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绍地区传统饮食文化“十碗头”的旅游产品开发

2021-07-15吴强

锦绣·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产品开发旅游产品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当地文化内涵和体验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游客们的青睐,具有食品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在旅游活动中开始占有中心地位,游客品尝和体验当地的食品,了解饮食的人文背景和民俗文化,满足现代人们更高层面的精神需要。

关键词:“十碗头”:旅游产品:产品开发

食品文化旅游产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部分,不仅要呈现独特的菜肴,而且要增加现有的食品文化资源。开发萧绍地区传统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十碗头”,有利于发扬本地区特有的餐饮文化,有把“十碗头”打造成萧绍地区旅游餐饮品牌能有力的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推动原生态的种植与养殖的发展,提升本地区乌猪、三黄鸡、麻鸭、本塘鱼及绿色菜蔬的身价,为农民增收增效作出贡献。

一、萧绍地区“十碗头”的形成

由于不同地区的习惯、物产、景象等差异,中国历代厨师传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菜系”。浙江菜系是由杭州、宁波、绍兴、温州4个地方菜系组成。萧山在地理位置上与绍兴相连,在上世纪50年代前都属于绍兴府管理,所以萧山的人文风俗与饮食习惯上和绍兴左近,在民间通常把萧山和绍兴地区统称萧绍地区。绍兴地区菜肴富足浓重的乡村味道,充满气味。以淡水鱼虾河鲜及家禽、豆类为烹调主料,注重香酥绵糯、原汤原汁、轻油忌辣、汁味浓重,而且常用鲜料配以腌腊食品同蒸同燉,配上绍兴黄酒,醇香甜蜜,耐人寻味。

据了解,制作“十碗头”的原材料全部源于当地原生态栽植、养殖食品,无污染、无激素,比如,传统的土猪、三黄鸡、本塘鱼,农民菜园里的菜蔬。这些食品全部属于农人自产自销,并用蒸、炒、溜、煮、爆等烹饪手法分别制成,荤素搭配,生意业务价值高,此外,在传统的村庄八仙桌上吃“十碗头”,乡土味更浓。

二、萧绍地区“十碗头”的内容

(一)婚宴“十碗头”

由于萧绍地区食材上存在差别,婚宴“十碗头”的组成有不同的版本,比较统一的婚宴菜单是:汤三鲜、肉丝小炒、醋溜鱼块、白鲞扣鸡、东坡肉、糖醋排骨、炒时件、炒金钩、梅干菜扣肉、八宝菜。婚宴“十碗头”上桌前,一般还会上冷盘。婚宴十碗头是萧绍地区最正式、最隆重的宴席之一。它没有特别复杂的食材,也没有非常复杂的工艺,多以蒸、煮、炒方法做成,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汤汁原味。

(二)元旦“十碗头”

元旦是阳历新的一年开始。开年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为献岁祝福,不少农家会办家庭筵席,这个筵席也叫元旦开门红。元旦开门红的菜单以红烧为主,取鸿运高照的彩头。(三)元宵“十碗头”

吃汤圆是元宵筵的第一道节目,汤圆品种很多,主要有:糖水汤圆(糯米粉或玉米粉制成)、芝麻汤圆、鲜肉汤圆、豆沙汤圆和用猪油芝麻粉捏成馅的汤圆。吃过汤圆才是正筵,元宵筵相对要家常一些,菜肴常用:百鸟朝凤、红烧蹄爪、花椒鸭、炒腰花、勒鲞蒸肉饼、红烧菜梗、腌白菜炒春笋、油炸春卷、油煎鲫鱼、酱爆三丁等

(四)清明“十碗头”

清明节,萧绍地区民俗要扫墓、祭祖,分别要做祭祖和上坟羹饭,祭祖羹饭在祭祀结束后家人散福聚餐。菜肴大体有:荷包蛋、盐水河虾、盐水芽蚕豆、咸肉烧春笋、啤酒卤鸭、红烧鱼块、栗子烧鸡块、炒螺蛳、雪菜春笋炒肉片、油豆腐烧肉、清明团子。

(五)中秋“十碗头”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国传统佳节。许多人家办桌团圆饭,百口聚一餐。中秋团圆饭,一般较为丰硕,菜肴通常有:黄花菜香菇烧鸡、笋干炖老鸭、千张结烧肉、葱油鱼、白斩鹅肉、蒜苗炒肉丝、雪菜炒鱼片、蒜泥炒菠菜、鲫鱼萝卜汤、八宝团圆羹。

(六)冬至“十碗头”

冬至养生,古时,冬至是个大节气,俗话说:“冬至大如年”,过完冬至小年,就要准备过春节的大年了。冬至小年夜是除了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菜肴也就比较讲究,会上一些大菜,通常有:清蒸大闸蟹,红烧鲢鱼,清蒸鳗鱼,火腿肉炖鸽,大蒜炒肉片,醋溜肉皮,芹菜炒肉丝,糖醋里脊,香菇炒青菜。

(七)春节“十碗头”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萧绍地区最兴盛、最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弥漫着节日快乐的氛围。岁末春初、辞旧迎新之际,也是稼穑最空暇的季候,农人们劳苦了一年,正是休闲养生的好时机。家家户户都要办春节年夜饭,正月月吉换上新衣裳、新鞋袜,开始人来客往、走亲探友、请客送礼。一直要连续到正月十八日过完元宵节为止。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是最考究的一餐,每家每户都会尽其所有搬上餐桌。除了传统的全家福、鲞冻肉、元宝鱼、八宝菜、虾油鸡、八宝饭、藕脯等外,还有各家各户的私房菜,比如:红烧蹄髈、白斩三黄鸡、火腿老鸭煲、走油肉、五香酥鱼、油爆虾、慈姑萝卜炒肉片、肉丝炒年糕、粽子蘸白糖、青菜粉丝汤等等。

三、全域旅游视眼下“十碗头”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缺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识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重视旅游业,但忽视了对自身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挖掘和打造,忽视了饮食文化在整个旅游结构中的作用,缺少对萧绍地区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和探讨。现在的饮食不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致力于做出趣味、特性和文化价值。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个发展大趋势,参考萧绍地区饮食和文化旅游的优势,合理发展,规划旅游业,取得市场认可。

(二)饮食品牌知名度低,宣传推广方式落后

传播和传播“十碗头”的方式需要迎合时代发展,重新升级。“十碗头”一边打造自己品牌,一边还需要利用主流媒体来顺应时代潮流,现在社会已经被互联网所覆盖,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在互联网上发布和收集信息,因此应当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媒体。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社会的主流媒体,不断发布产品,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增加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只有占领市场才能抓住市场。

(三)缺少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视

在全域旅游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特别重视以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来发展旅游业。

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土家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把“十碗头”的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来对待,仅把饮食看成充饥填饱对旅游發展的认识和思考,仍然是过去传统模式,

而忽略了可以将饮食文化和体验式旅游的结合开发的可能性,没能将饮食相关的饮食文化、饮食禁忌、饮食节庆、饮食礼仪等等与旅游结合打造来提升整个旅游品牌和档次,缺少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和重视。

(四)旅游产品缺少规范,餐饮就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当地的旅游产品不规范,很多餐馆分工不明确,很多员工都身兼数职,餐饮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许多餐饮业者不仅学历不高,而且他们的服务意识也不高,对游客的态度不过关,这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参与传统饮食文化产品的开发,指导规范“十碗头”的规格和内容,对经营者定期进行技能、服务、管理方面进行需要进行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提高经营者的专业素养。组织经营户,外出学习观摩,开阔经营者的视野。

四、萧绍地区传统地方饮食文化“十碗头”的开发建议

(一)注重游客体验性原则

游客参与各种与饮食有关的活动,以及当地居民的文化活动。这种旅游模式集合了休闲、学习和科研.它通过形成网络系统将游客与萧氏烹调文化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游客的参与度越高,对其旅游体验的评价就越高.

“十碗头”的开发,应和当地饮食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如端午节民间传统活动舞布龙、走高跷、包粽子,划龙舟;元宵节的逛庙会元宵节、赏花灯;清明时期宗族的祭祖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并品尝不同时节的 “十碗头”。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了解到与饮食相关的地方文化历史背景,游客对饮食的感知也能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

(二)追求创新与坚持传统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旅游综合体的生命周期理论,各旅行地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因此为了避免过早走向衰落,保持其吸引力,必须创新。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创新的社会,作为饮食行业同样也是如此。新事物能吸引现代人的目光。因此,作为餐饮业,它必须随着社会潮流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十碗头”,但同时也必须保留其传统特色。

“十碗头”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同时不能全盘照搬,一成不变;也不能不加选择,任意丢弃。对待传统菜肴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十碗头”的菜式结构上注重菜肴的营养搭配平衡,烹饪方法多样化,提升菜肴口味,讲求菜肴造型美观。创新出更能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食理念的“十碗头”。

参考文献

[1]朱晓翔.我国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江苏商论,2008 .10

[2]熊妹闻.成都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D].山东大学,2011. 4.

[3]史涛.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探析[D].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 4.

[4]李双莲.湖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院学报,2011.

课题:萧绍地区传统饮食文化“十碗头”的旅游产品开发

项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9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9YB01

作者简介:吴强(1967-3-20),男,汉族,浙江,绍兴,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烹饪工艺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猜你喜欢

产品开发旅游产品
基于怀旧视角的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成都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与产品开发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论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成本控制问题
浅谈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工艺品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