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特征和教学基本模式初探

2021-07-13刘芸

南北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刘芸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学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入探析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基本诉求,追踪学生体育学习问题的根源所在,以学生的客观需要为教学驱动力,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为自身的体育教学目标。同时,体育教师也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矫枉过正,不能因为贯彻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教学理念而忽略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地位和监管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客观诉求和自身的教学现状来改变具体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实效,以“教”带“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学为中心”  小学体育  课堂特征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34

如何在课堂上践行“学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课题之一。在小学基础学习阶段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保证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当前阶段的各科学习产生多重影响,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未来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诸多现实意义。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各种体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训练活动时,需要以学生为教学基本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既要改良学生的“学法”,帮助学生不断融入当前的体育教学课堂,又要创新自己的“教法”,全面提升体育课程教学实效,促使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实现有机整合,构建“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

一、“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特征

“学为中心”这种教学理念最初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被放置到中心的主导位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忽视。体育教师在构建“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課堂时,需要注意这种教学课堂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学为中心”的体育课堂强调学生的兴趣发展,另一方面,“学为中心”的体育课堂强调学生的个性成长。

(一)“学为中心”的体育课堂强调学生兴趣发展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兴趣的发展。如果教师仅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特定的体育项目,学生没有发展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那么学生在课后时间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类似的体育项目。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训练时间,不足以完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和发展其体育技能。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项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体育训练活动,才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并且进一步培养自己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转变单一机械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来主导课堂,启发学生的思维,点拨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各种运动项目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教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学习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不仅对学生当前的体育学习课程有各种积极作用,而且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发展产生各种有利影响。

(二)“学为中心”的体育课堂强调学生个性成长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许多体育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所有学生采取同质化的教学策略。但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教师如果采取单一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部分身体素质有待提升的学生不能完全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运动项目,甚至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对体育课堂的厌烦、畏难、恐惧等情绪。虽然有部分体育教师注意到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但是受到教学时间、教学场地、教学工具、教学计划等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没有采取实效性的策略来解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问题。

实际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自身身体素质、体育学习经验、运动兴趣等多重现实因素的限制,学生个体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但是许多小学生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爱并且擅长的运动项目。需要体育教师的指导和辅助,“学为中心”的体育课堂就能促使学生的个性成长。体育教师在传授一些基本知识和教授一些基础运动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唤醒学生的运动潜能,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思路进行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真正找到自己擅长的运动领域。然后,教师从学生主体出发来帮助学生逐渐构建最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和运动模式,给学生规划一个相对明确具体的运动发展方向。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简而言之,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们对教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教学思路已经被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逐渐摒弃。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发展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选择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各项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树立“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练习课堂上所学习过的各种体育运动项目。

二、教师如何构建“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一)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流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好奇心强的年龄段。基于该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学习特质,教师必须规划好体育课堂的具体教学步骤,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流程。通过正确的教学思路引导和监管学生,防止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被其他新鲜事物转移,无法完成教师的教学规划。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预设、规划体育课的具体教学流程,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流程,探究并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节奏。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反映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变化,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通过这种策略,教师就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良好的课程转变。

例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投篮时,首先在正式教学开始前需要组织学生练习一些健美操动作,或者让体育课代表带领学生围绕操场跑圈,进行运动前的简单热身。引导学生在运动前要养成进行肢体拉伸的良好习惯,防止学生在后期运动过程中因为前期肢体拉伸不充分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肌肉损伤。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为学生讲解一些投篮的基本常识,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动作展示,促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明确地观察到教师的动作,迅速掌握投篮的基本要领。教师讲解完之后,可以给学生留出一些实践训练的时间,然后教师在这一时间段内可以进行巡视,观察学生的投篮动作有没有做得不到位、不正确的地方,然后指出学生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动作,提升自己投篮的命中率。最后,如果教师有一些特殊的安排,可以在课堂结束之前进行简单总结,布置一下基本的训练任务,讲明后期的训练规划或者考试标准,然后给学生留出自由训练的时间,如果教师没有特殊安排,就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训练时间结束之后直接下课。

(二)完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营造“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体育教师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的分层教学。教师需要按照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规划等多种现实因素来规划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将多元化体育教学内容导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帮助学生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教师需要督促学生不断进行实践训练,保证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练习体育运动项目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划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标准。例如,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篮球、羽毛球、乒乓器、网球、足球等球类运动,还有部分学生更喜欢跑步、竞走等田径类运动,教师就应该做好教学调查,然后根据收集到的学生的客观诉求来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对应的运动设施,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训练时间。

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应用一些多媒体设施,在课堂中导入一些教学动图、教学动画、教学视频等多元化的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一些具体的体育动作、体育规则等等。帮助学生搭建体育基础知识框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摸索到最适合自己的开放式的体育运动方法。因此体育教师也要不断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并将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纳入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检索一些体育运动素材和体育学习资源,然后将这些素材整合起来,导入到自己的教学课件之中。

(三)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进一步推进个性化教学,构建“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体育教师还需要不断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通过各种创新型、探究型、开放型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为了增强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了增强人员流动性,促进本班级内学生的交流互助,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组成体育运动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协调配合,共同参与一些集体性的体育运动活动。例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机械地锻炼某些运动项目,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可能被一些新鲜事物所转移,甚至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采取一些错误的锻炼方式,最终造成肢体拉伤。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导入一些益智性和对抗性兼具的教学游戏,不仅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还能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开放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训练了一段时间的篮球技巧之后,就可以将小组成员接力跑和投篮结合起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站成纵列。然后学生带着自己的篮球跑到篮筐附近进行投篮,直到命中为止,学生再运球返回,然后下一个学生重复上一个学生的运动路径。在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學生的具体动作,分析学生是否掌握了投篮技巧,并且适时给学生一定的投篮指导。体育教师在组织这些运动项目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基本的生命健康安全。例如,教师在组织一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网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一些对抗性较强的体育竞赛项目时,尤其要注意维持现场秩序,监督学生的具体表现,防止学生犯规,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教师发现学生之间有产生恶意纠纷的趋势,教师需要立刻叫停比赛,带领其他学生把产生纠纷的学生分开。耐心询问学生之间产生纠纷的具体原因,并且采取一些适当措施,帮助学生握手言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尽可能地将矛盾扼杀在萌芽之中。

(四)完善体育课堂考评机制

体育教师在构建“学为中心”的小学体育课堂时,还需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不断完善体育课堂的考评机制,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对学生做出合理评价。教师在考量学生的具体表现时,不仅需要将学生最后阶段的体育成绩纳入考核范围,而且要将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教师需要分析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也要分析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否承担起了自己应该承担的团队职务,是否能够和其他成员一起协调配合完成体育竞赛项目。如果教师仅凭自己的观察,无法获取足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通过发放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取学生的真实反馈,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该学生的具体表现,将其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素材。

教师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考评机制,一方面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构建“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课堂。对于那些课堂上学习态度比较积极、乐于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肯定其积极表现。在按照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学生打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在教学条件充裕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制定与之对应的奖励措施。对于那些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在考核他们的最终成绩时,要以鼓励为主,重点分析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问题,然后寻找与之对应的解决策略。

三、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新课改的教学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模式中贯彻“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先简要分析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实效性教学策略构建“学为中心”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并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学生体育学习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教师需要从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这两个教学维度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动力,以自身的教学需要为教学参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策略,构建一个多元、立体、开放、民主、和谐、自由的体育学习交流平台,将自己的体育课堂打造成教师和学生双向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钱锋.以学为中心的篮球专项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6):121-124.

[2]刘艳梅.以学为中心的体育专业术科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5):103-105.

[3]包佶.小学低年级体育生活化教学实施的研究——构建以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中心的体育生活化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12(30):358-359.

[4]杨磊.有效教学与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策略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5(06):121-124.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