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1-07-14高兮

河北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课程

高兮

辽河油田实验中学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符合教育制度改革的需求,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要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在自主探究中提高水平。

其次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初中信息技术有着很强的实践性。除了掌握理论外,更要学会熟练操作,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自主学习会激发出学生主人公意识,反复练习促进知识内化吸收,转变为自身的能力,增强在社会中竞争力,将来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学生毕业后要进入高中学习,目前升学压力较大,只有保持自身优势才能脱颖而出。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计算机信息思维,为升入高级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基本现状

(一)信息技术课程缺乏教学资源

首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材更新缓慢,存在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情况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过于落后,不能与时代接轨。其次,初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所讲的一些计算机知识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导致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成正比。再次,一些学校由于办学规模限制,学校缺少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信息技术教学缺少实践。最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地区性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严重,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条件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信息素质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基于初中教育的不断改革优化,成绩的高低不再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过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学生学习缺乏有效性。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还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对信息技术的探究兴趣。另外,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严重与社会的发展脱轨,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机制

在中考的压力下,提升学习成绩依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很难提升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再加上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机会,不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学习依旧是由教师主导,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进而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信息技术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初中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辅助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学校课程安排

主要以文化课为主,并没有为信息技术课程留下足够的教学时间,很多学校一般一周只安排一节计算机课程,甚至有时计算机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导致学生缺少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另外,由于国内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严重,很多地区的初中学校缺少相应的计算机设备,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就要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学生角色,掌握学习主动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为了顺应教学改革需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和学生交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过程中进行指导,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所以要将主动权交还给他们,提高自身参与积极性。只有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才能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将改革效果落实下去。在自主学习中可以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顺应教育制度改革的需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强化自主学习效果。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操作实践,课堂上90%的时间都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练习,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主动变换角色,在教学中可以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给学生规定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进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同时在完成一个任务之后,也会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自信去迎接新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能力慢慢提升,学习中自己会将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图像的处理》时,我会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思考怎样将图片按照我们想要的结果进行处理,首先我先让学生启动Microsoft Office工具中的Microsoft Office Picture Manager,让学生先学会裁剪图片。然后第二个任务就是学会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颜色。学生根据要求完成每个任务,在学习中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进行积极的课堂评价,让学生喜欢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要积极鼓励他们:“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的勇气值得大家学习!”“这件作品真漂亮,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可以经常使用这样的表扬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富有动力,让他们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体会环境中的轻松,逐渐提高自信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更加自信,同时对没有完成的同学也要及时地进行鼓励,不要让这些学生灰心,让学生树立信心。

例如在学习《视频的获取和加工》时,可以鼓励学生使用“SnagIt”抓取屏幕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开始时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教师可以耐心地鼓励,让学生不断练习。很多学生本身在学习时接受的比较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可以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主动参与,方可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四)创建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平台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开始渐渐将新媒体应用到教学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计算机、互联网关系紧密的学科,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方便教学,同时,在学生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例如在学习《用键盘命令指挥计算机》这一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联系。

首先,教师在课堂的前半部分先为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介绍键盘的各个按键分别有什么作用,以及简单的叠加使用在不同的情景下会有怎样的效果。然后再通过网络平台的时候,让学生登陆网络平台,找到这一门课程,通过计算机上的知识和提示,进行相应的键盘练习。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增设加入游戏环节,例如:闯关、积分等模式的使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自主的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练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五)提倡学生将信息技术带入生活

虽说到了大学,仍旧有Office的教学课程,但事实上在学生开始接触信息技术的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Office的认识和简单的应用了。而且不通过网页制作或是网络平台的学习,Office的使用是一项更加贴近生活,对生活更有帮助的一项技能,所以在为学生开展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更多的将这门课程的学习放入实际的操作以及学生的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Excel的表格制作时会出现许多计算的函数公式,这些公式的记忆若是放在课本上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一项较为浩大且困难的工程,但要是教师通过课堂的实际练习和家庭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线下自己制作出一个表格,学生则会在实际的应用中熟悉相应公式的使用符号,并能增加学生的记忆周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结语

综上,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虽然不是中考必考的科目,但是,其实用价值却十分得高。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欲望都非常有帮助。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