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1-07-14孟瑶

河北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创新能力理论

孟瑶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一项热点问题,就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者的立足点不同,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也不一样。有从专业素质培养切入的,也有从人文素养提升方面要求的,还有从动手能力的训练展开的等等。

一、艺术生创新现状分析及艺术理论对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创新意识薄弱。进入大学以来,虽有创新的欲望,但是缺乏创新的能力和毅力。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艺术理论知识传授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而文化知识的缺乏则会导致创新思想的滞后。

艺术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助于艺术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艺术理论可以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获得创新的灵感。在艺术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新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美国艺术史家加德纳确信艺术经验在人的创造性培养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美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而这种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缺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腾守尧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训化和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其创造力。江西师范大学刘建英在学位论文《艺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提出艺术素质教育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艺术素质教育处处蕴含了丰富的创新因子,可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艺术院校艺术理论课程的处境分析

在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但是由于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艺术理论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学生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教师的个人魅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缺乏等,使得艺术理论课的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明显阻碍着对艺术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第十届四次会议中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自主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曾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应发挥,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马抗美教授在《2002年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调查报告概述》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同意“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的内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李越认为: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创新环境的构建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岳晓东则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突破两个障碍: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西安财经学院社科部辛雅丽认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涉及到环境和教育两个方面。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施荣华在《艺术理论与创新意识》一文中提出,深度的理论学习,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理性的探索精神,从而有助于艺术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潘晔在《艺术高校提升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中指出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姐妹艺术”知识,能使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联想更加丰富,审美感受力更强,创作更具深度。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艺术系教师李凡在《论如何提高民办高校艺术生的人文素质和理论素养》中提出要将艺术理论课等相关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使艺术核心理论课程能够真正担负起培养适应新世纪国际竞争环境的具有高度专业化、技能化的创新型人才。江西蓝天学院艺术系教师尚端午在《综合性民办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探析》中提出学校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三、建立与艺术生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艺术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通过具有说服力的案例,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理论课的基础性作用和必要性价值;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专业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综合采用诸如讲解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并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特殊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知识水平,使得艺术理论课丰富多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从而更好地促使艺术理论对艺术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首先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函件、网络等采访形式,深入到可能成为设计学类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的一线公司企业进行调研,较具体地考察了这些企业中日常办公通用文书及本行业专用文书的基本种类、写作方法、写作要求及具有代表性的例文等,较全面的掌握了这些企业对拟聘用的不同岗位上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具体期望和要求。

随后我们又选取了几所高等学校作采样调查,通过对其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采访、观察比较,查找他们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再以设计行业工作实践中的写作能力需求为衡量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逐个排查问题、找出差距,并一一制定对策。

调研工作拟采用分片包干方式,近距离的企业、学校实地走访,较远距离的采用电话或网络等渠道采访。调研工作结束后召集全体课题组成员汇总整理了前一阶段考察采访成果,课题组成员展开充分地酝酿与论证,在此基础上研究拟定设计概论课程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实验。

我们从采样中选择了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年级作为试点,尝试开设为期四个学期的理论课程,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把拟定的课程设计方案落实到教学中进行实践检验,同时还邀请了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一同来监控和诊断,进一步查找问题、分析对策、总结经验。

教学内容按照设计领域工作岗位群设置的要求,划分为理论讲授模块和专项设计技能模块。理论讲授模块要求学生必选,专项设计技能模块可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专业方向有选择性的学习;课程教学要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写作训练模拟现实工作情境,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此期间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体备课、跟班听课,集思广益撰写教案及制作课件,及时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开展课例研究,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未来将再用一至二年时间逐步落实到位,形成较稳定的课程模式,争取达到向其他高校的设计学类专业介绍和推广的水平,并能够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满足校外自学和在职继续教育方面的需求,积极配合现代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最大能量的为各方面学习者提高与设计实践应用密切联系的设计理论和审美能力而奋斗不懈。

四、结语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教改是时刻伴随教学生涯的,通过为艺术学院理论课程提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参考,用以引导学生达到艺术设计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改善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状态,更自主、更开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理论课创新能力理论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