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钧瓷釉与乳光,窑变及结构色

2021-07-14李自伟

河北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氧化铜氧化铁窑变

李自伟

河南省禹州市锦博钧窑

钧瓷釉具有丰富的色彩,以及丰富的科学内涵,涉及到很多科学技术的原理,这是其他瓷器无法比拟的,不仅仅涉及到陶瓷工艺学,也涉及电子学、光学等。乳光和窑变是钧瓷釉拥有丰富色彩的关键也是核心原因,但二者是否可以诠释钧瓷釉的呈色机理,不同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态度,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研究,才能理清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基于此,开展钧瓷釉与乳光,窑变及结构色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钧瓷釉与乳光之间的关系

钧瓷釉和乳光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是很多地方以及专家学者将钧瓷釉称为“乳光釉”的主要原因。乳光在物理光学界称之为“临界乳光”,主要机理是物质蕴含的能量不同,则会存在不同相变化。比如:水有液体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的区别,物质相改变的关键是界的不同。因此,物质从一个相转变到另一个相的前一时刻,就是临界,临界时的值就是临界点,单一的物质和混合物质的临界点可简单的概述为:平衡共存的两相变得彼此密不可分,所有的强度性质都一致的点。临界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物质在临界点附近时,通常会呈现出和平时不同的现象及特点,比如:一些物质达到临界点时,其热膨胀系数、压缩率甚至是比热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发散现象。物质密度的不均匀性,对温度的不均匀性非常敏感,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临界乳光现象。

临界点附近存在物质密度起伏波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纯净物中产生了瑞利散射,比如:气体在进行液化过程中,达到临界状态之后,在密度变化区域,光波波长比较大,这是因为大粒子形成的强烈散射作用,使得原来透明的物质变得更加浑浊。在此种状态下的气体能对全部入射光进行散射处理,这就形成了临界乳光。通常情况下,分析散射光强度在接近临界点时,比平时要大N个数量级(N标识系统中分子总数)。但在此种状态下,入射光在散射过程中需要遵循瑞利散射的规律是,其散射轻度和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1]。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临界乳光和瑞利散射之间既有一定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区别。临界乳光指的是分子密度涨落而形成散射。但通常情况下,分子密度涨落的散射类似于较大粒子的散射。在钧瓷釉方面,通常将瑞利散射称为乳光,但需要明白,即便是在瑞丽散射尺寸范围之内,乳浊粒子的浓度依然比较高,因此极易发生乳浊现象,各粒子之间的距离非常紧密,并不是大于其尺寸的3倍以上,因此,不再满足瑞利方程的要求,也就并不是乳光现象。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钧瓷釉乳光的本质和蓝色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达到某一种状态,两种现象会发生并存,从而呈现出乳蓝色。这就决定了钧瓷釉中存在乳化效应的概率非常小,但分相微滴拥挤会形成乳浊形式,此种形式更加容易达到,也就比较普遍。在一些特殊性情况下,此种乳浊中还会夹杂熔析微晶的作用。

二、钧瓷釉与窑变之间的关系

钧瓷釉具有非常独特的神韵,色彩斑斓,可绘世间万物,而且具有笔墨无痕,包罗万象的特点。钧瓷釉的这些特点,经常会被归功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之说。所谓窑变指的是钧瓷在烧制过程中,使得原来的釉色偏离了原本能够呈现的色彩,拥有无穷的变化。窑变之说自古就有,比如:明代谷应素在《博物要览》中写道“窑变于本色釉外变色,或黄、或红紫,肖形可爱,乃火之幻化,理不可晓。”其中理不可晓充分展示了窑变的特点,变化多端,机理复杂,没有任何方法和理论能够诠释窑变的原因。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窑变中既包括化学色成分,也包括物理色的作用。虽然依然无法全掌握窑变的机理,但基本上知道了窑变的产生需要满足多种条件的一种或者全部:其一是钧瓷釉料中包含着色元素,并且存在多种呈色能力;其二是钧瓷釉中包含其他微量的着色元素;其三是在钧瓷釉的基础釉中就存在能够促使釉层发生不均匀分布的成分;其四是烧制钧瓷釉的温度需要比较高,烧制时间比较长,窑内温度变化显著,气氛稳定性比较差;其五是坯釉原料的纯度比较低,且为复层釉底,面釉之间存在化学或者物理反应等。

钧瓷釉在烧制过程中,常用的基本着色物质有两种,一种是氧化铜,另一种是氧化铁,通常情况下,这两种着色物质在钧瓷釉中占据很大比例,烧成温度、气氛、周围介质存在一定的不同,经过烧制出窑之后,就会成呈现出多种色彩。比如:氧化铁含量不同,可呈现出黄色、蓝色、绿色、青色、黑色等,包含光谱中存在的所有色彩。而如果氧化铜的含量不同,则会呈现出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此外,如果氧化铜和氧化铁以及其他杂质同时存在,会显示出各种不同的色彩[2]。早起烧制钧瓷釉的窑炉和现代化窑炉相比,烧制时间更长、温差更大、气氛温度的差异也比较大。在古窑炉烧制钧瓷釉时,风冷热干、阴晴雨雪等都无法有效控制,也会对钧瓷釉出窑的色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钧瓷釉制品的外观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窑变也是钧瓷釉之所以受到世人追捧的主要原因,因为钧瓷釉色的变化具有随机性,无法模仿,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但钧瓷釉之所拥有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幻莫测的形式,并非只和窑变这一因素有关,还和着色离子、釉的性质、结构色等因素息息相关。钧瓷釉中主要的着色元素是氧化铁和氧化铜,这两种物质是物化特性决定了其不仅气氛敏感,在不同基质的玻璃中有不同的光谱性。比如:氧化铜在钠钙硅玻璃中、硼酸盐玻璃中、铅硅玻璃中就拥有不同的光谱透过率曲线。这时氧化铜既能呈现出绿色,也可以呈现出蓝色。比如:钠硼玻璃中,如果氧化钠的含量比较少,则二价铜离子就会呈现出绿色,随着氧化钠的增多,呈现出的颜色会由绿色转变为青绿色,再转变成青蓝色。

三、钧瓷釉和结构色之间的关系

虽然钧瓷釉隶属北方青瓷系统,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钧瓷釉又不是简单的青瓷。如果传统青瓷的主要着色剂为氧化铁。而钧瓷釉的乳光蓝釉是通过釉中液滴状分散相对短波蓝光的散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充分利用了氧化铜、氧化铁以及自身结构的特点,打破了传统青瓷色彩单一的限制。再通过窑变这一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使得青瓷发展为色彩斑斓的多彩钧瓷釉,常见的钧瓷釉结构色有: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海棠红、朱砂红、火焰红、天青、蛋清、天蓝、海蓝等。其中朱砂红最为名贵。钧瓷釉色彩丰富,经常是红中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等。

钧瓷釉料成分复杂,有磷、态、铜、铁、锡等共同组成,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提供了内在条件,通过不同氧化物的合理搭配,进行多次分层施釉,可促使钧瓷釉形成绚丽多彩、自然生动的窑变流纹。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检测宋代钧瓷釉标本,发现钧瓷釉的结构色非常复杂,大致可分为四层,靠近胎体的第一层和第二次与天青釉的结构基本相同,蓝色层的上界变化幅度比较大,呈现出波浪状态。釉面下有许多气泡;而第三层为紫色和红色相互交错;第四层为表面层,为整齐均匀淡蓝色的氧化铜层。钧瓷釉的此种釉层结构,使得其对光波具有选择吸收性和选择反射性的能力,使得钧瓷釉层更加晶莹剔透,优美动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分析钧瓷釉与乳光,窑变及结构色,可知钧瓷釉色彩斑斓,离不开氧化铁的着色作用,也有氧化铜和其他氧化物的贡献。乳化并非钧瓷釉的普遍现象,钧瓷釉具有的结构色、化学式、乳光、窑变等综合现象的现场,才使得钧瓷釉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而并非单一因素作用。

猜你喜欢

氧化铜氧化铁窑变
微波加热作用下不同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铜的形貌的影响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氧化工艺对Q355B钢氧化铁皮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特色窑变组壶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形貌分析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水稻土种植苗木后水耕表层发生学性状的变化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新设计
铁粉和氧化铜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当前氧化铜矿石的选矿技术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