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引领,紫气远传
——“寿珍掇球”艺术创作研究*

2021-07-17蔡华强

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制壶壶嘴壶盖

蔡华强

(蔡华强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00)

前言

在星光闪烁的中国艺术星空中,总有几件作品给时代、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紫砂壶艺术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件纯手工制作的陶制茶壶,紫砂壶在艺术、工艺以及性能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陶制茶壶,受到了广大制壶匠人与茶道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经典款式在紫砂壶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制壶匠人们的探索历程,构成了紫砂壶创作的造型结构标准。“掇球壶”是紫砂壶经典款式之一,出自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制壶名家邵大亨之手。此种壶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是紫砂壶中最难制作的一种,自古以来就深受制壶匠人与茶道爱好者的喜爱,在保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衍生出不同风格的"掇球壶"。这件“寿珍掇球”就是“掇球壶”中的经典款式之一,出自民国初期制壶名家程寿珍先生之手,继承了大亨所开创的造型又具个性。本文将通过对蔡华强先生制作的“寿珍掇球”的分析,说明这一款式的基本特征,揭示寿珍智慧,体会经典的价值。在这一时期的紫砂壶造型是有着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的,当时的中国,文化的不自信和文化的顽强正处于破与立的交界,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正伴随着时代的风潮不断缩减,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紫砂通过自身的魅力顽强的发展,当代紫砂文化继承的也正是这种具有开创意义的个性,为树立文化的自信创造积极的艺术环境。

1 “掇球”的基本形态

“掇”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拾取、选取,在字形上非常接近“缀”字,取连接之意,所以“掇球”也就是将球连接起来的意思。根据紫砂壶的造型结构需要,创作者当然不能选择最标致的球体进行连接,而是要进行一定地变形才能使这球形串联成球体,这就考验了传作对虚实、比例、大小等多方面的精准控制,所以说"掇球壶"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制壶匠人的几何智慧的。

“掇球壶”的基本造型是壶身为顶面较平的球体,壶盖为半圆、壶钮为一粒圆珠,三者由小至大形成完美比例,层次清晰。初见此壶会觉得它的造型非常简单,有古朴素雅之美,各部分的圆润滑顺会使人产生放松、随心之感,便觉得此壶越发耐看了。“掇球”不重视表面的锦上添花,其工艺特点与难点在于对结构比例的精确把控,这种细节化的处理才是成就“掇球”之精彩的关键。

2 “寿珍掇球” 的艺术特征

“寿珍掇球”结合了“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特征,比这两款壶型更加精致和具有张力,当收之处就收紧,当放宽之处又比较夸张,使整个壶体看上去更有活力充沛和自由机灵之感。寿珍先生的这件掇球壶曾在民国初年参加过国际赛事并斩获“特别优等奖”,足以证明这一款壶型的魅力。

图1 “寿珍掇球”壶

此件“寿珍掇球”的表面是非常深厚的棕红色,泥料的颜色饱和度非常高,醇厚的色彩散发出浓浓的古典韵味,质感细腻完美,没有瑕疵,堪称完美。泥料的颜色与质感体现了紫砂泥的独特性,陶器作品通常都是“土系”色彩,紫砂壶则与美玉、玛瑙最为相似,自然与众不同,除此之外,传统工艺的严谨细致也透过壶表的干净纯粹得到了表现。创作对壶表面进行了相当细致地打磨,作品的光泽度由此显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壶身最光亮的地方在壶身上方与壶盖中下方,这就使作品有了一种“聚焦”之感,使壶体看上去更加聚拢,不会过散,挺拔的姿态就塑造出来了。

“寿珍掇球”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体积较小,与传统的“掇球壶”相比要更加秀气,“球”的特征也更加明显,曾有人称“寿珍掇球”是最能体现“掇球壶”特征的一种,这种评价的确有合理之处。壶身是整个壶体中最大的球形,由于顶部比较平整,使壶身看起来要略扁一些,在平顶的衬托下,壶身两侧与底部的弧线更加凸出,球形结构也就得到了明确地表达。壶身上部是短短的颈部,区分壶身与壶盖,并将这连两个球形更加自然地串联起来。壶盖是半圆形的,边缘部分突出,与壶颈部相结合形成了“子母线”结构,增强了壶身内部的层次感。半圆形壶盖上是一粒圆球壶钮,这也是整件作品中最完整的球形,位于壶中最高处如同一颗发光的明珠,身形虽小但却足够精致。壶钮镶嵌在壶身一侧肩部,位置较高,也起到了“提气”的作用。壶嘴微微弯曲,弧度优美,是壶身线条的延续,在壶的下部形成了流畅的线性美。把手镶嵌在壶嘴对侧,最高处与壶嘴保持一致,是一个大大的“耳朵”,姿态端正,具有虚实结合的美感。

作品的结构是比较紧凑的,这种紧凑不是拥挤或紧迫,所形成的是内在的张力和更为跳跃、活泼的美感。创作通过压缩线与面,使原本就平直的部分显得更加利落潇洒,使带有弧度的部分显得更具弹性,更加精神,使作品与传统"掇球壶"的那种沉稳、端庄之气形成区别,艺术个性自然得以彰显。不看壶嘴与把手,壶体的左右两边是完全对称的,体现了结构的严谨,壶钮、壶盖与壶身虽然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球形,在精确的比例配合中却产生了一种完整感,使作品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完整的球,无论是整体还是内部层次,都完美诠释了“寿珍掇球”的智慧。

3 结语

紫砂壶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制壶匠人们的努力,前辈们留下了珍贵的创作经验,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才能使紫砂壶艺术走得更远。本文对“寿珍掇球”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掇球壶”及寿珍先生的艺术智慧。在经典的引领下,紫砂壶将继续结合传统与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展现民族工艺魅力。

猜你喜欢

制壶壶嘴壶盖
伪造的情书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历 练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