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研究

2021-07-13韩丽

决策探索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先锋模范作用党性修养新时代

韩丽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党性修养

当前,我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高校作为国家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要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要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性指导方向,是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发展的角度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党员教师的力量,使其启发带动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革命信念进行深入了解、正确理解和深入感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为党输入新鲜的血液,更好地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前期成果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首先,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变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教育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机遇,从而更好地推动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其次,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党员培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党员发展工作经验,制定了各种党建规章制度,开展了各种党建活动,从而让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渐正规化、规范化。最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不断加强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为高校党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给更多的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学习的空间,不仅基层组织学科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也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不科学和覆盖面相对较低,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不合理;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虽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优化,却降低了党组织管理建设的重心,从而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二是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来看,大多数高校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虽然数量较多,但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活动效果反响平平。这会严重影响教师、学生等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活动的效果。三是从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上看,有的以理论学习为主而缺乏实践教育,有的实践教育内容较多而没有扎实的理论教育基础。这导致基层党组织在科学、系统、深入地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些党员教师思想理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指导思想不明确,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战斗力薄弱。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对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党组织建设的战略意义缺乏充足的、深层次的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理念、建设思路、活动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和突破,从而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二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首先,部分高校党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素质偏低,政治观念相对淡漠,政治鉴别能力较差,导致党组织建设中的局限性。其次,个别党员干部在党员工作开展过程中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听不进旁人的意见和建议,造成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最后,从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人员构成来看,其成员大都是以兼职为主,这些人除了党建方面的工作,还会担任其他职务,这导致了具体工作开展受限。三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不够全面和完整,很多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完善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并且严谨度不够,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組织建设的有效开展。

二、新时代对高校党员教师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的新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和方向。所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21世纪什么最贵?”显然是“人才和科技!”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输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对高校党组织建设以及党员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高校教育和发展中坚定党员教师和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亟须探究的课题。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时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也更加多元化。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部分高校党员教师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依赖关系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这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任务和规划,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高校党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时还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导作用。

(四)高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尤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这对于高校乃至国家的发展都非常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已经逐渐迎来战略机遇期。从高校发展的角度看,受市场经济和分配方式的影响,广大师生的思想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高校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就要重视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让高校思政教育变得更加社会化。高校党员教师作为高校党组织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群体和高校之间联系的枢纽。高校党员教师的思想水平对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其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新时代高校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

(一)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党员教师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中流砥柱,直接关系到党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所以,要想充分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党员教师规模,从而促进高校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地促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发展。首先,高校党组织要明确发展党内民主的意义和重要性,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障党员教师在整个党组织建设中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其次,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集聚地,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发源地。高校党员教师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所以,在高校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增强高校党员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调动党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也是高校教学的管理者,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各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以及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的实施,给高校党员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不断地发展高校党内民主建设,通过加强高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来实现高校民主管理,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

(二)规范党员教师的思想行为

高校党员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要想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高校党员教师明确党的性质,秉承党的思想和责任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一是高校党员教师要树立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一方面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理念,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归属,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让每个党员教师的责任都能够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严格执纪问责,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员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二是要不断加强服务性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是党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党员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体现出“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理论教育

要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还需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对党员教师的理论教育,提高党员教师对党的认同感。例如,高校党组织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完善党员教师理论教育规划,增强理论教育的时代性。另外,还要加强理论教育的生动性,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理论教育,开展现场观摩或者座谈会等活动。

(四)严格内容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从教育力、执行力、服务力和监控力四个方面来进行改革和创新。第一,夯实理想信念的教育力,通过党员教师发挥理想信念的力量,坚定跟党走的信心。第二,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遵守党章党规、强化组织生活。第三,聚焦党内关怀的服务力,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引导学生思想为基础,全面提升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第四,不断健全防范风险的监控能力,从党员教师自身入手,注重廉洁教育,避免党员干部中的腐败现象,提高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

(五)健全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确保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高校党组织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一是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使其担负起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健全单位党政的共同负责制,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三是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保障合力,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确保高校党员教师责任明确、领导有力,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党员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理念和思想都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立足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划,从而使高校党员教师发挥最大的优势,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雪,刘熠斌,宋春敏.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观[J].广州化工,2013(19).

[2]王明月.关于党员教师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过程中作用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3]陈小渊.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4]陈航峰,寿秀香.试析高校党员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5]李新发.论新时期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与师德教育[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04).

【本文系安徽师范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高校党员教师在发展学生党员中的作用发挥研究”(2019XJ47)、安徽省省級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师范课程研究项目(2020szsfkc04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先锋模范作用党性修养新时代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党建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