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柴烧之美与建盏龙窑烧制之妙

2021-07-17吴文东

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柴烧龙窑建盏

吴文东

(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文东建盏陶瓷厂 福建 南平 354200)

匠人精神是当代最可贵的精神,一般是指一个人对于某些工艺追求完美的精神,在陶瓷的烧制工作中,中国的匠人数不胜数。虽然现代的科技非常的发达,但是对于一些陶瓷匠人来说,纯手工制造,才是瓷器最好的制造方式,一切依靠科技的方法都过于精确,少了人间的烟火气。所以,当前的顶级建盏烧制作品,仍旧是龙窑柴烧的模式。现存的龙窑已经不多,一般匠人会选择一些老的窑址来进行修缮,千百年的文化气息,会让烧制出来的建盏,富有传承的韵味,图1为龙窟遗址。同时,柴烧的手艺,在今天更是不可复制的,通过完全手工的烧制,会让建盏变得极不可控,老师傅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判断出什么时候才能出炉,随后冷却之后,釉变出现。其中最顶级的被称为曜变,但当世罕见。所以,想要了解建盏的美,还是需要遵循传统工艺,品味其中的匠人精神与人间烟火气[1]。

图1 龙窑遗址

1 柴烧之美的具体体现

很多人认为,建盏的美和柴烧的美是相同的,只有经过柴烧的建盏,才是真正的建盏,是具有魅力的建盏。实质上,这是当代人对于匠人工艺的一种肯定,也就意味着,当前人们对于建盏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而且愿意为匠人公益的建盏所买单。其具体的美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1 因不可控而更具有意外性

首先,当前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的先进,想要对建盏的烧制过程进行控制是非常容易的,只要掌控相同的温度、时间、材料等,就能复制出一样的建盏。但是人们所喜爱的建盏并不是这样的工业产物,而是要通过人工的烧制,来看到一些意外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不可控的,是完全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每一只手工的建盏都是完全独一无二的。而柴烧本身有比较复杂,其中使用的柴以及其他的材料都有要求,也就代表了柴烧建盏是千变万化的(见图2)。

图2 柴烧瓷器

1.2 相对于现代的加工工艺更具有烟火气息

柴烧本身强调的是人工烧制,所以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匠人的反复确认,这个过程中,建盏本身是不可控的,但是也和匠人密切的接触,因此,建盏本身并非完美的,而是会因为匠人的烧制,而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人间烟火的气息,是一种以不完美而表现出来的“完美”。这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为艺术,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让建盏的发展更加地完善[2]。

2 龙窑柴烧的烧制方法

龙窑柴烧是目前已经接近于濒临失传的工艺,一方面,现存的龙窑不多,很多的大师对于全新设计的龙窑并不感兴趣,认为全新的龙窑并不能表现出建盏的沧桑感,所以都在复原一些古代的龙窑,用以进行烧制。同时,柴烧对于个人的能力也非常的考验,主要是柴烧的整体都是以人工为核心,强调人工的全面操作,所以,经验非常重要,如果经验不够丰富,在面对千遍万遍的烧制情况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最终无法制造出建盏。其具体的烧制方法如下所述。

2.1 烧制准备

当火燃烧了整个龙窑,窑内烟火侵袭,温度高。为了保证瓷器质量,也使窑炉获得更大的空间利用率,古代窑工们通过发明各种窑具来改善烧制方法,如匣钵、垫饼、垫圈、支钉等。

施釉后晾干的瓷坯根据不同的造型分别装匣,装匣时,一般在匣钵底撒一层谷壳灰再放垫饼,然后在垫饼上放所烧器物,以使器底与匣钵不连接。

装窑,把装好瓷坯的匣钵装入窑室。匣钵的排列既要最大化地利用窑室空间,又要留出一定的间隔空间,即“火路”[3]。

匣钵的排列并不是对齐排列,而是单双数错开,以使匣钵受热均匀。

每一窑室的中心位置烧成效果最好,因为顶部过高,容易流釉,底部稍低,影响青瓷的发色,所以一般会在窑底垫两三个空匣钵。窑尾部分因为升温慢,所以一般用来煅烧瓷土和釉土。

2.2 正式烧制

烧窑从窑头开始,刚开始烧时,火焰的颜色是发白的,过一段时间后变为黄色,之后又变白。当整间窑室的火焰都变白并发绿的时候,就可以开下一间了;开了第二室后,第一室仍然需要添柴,只是相比于之前的投柴量,可以减少些。待开到第五室时,第一室停止投柴,并用匣钵片封投柴孔,火膛后移,以此类推。龙窑瓷器烧成后,需冷却三天三夜,方可开窑[4]。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盏发展的历史悠久,从宋代文化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建盏的各种制造技术,而经过了千百年的岁月洗礼,人们仍旧认为,建盏的制造中,仍旧以龙窑柴烧的工艺最为出名,当代的匠人,也都通过此方法来进行建盏的制造。在大师的眼中,现代机械虽然更加的方便,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机械本身不具备人间的烟火气,所以在制造的过程中,始终强调,要以人工为核心,才能让作品本身有神有韵,而不是呆板地器具。所以说,出色的作品,本身需要经过匠人的加工,融合了匠人的心血,才能被称为是极品。其中,龙窑柴烧虽然是顶级的烧制工艺,但是其本身的难度也非常大,乃至于当前已经濒临失传,能实现龙窑柴烧的大师级人物并不多。所以,本文提出了上述内容,详细地阐述了龙窑柴烧的相关技术内容,希望我国的瓷器匠人能谨慎的参考其中的内容,确保龙窑柴烧的技术不会失传,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瓷器文化。

猜你喜欢

柴烧龙窑建盏
柴烧匠人的指尖追求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建盏之初探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活着”的龙窑
柴烧志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如果你还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