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容充实 细节丰满

2021-07-14刘腾辉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讲价菜市菜篮

刘腾辉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要使袋子站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袋子装满东西。”同样,要使文章内容充实起来,除了丰富细节之外,我们还可在以下几方面做足文章:

1.叙事完整有曲折。叙述事情,记叙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事情的全貌,切忌空洞概述或跨越式前进。还可以借助悬念、误会、抑扬、突转以及倒叙、插叙的手法安排情节,使文章引人入胜。

2.感情真挚浓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记叙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所写的人、事、物、景等的爱憎好恶的感情,使形象更加突出,以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你的笔端流淌出来的文字才会情味四溢,意韵悠长。

3.侧面烘托映衬。诚如红花需要绿叶衬,正面描写人物时,我们可以从侧面用景物烘托,或者通过他人的反应和评价展现人物的个性品质。

4.联想丰富得当。构思文章时,我们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展示人、事、物、景等,讲求真实、直接,也可以给思维插上翅膀,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与主旨相关的、相近的、相反的材料都可以化作作文素材,开拓写作思路,丰富文章内容。

题目

在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令你难忘、激动,也一定有关心或帮助你的人给你留下美好印象,值得你珍藏在心。

请以“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原文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

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七年级贾思情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转眼间,我已经是初中生了。回首往昔,第一次买菜的情形时常在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几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我第一次去菜市买菜。菜市里吵吵闹闹的声音就像一首交响曲。(叙写对菜市的总体印象,耳边都听到什么声音呢?这里过于概括。

这次上菜市定了哪些采购计划呢?妈妈传授了哪些经验呢?“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不妨交代一下,为下文的情节做些铺垫。)

“哇,这么多买菜的人!”我不禁叫起来。我来到卖肉的叔叔面前,问道:“五花肉,多少钱一斤?”(询问时什么语气呢?)那个人说:“四十块钱一斤。”我说:“便宜点儿,三十五块钱一斤。”(讲价时,“我”是什么心理状态?)那个人说:“三十七。”(此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我说:“不卖算了。”(这时“我”是什么表情与动作?卖肉叔叔有什么反应?)那个人被缠得没法儿,只好答应了。(要买多少肉呢?这里缺少说明,与下文不构成照应。)只见那个人左手拿着磨棒,右手拿着大菜刀在上面磨来磨去,发出“噌噌”的声音,然后在五花肉上切下一块,称了称,正好一斤。他用小塑料袋将肉装起来,放进了我的篮子里。我付了钱,转身走了。

接着,我又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菜市里的人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好像都遇上了喜事。篮子里装的不是鸡就是鸭,或者是鱼……妈妈曾经对我讲过,她小时候,这个菜市只有一两家卖肉的,那时肉才一块多钱一斤,人们却舍不得买。现在,人们都富起来了,肉摊子增加了四五家,肉价也翻了好几倍,可人们还是经常买肉吃。(这里将今昔生活做了比较,本想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表明国家富强了,却有点儿拔高主题了。)

拎着篮子往回走,我想,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渐渐提高。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以后,我们的生活一定能越过越好。(展望未来固然可以,但没能呼应开头。)

点石成金

这篇习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脉络明晰、叙事流畅,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缺少细节,内容稍嫌单薄;二是情节平铺直叙,很“流水账”;三是过分拔高主题。小作者本想把生活中买菜这件小事提高到“国家大计”的高度,以小见大地表现国家富强,但文章并不是在写“菜市的今昔”或“买菜所感”,并不适合拔高主题。

修改文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

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七年级贾思情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回首往昔,第一次买菜的情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倒叙开头,引人入胜。)

那是几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在妈妈的提议下,我第一次去菜市买菜。还没到菜市,远远地,我就已经听到了一曲“交响乐”———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用简洁的语言描写菜市,渲染出热闹气氛,让读者如闻其声、身临其境。)

我深吸一口气,提着小菜篮走进吵吵闹闹的菜市。虽然常跟妈妈一道买菜,积累了一些“见习经验”,但是独立执行任务,我今天还是第一次。“买一斤猪肉、二斤黄豆芽、三斤小白菜……”妈妈定的“一二三”采购单在我脑子里转了一遍又一遍。“要记得还价……”妈妈传授的采购经验,让我心里直打鼓,和人家“斤斤计较”,我总觉得有些难为情呀!(既点明采购计划和“要讲价”的要求,又刻画出“我”难为情的心理,生动逼真。)

“叔叔,五花肉多少钱一斤?”我挨近一家肉摊轻声地问。(“轻声”暗示内心的胆怯。)“四十块。”“能便……便宜点儿吗?我妈妈说……”我紧张得说话结巴起来,“我妈说,三十五块钱一斤就买……”(讲价还价时,“我”因紧张而结巴了,省略号用得恰当。)卖肉的叔叔笑了:“小朋友,你看这肉,鲜着哩!好吧,给你便宜点儿,三十七一斤,行了吧?”“三十五块。”我见他让了步,胆子壮了些,“妈妈说……你不卖,我到另一家买去。”说着,我装出转身要走的样子。(言行并举,果然奏效,如在眼前。)“哎,别走,别走……”这一招还真灵,那位叔叔连忙喊住了我,“就按你妈妈说的价,三十五块就三十五块———要多少?”“一斤。”说话间,他早已右手操菜刀,左手拿磨棒,“噌噌噌”地磨了几下,然后麻利地割下一块……(“操”“拿”“磨”“割”等一连串的动词,凸显卖肉叔叔动作的娴熟。)

我又用同样的“经验”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语言简洁,衔接自然。)走出喧闹的菜市,小菜篮不断地从左手换到右手,我心里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我学会买菜啦!(此句通过小菜篮不断换手的动作及内心独白,真切地表达了“我”买菜成功后的快乐感觉。)

“吃饭啦!”妈妈的一声呼唤,将我拉回现实。(由回忆到现实。)我想,我还会继续将这次经历珍藏在心底。再忆起时,或许更会别有一番情趣。(呼应开头,别具情趣。)

教師点评

文章升格后,摒弃了拔高主题的做法,而是有条不紊地描述了平凡的市井生活之景和“我”第一次独自买菜的过程,表现了“我”走进生活后增长的见识和适应生活的本领,叙事清楚明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在记叙过程中,能够把“我”观察到的事物较具体地记录下来,并且能够细腻地刻画“我”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精彩的细节,读之趣味盎然。

猜你喜欢

讲价菜市菜篮
在红薯面前(外一首)
巨頭圍剿 菜市場能否借「上線」殺出重圍?
买半斤齐白石的虾
摄影作品选登
蔬菜日均交易量1.2万t 长沙黄兴海吉星跃升全国最大“菜篮”
菜市
张玉玺 “小菜篮”里装着“大民生”
砍价诀窍
砍价诀窍
砍价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