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续长征

2021-07-17刘越山

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渡赤水智勇赤水河

刘越山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到“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的故事是我国著名记者、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于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原路徒步采访路经沙洲村时采访记录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罗开富和长征研究专家、贵州省仁怀市首任市长谭智勇——这一对在长征路上相识相交的老朋友,坐在一起,再次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半条被子”的重要讲话精神。

长征路上结知己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之际,具有百年之久的北京饭店见证了一场故交老友喜相逢、共话长征路的场面:一位是原路徒步长征路的记者、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一位是研究长征历史文化的先行者谭智勇。故交相见,四目凝视,满眼皆是关切。两双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让他们共同把记忆溯回到36年前的岁月。

36年前,这两双手就曾经在长征路上紧紧地握在一起。

1985年大年初一,时任《经济日报》记者的罗开富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一路徒步走来,在赤水河边的二郞滩,迎接他的是30岁出头、在习水酒厂工作的谭智勇。初春的二郎滩红军渡口,两岸人声鼎沸、鞭炮齐鸣。那时渡口没有桥,四川郎酒厂的人们簇拥着罗开富乘上木船,渡过赤水河。河这边习水酒厂的工人迎了上去,人们像当年迎送红军一样把罗开富从四川接到贵州。在习水酒厂,罗开富与谭志勇拍下了一张合影照片。谭智勇稍后为罗开富提供了他自己采写的《红军四渡赤水大事记》。也正是谭智勇,在大年初一的夜晚将罗开富的新闻稿,一一誊到电报纸上,于凌晨三时送到邮局,发向北京,传向世界。两人也自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没有任何友谊不是来自于内心的敬仰。

1984年10月,罗开富沿着红军当年路线徒步重走长征路,开创了我国新闻史上的重大篇章。

新闻记者的脚步不是只为了赶路,罗开富每天都要把沿途见闻连同他在长征路上的思考和感受,写成生动的新闻稿,在经济日报上刊登。这一消息震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也深深震撼着谭智勇的内心。

徒步?实地?按红军当年的路线?其中的艰难已是无人能比!还要每天写一篇有思想、有思考、能给当时的读者和改革的中国以思索的稿件,岂不是难上加难?

要知道,罗开富徒步的这条长征路,在当时就有不少人“豪情万丈”“壮志雄心”,但多数还没出发,就打了“退堂鼓”。勉强行走在路上的,初时就已踉跄,稍后就腿肚子转筋,当了“逃兵”。美国记者汉森1982年走了长征路,可走了几个县,就因脚破腿肿,没能坚持下去;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作者,70多岁的美国《纽约时报》前副总编辑索尔兹伯里携夫人1984年也踏上过长征路,一路徒步、乘车、坐滑竿,终因身体原因,两个月后,就回北京了。

还有不少外国记者,虽然他们号称“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没有跨越不了的高山”,可在长征路面前,他们无不败下阵来:没有一人能够爬上五大雪山,也没有一人能够走进沼泽草地。他们不得不感叹:当年中国红军走过的这条长征路,真是太凶险了、太艰难了,今后恐怕是不可能有人征服的。

可是,中国记者罗开富却一连数月,踏破泥泞,翻山越岭,一路走来了。

在二郎滩,从握到罗开富双手的那一刻,到见证了罗开富不顾赶路的艰辛、俯下身子连夜写稿,谭智勇从罗开富身上感受到了长征路的真实,可触摸,可亲近。一种敬仰、敬佩、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真情,总是极具感染力。在现场见证他们欢聚的《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也深情地忆起了当年,那时,他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經济日报编辑部夜班工作,每晚等待罗开富从前方发来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便是他和同事们的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稿一到,他们就“呼啦”一下子围上来,先睹为快。罗开富,也成了他——没有见过面、但特别期待相见的“老朋友”。陈志强至今记得,罗开富写来的稿子是那样的生动、活泼、耐读、耐看,有时连看三遍都不过瘾,还在见报后拿起小剪刀剪下来贴剪报,经常学、不时看,受益匪浅。而罗开富沿着长征路、“光着脚板”采访的精神,更是激励了他这一代人,并且今后也必将激励着更多的新闻人积极践行党的新闻事业,奋勇争先、努力作为、再创佳绩。

“半条被子”显初心

老友相见,叙旧自然急于谈今。

在北京饭店门前的长安街上正布置各种绿植、红灯,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罗开富、谭智勇这一对故交,对话重温了长征路上那些激荡人心的故事,尤其是再次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16日赴湖南视察、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关于“半条被子”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0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一到湖南,直接赶往沙洲瑶族村,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我不远千里从北京到这里来看望乡亲们,也是来受教育。”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半条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们党的初心,体现了党的为民本色。”“红军在自己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心里还是想着老百姓的冷暖。一枝一叶总关情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

“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来自于1984年罗开富徒步重走长征路,在沙洲村遇到了徐解秀老人,记录的感人故事,于1984年11月14日在经济日报一版发表,题目是:《当年赠被情谊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请本报记者寻找三位红军女战士下落》。

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能够坐在一起、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罗开富、谭智勇这两位知己都很兴奋,也再次受到鼓舞。他们说:“半条被子”的故事,是我们党10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始终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鱼水深情的体现,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拥护党、热爱党,砥砺奋进,持续前行。

罗开富说:前些年,有的党员干部明明已有了五六条被子,却还惦记着百姓家中的“半条被子”。这种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我们的党是绝不允许的!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严惩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老虎”“苍蝇”一起打,“拍蝇”鼓点更紧密,一批截留惠农专项资金、对于扶贫款项雁过拔毛的“蝇贪”分子被处分、处理,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记者铁肩担道义

新闻记者不仅是发现者、记录者,同时,还应该是呼吁者、呼喊者,以及时代的提醒者。

两位老友又重温起了长征路上的“浮桥”故事。

1985年2月3日,罗开富行至赤水河,在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贵州习水县土城,醒觉村的几位老人把罗开富拦下,用当地的土话告诉罗开富:50年前,毛主席带领红军过赤水有浮桥。可50年过去了,现在什么桥也没有了,老百姓要过河,年年淹死人,盼望早日修一座长红桥。见罗开富听不懂当地话,一位名叫赖名成的老人,便在罗开富递过来的本子上写下了这段话。

“火爆脾气”的罗开富了解到,当年红军要过赤水河,是老百姓把小船绑在一起、搭起浮桥,帮助红军安全渡过。而现在却什么桥也没有了,每年夏秋赤水河暴涨时节,百姓过河十分危险,年年都要淹死人,当地群众对于建桥呼声极高。

新闻记者的职责使命和眼中不能揉沙子的率真性格,让气愤中的罗开富写下了《架浮桥,神兵一夜过赤水;盼铁桥,土城群众呼声高》的文章。中央领导看到新闻报道后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了调查组。结果是,对于赤水河架桥上级早就拨了资金,但却被当地擅自挪用了。最后,相关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理,长红桥很快就建成了。

谭智勇告诉罗开富,现在红军四渡赤水的那9个渡口,均已架起了大桥,群众往来非常方便,货物运输四通八达,赤水河两岸的经济贸易得到极大提升。

如果说罗开富1984年重走长征路是一名年轻记者的壮举,那2009年他再次重走长征路则是惊人毅力、非凡意志的更高表现。时年他68岁,但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倚老卖老”,他想的是:一旦身为记者,就注定了一生都在路上。

2009年,他第二次从福建长汀出发,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到陕北的吴起镇,再次重走了长征路,一共走了67天。而路程其实还远不止二万五千里。汽车里程表显示的数字为13000多公里,这尚不包括他每到一地的徒步采访距离,翻山越岭,走家串户。特别是根据采访计划,罗开富这次还特别重走了当年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线路,因此比起25年前的那次重走,还多走了20多个县。而这一次,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新闻工作者,还要对长征史实进行严谨认真的求证。比如,25年前他在红军“四渡赤水”的地方,找到了6个渡口,那有些渡口为什么没有记载呢?

渡口无嘴,不能言说,但历史不能遗漏参与者、忘掉见证者!记者的责任,就是找到他们,找到那些曾经承载过革命艰辛与辉煌的人和物。最后,通过翻找史料,寻访知情者,从上游到下游、又从下游折回到上游,罗开富终于证实了所谓的红军“四渡赤水”,如谭智勇所说的相一致,的确是9个渡口,依次是:茅台、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淋滩、土城、元厚、陛诏和风溪。

在北京饭店宽阔的房间里,坐在罗开富一旁、研究红军长征史已40年的谭智勇,与罗开富就这样回忆着。他们边说还边拿起笔,在白纸上画起来。画起时代的牢牢记忆,画出时代的不能忘却。

丹心倾注赤水河

回顾我们党和军队苦难辉煌的历史画卷,被称作“世界战争史奇观”的四渡赤水,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时刻,遍地烽火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疑是最好的教材。你们一定要好好写写他,这可是真正研究红军长征的‘大专家!”罗开富将烟掐灭在烟缸里,站起来,动情地对记者说。

被罗开富称为“红军长征大专家”的谭智勇,用罗开富的话说:“是半个世纪以来,不辞辛劳,对四渡赤水的史料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和宣传,并且真诚无私帮助每一个对资料有需要的人,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党的伟大和胜利来之不易。”

出生于习水这片土地、喝着赤水河水长大又在红军二渡、三渡赤水渡口工作的谭智勇,大半生都致力于赤水河的研究,用脚步去丈量赤水河的长度和宽度,记录下了赤水河的温度,传承着红色的精神,足迹遍及60000平方公里。他对发生在家乡的红军四渡赤水有着更多更深的研究,并且能够将自己新的发现、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他人,这是更为难能可贵的。

探寻历史,不只是要记录,还需要纠正。

通过实地走访和探寻,谭智勇纠正了“红军以茅台酒洗脚”的谬误,其实是部队连续行军,不少战士有了脚伤,在缺医少药追兵急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不得不买来茅台酒搓脚活血、消炎止疼。

而为了保证历史的真实,更好地做好传承,他结合国家和省市县有关四渡赤水的文史资料,对比国共两党珍贵的军史,并分别拜访当年的老红军,如李德生、张震、张爱萍、杨成武、杨得志、王首道、萧克、余秋里、耿飚等,请他们回忆长征,讲述亲历。找到了长征时期贺子珍分娩的确切地址,以及贺子珍为了躲避敌人袭击,勇敢扑向战士、保护战士,自己却受伤18处,其中两处留在头部,后来不得不去苏联治疗的丰富史料。前前后后,他还搜集到了红军四渡赤水时期的实物和代表习水那片土地上农耕文明的实物达千余件。

在他接连再版的《四渡赤水》里,生动还原了赤水河、鲁班场、茅台镇等一场场战斗故事。在他的笔下,当年红军迈开铁脚板,实行“游泳术”,以高度机動灵活的运动战,忽东忽西,迂回曲折,通过“大踏步地前进”与“大踏步地后退”,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一面“牵牛”,一面“杀猪”,奇袭贵阳、佯攻昆明、强渡乌江,把肥的敌人拖瘦、瘦的敌人拖死,把这场宏大的历史和战史讲得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

不但如此,他根据搜集的历史文献记载和对赤水河的考证、论证、实地踏勘和民间调查,得出了赤水河是由赤虺河改名而来的。同时还确认了春秋战国时期鰼国的国都,就在土城。

1992年4月,谭智勇发起了以习水酒厂为主题的“千里赤水河行”考察活动,最终确定了赤水河的源头在云南省镇雄县板桥镇长槽村滮水岩,从而对赤水河源头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谭智勇说,之所以不辞辛苦为赤水河寻源探路,是因为她是母亲河,与自己血脉相连;她是一条英雄河,洒下过红军的鲜血,留下过红军的足迹和精神,这是一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力量源泉。

30多年来,谭智勇多次到赤水考察和走访,深感保护赤水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认为,赤水河流域都属于西部较为贫困的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质污染在加剧,但是由于赤水河分属三省,管理和治理都不同步,破坏赤水河环境的事时有发生,赤水河的保护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境况,许多很好的保护措施仅停留在文件上。他建议,保护赤水河,开发赤水河,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赤水河水常清、山常绿、地常美的根本问题,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而作为赤水河的守望者,谭智勇多年来所做的一切,体现了赤水河儿女热爱故土的拳拳之心,昭示了保护赤水河的切切心声。

站在世界的角度,赤水河这个中国西南滇、黔、川三省共同仰望的精神家园,以“美酒河”所连接起来的中国白酒核心区、拥有的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必将给赤水河两岸的人们带来更多福音。

而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赤水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标、一个承载过中国革命最辉煌的历史片段,正激励着“长征路上的后来者”罗开富和谭智勇这样的“干人”,继续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留下新的足迹……

猜你喜欢

渡赤水智勇赤水河
High-performance and fabrication friendly polarization demultiplexer
唐光平摄影作品欣赏
——美丽赤水河
杨智勇艺术作品欣赏
法治,让赤水河碧水长流
身家50亿的智勇坚守
赤水河
EH4测深法在赤水河大桥桥梁墩台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通信保障
对四渡赤水前后红军军事转折问题的再研究
夺取长征战略主动权的得意之笔——谈四渡赤水的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