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科素养培养方法探究

2021-07-13马孝红

南北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马孝红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学科素养方面的积极培养,不仅可以有效突出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物理综合思维,还便于教师全面回顾物理教学环节,有利于明确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相关教学方法,积极深化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形成。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科素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22

物理学科素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学生物理综合思维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关注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方法以及相关教学方案,强化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物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对物理实践方面的具体了解,教师可以从学科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推动学生对物理实践等综合版块的认识和理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作用。物理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同时,物理学科素养作为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物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不仅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推动教师提高物理教学进度。教师应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明确物理学科素养培养方法产生的实际教学影响,体现物理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价值,为其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做铺垫。

一、高中物理学科素养培养方法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与价值

(一)有效突出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便于学生优化物理实践能力

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物理实践的必要性。物理教学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物理实验等板块,物理实验作为其中的重要教学板块之一,教师需要有效督促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实验的特性。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合理培养,可以有效突出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便于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优化,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科学的物理实验观念,加强学生展开物理实验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对物理实践技能的有效锻炼。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思想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实践的重要特性,促进学生在物理环节中的积极参与,便于学生及时发现物理实践的学习要点,提高学生展开物理实验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现物理实验的关键点。同时,便于教师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节点突出物理实践的重要内容,推动学生对物理实践环节的深入认知。学生在物理学科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更加配合教师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环节的互动效用,发挥物理实践教学策略的教学特性。

(二)有利于学生开展物理问题探究,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环节

物理学科素养包括物理科学探究等内容,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开展物理问题探究,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力度,提高学生在物理课堂的自主学习频率,为学生物理学习技能的深化打下基础。物理学科素养的形成过程,不只需要学生对物理内容的积极学习,还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及时解决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有效探究,发挥物理知识的科学性,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打下基础。学生在探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认知,便于学生理解问题背后的物理内涵,促进教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强调物理科学探究环节的重要性。学生在逐步形成物理学科素养的前提下,可以更加深入的展开物理问题探究,根据储备的知识进行问题思考,促进物理问题解决过程的科学化,为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提高打下基础,逐步深化学生的物理思考过程,有效提高学生思考物理问题的科学性。教师应明确学生作为物理学科教学的主要对象,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效率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为其物理技能的不断深化提供条件。

(三)便于教师全面回顾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设计的逻辑性

教師要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不仅可以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更多便捷,还可以推动教师完善物理教学环节,便于教师全面考虑物理教学进度,明确学生的物理学习特性,提高物理教学设计的逻辑性,让整个物理教学框架更加完整,促进物理课程教学的科学化。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代表着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深入探究,可以为教师的物理教学回顾提供更多空间,促进教师对物理教学过程的反思,强调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物理教学完善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特征,进一步加强物理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达到层层递进的物理教学效果,便于学生逐步深化物理教学学习环节,促进学生对物理课程内容的全面复习。在学生形成物理学科素养的前提下,可以积极与学生展开物理知识交流,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根据物理教学实际反馈展开课堂教学设计,促进物理课堂框架的有效构建。

(四)便于教师及时提出物理教学对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素养方面的培养,可以有效督促教师对物理教学问题的总结,促进教师发现更多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提出有效的物理教学对策,便于教学进度的有效提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条件。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物理教学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物理技能发展打下基础。在学生具备良好学科素养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更快地发现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更具创新意义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可以让学生的物理学习空间更加开阔。教师在展开物理教学对策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认识物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综合认知,加强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发展环节,进一步推动学生物理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有利于明确物理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物理教学策略

教师对物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关注,可以引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重视,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念,有利于明确物理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体现物理课程教学的准确性。教师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过程中,可以切实有效的落实物理课程相关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形成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推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探讨。在整个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属于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在学科素养培养的引导下,可以更加突出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便于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筛选合适的教学策略,推动相关物理教学策略的实践和完善,突出物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促进教师对物理课程教学板块的综合调整,发挥物理综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二、高中物理学科素养培养方法的教学实践过程及技巧

(一)定期更新物理知识科普板报,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

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首先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生开展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更新物理知识科普板报,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让学生对物理课程内容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推动学生自主展开物理学习,提高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教师对物理知识科普板报的更新,需要注意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对物理科普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促进学生明确物理教学板块的关键点,突出物理科普内容的重点,引发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积极讨论,促进学生对物理内容的科学探讨,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提供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教师作为物理科普知识的输出者,需要加强物理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保证科普知识的准确性,让学生在深化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物理课程的综合内容,积累更多相关的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过程的丰富程度,为学生进一步锻炼物理学习技能提供条件。

(二)采取综合教学措施开展物理教学,深化物理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实质上也是对物理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综合教学措施展开物理教学,深化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物理课堂的综合学习,推动学生及时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课堂训练水平,促进学生在物理知识层面上的深入认知,有效锻炼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解决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逐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加强物理教学措施的综合性,避免物理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出现,推动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上的深入探究,便于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化,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建设物理学习框架。物理综合教学措施的有效实践,可以更好地推动物理教学环节的实践和完善,让教师有更多的空间进行物理教学思考,发挥物理教学策略的综合性,为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形成打下基础。

(三)结合活动教学法展开物理实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特性,强调物理实验在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有效挖掘物理实验的教学价值。在学生具备一定物理基础能力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活动教学法展开物理实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物理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锻炼物理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物理活动实践的深刻认知。例如:在学习重力加速度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物理实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重力加速度的形成原因和本质。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内容的具体认知,促进学生在物理学科素养方面的进步,推动学生发挥自身的物理学习创新。同时,根据教师设置的实验题目展开讨论活动,有效加强学生在物理实验环节的训练,突出学生物理实践技能的特性,对学生的物理实验思维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教师需要在物理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物理实践环节的位置和联系,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效率,加深物理实验活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结合信息技术推动物理课堂总结,逐步强化学生物理思维

信息技术具有的便捷性可以较好地辅助教师展开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在学生进行物理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推动物理课堂总结,让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后及时梳理知识点,加强学生对物理重点内容的记忆,为学生的物理综合思考提供基础条件,逐步强化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版块的科学认知。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高效性,根据物理课堂的重点内容,对物理课堂的教学主题和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分析,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将物理课堂重点呈现给学生,强调物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对物理课堂内容的积极思考。便于学生在物理实践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的有效运用,也便于学生对物理学习方法的筛选和实践,推动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物理学习方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课堂内容总结,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总结提供模板,让学生的物理学习更加高效,发挥物理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实践的使用者,需要及时关注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理论,及时对相关创新理论进行验证,推动学生对物理单元的主题分析和总结。

(五)合理设置课后物理探究题目,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观

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物理探究能力的提升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物理问题的不断探究,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力。教師可以根据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合理设置课后物理探究题目,推动学生对物理题目的自主分析和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物理探究的要点。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学习观,培养学生对物理探究过程的科学认知,逐步加强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教师需要注意结合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根据物理教学重点内容,对物理探究题目展开科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在物理探究方面的重要性,为学生提出相关学习建议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加强物理教学环节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课后探究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对物理探究题目的全面分析。在教师设置课后探究问题后,可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探究环节,推动学生分享探究成果,督促学生展开物理思维锻炼,逐步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展开物理学习和实践的科学性。

三、结束语

随着物理学科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具备较强的物理教学价值。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学科素养方面的有效培养,不仅可以有效突出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物理综合思维,还便于教师全面回顾物理教学环节,有利于明确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环节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便于引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让学生可以课后对物理问题展开自主探究,逐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形成并不简单,不仅对于学生的物理基础能力有要求,还对教师的物理教学技能具有较高要求。教师应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积累足够的教学技巧,不断进行教学知识巩固和反思,使学生和教师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在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的前提条件下,教师需要利用相关教学方法,逐步深化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观念,提高物理教学过程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形成,为学生后期的物理深入学习提供良好条件,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物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志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1.

[2]于忠.聚焦实验教学 发展科学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对策和流程探究[J].考试周刊,2021.

[3]曹燕萍.借助信息技术促进素养养成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1.

[4]杨治国.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措施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