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听评课是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推进剂

2021-07-16何其燕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听评课教师专业成长小学英语

何其燕

摘 要:国家出台政策和保障措施,推进各类专业培训,旨在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了实现听评课的双赢原则,增强教研促教学的实效性,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文章概述了当前小学英语听评课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优化听评课方式和过程、合理组织听评课活动、营造学习氛围的策略。优化听评课过程,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推进剂。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评课;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018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等,这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在这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确实得到了提升,教育质量也稳步提高。

在小学英语教研实践中,除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专题培训外,常态化的听评课已成为最接地气的、见效最快的、最受教师欢迎的专业成长,甚至是一种推进剂。边远地区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而日常听评课能实现全员参与、人人提高。听评课方式和类型可多样化,如:校内、校际,区内和市内相互兼顾;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常态课、研讨课和示范课等相互补充;语音课、对话课、阅读课、听说课和写作课等。

听评课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授课者、听课者在课后针对具体课堂呈现,在和谐的相互学习的氛围中进行充分分析和“头脑风暴”式的互动,努力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回味无穷”,目的在于发现可贵的课堂生成资源,总结普遍规律,达成共识,形成共享资源,为进一步的教育教学提供“脚手架”。

听评课初衷在于创设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的机会和平台,发挥“传帮带”的辐射作用,努力达到“共赢”目标,增强教研促教学的实效。

一、听课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一)重“制度”,轻实效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都规定校长、主任和教师每学期听课的数量,一般15节以上,每位教师每学期须上一节校级公开课等,期中和期末各检查一次,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和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但就组织听评课活动、听评课的原则和标准、听课簿(见右表)项目的设计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思考和量表,只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交听课簿,检查者在数量达标的听课簿上盖上“已阅”字样即可。对于跨学科或跨年级教学的英语教师而言,因教学任务繁重,为应付这简单且收效甚微的任务,有的开学初就已经听完了15节课,有的在检查前匆忙写提纲式记录,有的照搬教参。

究其原因:1. 听评课工作未受到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领导认为是一种工作形式;教师并未认可已有的听评课,没意识到这是自我提升的方式,是考验对教育问题捕捉的敏感度;未真正理解听评课对专业成长和教科研的深远作用;2.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3. 听课项目设计过于简单笼统,如下表。

(二)重形式,轻互通信息

教研机构或学校组织听评课活动时,只简单地通知时间和地点,并未说明授课主题、学情等信息;大部分聽课者未能准备,无法集中精神参与,只是被动地听,简单地记录。评课时,未能辩证地提出意见,不能实现双方“共赢”;听课者未能准确理解授课者的设计意图,授课者也未能收获有价值的建议;部分授课者表演部分多,听课者可借鉴之处少。如此,二者的热情大受打击。

在校内,很多听课者态度随意,评课时一团和气,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授课者无法获取改进建议。这样的听评课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究其原因:1. 听课者未能及时转变角色——学习者角色,未能真正做到“有备而去”;2. 授课者和听课者信息不对等;3. 组织者未能做好活动前的调研工作和活动后的反馈分享工作。

(三)重“包装”,轻本真

大部分公开课是经过团队(专家、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员等)充分备课,在反复磨课和试课的基础上产生的。听课者听得很享受,感叹授课者的全能(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内容有宽度与深度、教学方法得当、课堂组织游刃有余、师生配合默契等等)和学生的高效学习。评课时赞扬声一片,即使是建议,都似乎是“鸡蛋里挑骨头”。这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欣赏价值大于借鉴或移植的价值。究其原因:忽视听评课的双赢原则。

二、有效听评课的策略

(一)优化听评课的方式和过程

为使听评课效果最大化,切实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推进剂,教研部门和学校应举办相关培训或讲座或提供自主学习的渠道,让教师深入了解听评课的相关理论、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其次,听评课前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听课者的需求和期望,同时,公布授课课题、教学内容和学情、听评课记录表等,让听课者做好充分准备,如解读内容、明确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预设问题、虚拟课堂教学情景等,带着方案和问题参与活动,在交流中丰富自己,明确专业方向。再次,学校听评课计划常态化,内容专题化;制定学科听评课计划和标准时,应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作用,以下学期小学英语为例,中年级英语侧重解决语音教学的策略问题,高年级英语侧重解决阅读教学的策略问题等,这样,教师能自主选择,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听评课结束后,及时汇总并分享反馈信息,作为下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让教研活动更有针对性且具有深度;可组织听评课活动分享会,展评特色听评课笔记,使听评课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助推作用。

(二)合理组织听评课活动,惠及大部分教师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经常跨学科或跨年级进行教学,任务繁重;另外,相当部分教师是非英语专业的,对他们来说,教材解读、资源整合和学习活动设计等难度较大,适时适量的听评课显得尤为重要。可见,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周密安排,通过直播和回看等方式,真正做到有限时间内效果最大化,让教师保持学习热情,弹性地安排时间学习及反馈,兼顾工作、生活和学习,增强职业幸福感。

(三)营造学习氛围,让授课者尽情展示,让听课者参与其中

听评课活动应去政治化、去等级化,这利于课堂呈现自然化,回归本色,展现教学特色,促进师生有效互动,迸发教育机智,涌现喜人的生成资源,教学效果才水到渠成。避免“作秀”和“表演”,授课者能虚心地接受评课者的点评和建议。此外,利于听评课者以“学习者”角色参与活动。听評课的目的不是“挑刺儿”或“找碴儿”,而是了解教学最新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学习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习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内容的处理技巧、培养敏锐捕捉课堂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等等。

听课时,不妨向授课者投去赞赏的目光或点头以示赞赏,避免流露出不屑或不耐烦神色;评课时,赞扬应发自内心且实事求是;提建议应心平气和、有理有据。这样的听评课才会有思维碰撞,才会实现心的交流,才更有实效。

我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正有序进行,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只要优化听评课过程,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静心地、安心地、潜心地钻研教育教学教研规律,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学质量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EB/OL].(2005-04-04)[2021-05-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58/200504/t20050404_81753.html.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20)[2021-05-21].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5-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2006/t20200609_464003.html.

[4]丁文敏.提高“听课与评课”的有效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0).

猜你喜欢

听评课教师专业成长小学英语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对《液体的压强(1)》一课的点评
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课堂教学诊断:铸造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