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

2021-07-13芦其艳高微

南北桥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生命教育中职语文

芦其艳 高微

【摘    要】语文教学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使命,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特点,梳理中职语文教材,从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内涵,通过指导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其精神境界。

【关键词】中职语文  生命教育  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36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了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生命教育”一词在我国大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视为一种生命教育。2010年7月29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生存生活,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进行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也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入要“学会生存生活”,要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20世纪90年代最先开始关注“生命”及其与教育的内在关系,她主张“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的教育背景下,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于2012年5月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当前,各个学校将生命教育逐渐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有教材、有课时,但是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国内尚无推广性成果。语文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本课题研究旨在指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去感受无限丰富的生命经历和生活感受,有效拓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一、探讨生命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中学生自杀事件频繁见诸媒体头条,每一个生命的凋落都会给家人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痛。青春期学生由于生理上的逐渐成熟,思维方式转换逐渐达到成人的水平,从而产生了改造社会和实现新理想的需要。思考人生的价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中心课题,它影响情绪意志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方方面面。思考人生的价值需要思考下述问题:

我是谁?

我认为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

在人生中我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大部分青少年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出现盲目认同,这类青少年不肯花时间去探索思考,而是把家长或老师的意见当成自己的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出现认识混乱,缺乏明确的人生方向或生活目标,他们并不想考虑或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而是得过且过,对自己的将来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后两类青少年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自我没有清晰的认识,遇到挫折时会有沉重的背负感。现在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就是背负感达到极致的一种表现。

从2005年中职开始扩招,我国每年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在800万人以上,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专业技术出众的人才,更应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部分中职学生由于挫败的人生经历,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存在自卑、消极情绪,缺乏明确的人生方向或生活目标,他们并不想考虑或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而是得过且过,对自己的将来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非常容易发生心理危机,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校園欺凌等。

2021年6月,课题组对某校高一年级471人进行了有关生命状态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归因方式、情绪表达、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共15题。问卷调查分析,其中人际关系不良因子为15.74%。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与父母的关系渐行渐远,更重视同伴的支持和评价。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充满乐趣,同时也是在遇到困难时的支持力量。

社会支持不良因子为38.88%。社会支持是青少年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当青少年处于应激状态中,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给他们信心和力量。一个生活积极、充满乐趣的人会过得很充实,有爱心、有耐心的人会化解矛盾,稀释不良情绪。此项占比较高,表明学生中弥漫着自卑、浮躁情绪。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感受生活的美好。

归因方式不良因子为13.89%。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心存成见与芥蒂,可能会因此冤枉他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自我认同不良因子为25%。自我评价的高低影响人的自尊和自信水平,这些学生内心缺乏安全感,自我认同感较低,他们自我存在感较低,内心不够强大,缺乏自信,同时敏感多疑,心思较重,容易被压力击垮。他们需要肯定,提升成就感。

主动性不良因子分为25%。此类学生的行为受外界的影响较大,缺乏独立性,也容易委曲求全,压抑情感,他们需要榜样的引导,需要外界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学校教育层面生命教育的课程往往被学习备考的课时抢占,在有限的教育活动下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加强中职生的生命教育,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前提。中职语文学科集有丰富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散发着生命的光芒,启迪智慧的人生。所以通过指导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走出生命认识的误区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文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完整版》德育目标“5.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人格健全,乐观向上;6. 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俭意识、廉洁意识,珍爱生命,尊重自然。”其本质即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具化。生命教育不仅仅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语文教学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使命,依据德育大纲要求,教师梳理了中职语文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了生命教育的内涵:1.热爱生命:懂得感恩,珍惜热爱大自然,青山绿水。2.珍爱生命:勇敢面对困难挫折,不放弃希望,自爱、自信、自强。3.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乐于帮助困境中的人,团结友善。4.立志成才:全面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积极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语文课堂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语文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性,往往能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生命教育,即把生命中的爱和精神全部展现出来,为人生、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朗读者》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化以礼遇,这个栏目给我们课题组以启发,我们也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告诉青少年,不仅要活出生命的长度、宽度,还要活出生命的质量和深度。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教材,实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一)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可以从花草树木动物做起

《离太阳最近的树》主题是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教师向学生介绍了雄安新区在2018年千亩秀林的建设中,有我校学子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们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最年轻的队伍。课堂上,学生纷纷表示,再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一定积极参与,奉献青春。《像山那样思考》主题是保护生态平衡。在教学拓展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了2020年1月农业部新颁布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面对挫折,自尊、自信、自强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健康变残疾、因残疾而对生命有所感悟,并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所以说《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是母亲的爱、命运的苦难让史铁生明白了生存的意义。学生在随笔中写道:“史铁生和母亲的故事鼓舞我在逆境中要更坚强,不放弃,因为这种这种挫折是人生的财富,这种悲伤也是一种享受。”《游褒禅山记》与一般游记不同,王安石借此文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总会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百折不挠。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正值2020年圣诞节前夕,语文组教师倡导学生不过洋节,过中国人自己的纪念日,倡导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三)立志成才,积极实现人生的价值

保定籍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塑造了一位渴望走出大山的女孩儿香雪,教师引入了涞源县希望工程受助第一人张胜利的事迹,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苦学本领,承担起改善家乡面貌的重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讲授《世间最美的坟墓》,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如此朴素,作者表达了对伟人的敬仰之情,课后要求学生撰写生命教育随笔,思考人生意义的真谛,反思自己的思想轨迹。将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关注度增强,自我评价变得更自信,对待他人团结互助,有包容心,同情心,常怀感恩之心,树立了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摘引几段学生随笔,聆听他们被撞击的内心泛起的小小波澜:

——老舍的母亲勤劳、刚强,在苦难之中还保持着传统美德,伟大的母亲形象深深打动了我。我的母亲在我的生命里总是很重要的,我的母亲在我的心中是勤劳的,总是关心我,照顧我,为我做可口的饭菜,永远为我着想,总是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的父亲与我的母亲恰恰相反,在他十来岁的时候爷爷就送他去参军,成为了炮一连的一员。他在参军年龄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这是爷爷的选择,也是我父亲的选择。在当时的年代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是保卫祖国的决心无关战争。在热爱祖国这一点上我父亲对我的影响蛮大的,这也是我很崇拜他的地方。母爱与父爱是无需回报的,它与光和空气是一样的。无条件的付出,收回是子女一生的陪伴。(《我的母亲》随笔)

——我们可以学习苏轼面对挫折,苦中作乐的精神。苏轼到了黄州,地位低贱,还在黄州城外的赤壁山,写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他还开垦了城东的坡地,所以号“东坡居士”,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我们生活不顺,就要勇敢面对,尽一切可能调整好心态,不仅要正常生活,还要更好地生活。(《念奴娇·赤壁怀古》随笔)

四、结束语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思想的碰撞,不时点燃了思想火花,也许尚未形成浓浓烈焰,但要学会生命的思考,迈出坚实的脚步,走好以后的人生,这不就是语文课生命教育的意义吗?通过语文课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坚信,为了让每一名中职学生都生活在青春的阳光下,将来为社会挥洒青春的汗水,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始终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化以礼遇,启迪青少年,不仅要活出生命的长度、宽度,还要活出生命的质量和深度。【市级课题《在中职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1114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2]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161.

[3]李海蓉.“新基础教育”的生命教育观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蔡巍然.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43-44.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生命教育中职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