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2021-07-14金晓敏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3期
关键词:广泛性针对性开放性

金晓敏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提问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让提问具有有效性,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变提问的角度与方式,让问题更有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每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问题,让问题更具针对性,语文要素的训练也扎实落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答案更加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调节提问的节奏,做到快慢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提问的对象。

关键词:趣味性  针对性  开放性  节奏性  广泛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教授知识、锻炼思维的有效途径。提问的有效性對于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提问往往会出现过于琐碎、缺乏针对性、答案具有指向性等问题。一堂课下来,师生双方互动不断,但实际上这些提问在方式上、内容上存在着浅、散、窄、缺乏目的性等弊端。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问题有意思,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提问时,首先要让所提的问题有意思,让学生有新鲜感,让兴趣推动他们去咀嚼文本、深入思考。如《西门豹》这一课,在人教版及部编版教材中都被选作精读课文,非常经典。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西门豹、官绅、巫婆都是什么样的人?”“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那么面对同一篇课文,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支玉恒老师在提问时打破常规,改变了提问的角度与方式,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快不痛快?2.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佩服不佩服?3.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4.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的?支玉恒老师的这几个问题在内容的设计上,以学生的内心情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更显有趣,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五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把学习课文与学生的情感联系起来,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读者,俨然化身为事件的参与者,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走进文本、深入学习的兴趣,而且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的回答更加自由,更能将情感带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让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显然,有意思的问题比起常规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显了提问的有效性。

二、问题有针对性,落实语文要素

问题具有针对性就是要围绕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来设计问题。个人认为,目前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中每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教师设计问题时的一个切入点。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充分关注到语文要素,又能兼顾到教学内容的前后勾连及学生的实际学情,那么所提出的问题便可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军神》一课时,我关注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回想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抓关键词感受人物品质”这一方法,因此在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后,我将“人们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一问题抛给了学生。整节课中,学生们围绕着这么一个大问题,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出描写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通过抓关键词、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与此同时,在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又将本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及“词语段运用”的教学内容前置到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把刚刚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学生借助仿写句子练习了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去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内化的阅读吸收转化为外显的文字表达,从而又让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扎扎实实地落地生花。

整堂课的教学以一个有针对性的大问题贯穿其中,无论是阅读感悟,还是文字表达,都是紧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去展开,既避免了零散的提问让教学支离破碎,又巧妙地在一节课中落实了本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做到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三、问题有开放性,利于思维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喜欢用所谓的“正确答案”“标准答案”去判断或评价学生的回答。同时也喜欢提一些封闭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教学,推进教学流程,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学生客观看待问题的通道,也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问题的有效性也相应下降。

开放性问题,即问题的答案多元化,具有不标准性和不唯一性,要求学生全面且客观地看待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自行推断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如,学生学习了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这一课后,教师就可以问问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还需要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以有千百种。有的认为“武松打虎”是经典故事,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典名著;有的认为读了这个故事并不是让我们像武松一样也去打虎,只是希望我们也拥有和他一样的勇气和胆量。其实无论学生的回答是什么,只要是有见解的,符合价值观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问题,虽然时常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小“麻烦”,但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全面、客观、多元化地看待问题。

四、提问有节奏,做到快慢结合

提问的有效性还体现在提问的节奏上。有节奏的提问,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调节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快问和慢问。快问即师问生抢答,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此类提问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带有明显的竞赛性,可以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宜用于教材中比较容易的内容。慢问则是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进行的提问。此类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种提问比较适用于教材中较难的内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一节课中将快问与慢问巧妙融合,那么既全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

五、对象有广泛性,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教师总是喜欢提问优等生,而对那些成绩较为落后、语言表达较弱的学生视而不见,我想这样的提问似乎也无有效性可谈。即使有效,可能也只是对优等生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提问对象,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语文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比较弱。那么教师在提问时,就可以将主要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删去,用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的答题提供一个辅助,学生能说出关键词语即可。又如,有些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在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说一句话时会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出示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帮助他们更好地回答问题。总而言之,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

当然,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还有很多方法,如抓住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发问,紧扣课题提问,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设计问题等等,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学情,结合不同文本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广泛性针对性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阿戈美拉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浅谈国家审计的广泛性与建设性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论析党的文艺工作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