宁的根,是所有会宁人执着守望追求的最大、最美的梦。”微信公众号“会宁发布”的一篇文章如是说。

10年前我们去会宁,就深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实际体现:不管县城、乡镇或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一定是学校;10年后,因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和乡村振兴的开展,这种感觉已经不太明显了—现在没有危旧房了,所有房子都是崭新敞亮的好房子。但在会宁人看来,“教育立县”是会宁一直以来的目标,“教育是会宁人民的根与魂”“会宁教育梦是所有会师儿女的梦”,这样的表述在会宁随处可见。

离开会宁很多年的麻珍玉老师说:“在会宁任何一所学校上课,都不需要组织教学、管理课堂纪律,也不需要督促学生去完成作业。老师只需要认真备课、上课,学生会自觉地完成所有的作业……在会宁的教室里,你永远能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还有那埋在书堆里默默用功的脑袋。无须号召,无须动员,这就是老师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最大动力。”

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全县共走出13万名大学生、1500多名博士、6000多名硕士,被清华、北大录取139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西北教育名县”的赞誉,都在诠释着会宁教育的辉煌。

如何保持全县教育发展势头,如何积聚发展后劲,一直是会宁人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会宁县多次组织学前、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的相关负责人、老师等,到市内外、省内外进行学习、考察。“教育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我们没有躺在往日的成绩簿上故步自封,但是周边地区悄然崛起,给了我们无形的压力,使我们有了紧迫感。”教育考察团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一次考察归来后,会宁县教育局学前教育办公室主任姚青元撰写了《定西、陇西、天水学前教育考察随笔》等一系列考察笔记,内容翔实,姚老师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时时与当下工作对照—哪些是会宁已经做到的,哪些是会宁可以参考的,还有哪些方面是会宁可以提升的……他对工作、对会宁学前教育的拳拳之心,在这些考察笔记中呼之欲出。

当一个地方,从教育管理者到老师,从每一位学生到他们身后的家长,都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上升到“根”与“魂”的高度,这个地方的教育何愁没有美好的未来?

一位会宁一中的毕业生写道:“在一中,我们每天早上5:50到学校。那时的天不是漆黑的,有大片大片闪耀着的星星,有一次我还看到了一颗流星飞过。同学们打着哈欠站在操场的路灯下读书,突然有人指着身后兴奋地大喊。我回头,望见了巨大的北斗七星,它们挂在地平线上,比山还大,7颗星星闪着光,很亮。”

教育之于会宁,就是曙光微露时的北斗七星。而时光,必定不负追梦人。

猜你喜欢

会宁书桌粉色
粉调幽然
小书桌,容天下
新时期会宁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百年潮
会宁民歌融入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张书桌的自述
粉色迷情
一张美丽的书桌
嘿!粉色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