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定”:语文要素的确证与突围

2021-07-12杨永彬

江西教育B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定性定向

杨永彬

摘 要:近年来,谈统编语文教科书必绕不开语文要素。那么,何为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语文要素?这是语文教师要求证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把握好语文要素的“定性、定位、定向、定量”这四定,有助于实现语文要素的确证与突围。

关键词:语文要素;定性;定位;定向;定量

语文要素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词。自统编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全面使用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语文要素的要义及其实施策略。现笔者结合以“如何紧扣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题的三家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对教师所展示的五节示范课进行整体分析,谈谈笔者对当前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语文要素的看法。

一、定性:明白语文要素是什么

1.明白语文要素的概念是什么

语文要素是统编教科书编写时衍生出的一个新词语,语文要素的概念是什么?语文教师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认为,语文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他还指出语文要素主要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如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教师要明白各单元语文要素属于语文要素中哪一类基本元素的训练,这样,在实际教学时才会围绕这类基本元素设计训练内容。

2.明白单元语文要素要义是什么

在统编教科书引领下,“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这些词语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这是统编教科书编排的一大鲜明特点。准确理解和把握各单元语文要素的要义,是教师用好统编教科书的关键。

比如,五位教师执教的统编教科书的五篇课文:《读不完的大书》《灰雀》《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山居秋暝》。课文分布在不同年级的四个单元里,它们的语文要素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读不完的大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灰雀》),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山居秋暝》)。这四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要明白它们的要义。第一个要素,教师要理解什么是“生动的语言”,其特征是什么?“生动的语言”应该是应课、应文、应句而定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文本,只有理解了文本语言的特征,才能带领学生去感受文中生动的语言,促使学生能够仿写生动的语言。第二个要素,“默读”是带着问题默读,是有任务的读,是一边读一边想。第三个要素为“简要复述”。此要素的关键词是“简要”,“简要”就是简单扼要。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作品或文字的思想内容,并能用一段话或一句话进行简要复述,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第四个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其实理解文中的动静结合描写并不难,但古诗词里的单元语文要素体现得并不明显,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

二、定位:清楚同一要素前后的“能级”关系

统编教科书把语文要素的相关知识、能力、策略、习惯等有序地安排到各册、各课中,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拾级而上的。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描述,教师的理解要精准到位,要探究同一语文要素在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的具体描述是什么,更要深入理解其内涵。

如课文《读不完的大书》,其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关于“生动的语言”,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第六单元要求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要求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教材编排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新鲜感的”到“优美生动的”到“难懂的”再到“准确生动的”,遵循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使语文教学渐入佳境。只有弄清楚了同一语文要素在不同年级的“能级”要求,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靠船下篙。就《读不完的大书》而言,首先教师要将本课中“生动的语言”的特征、特点理解到位,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盲目地去读课文中一些自我感觉是生动的语言,就很难让学生悟得其理,更不用说让学生仿写。如文中“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这句,语言的生动性体现在运用叠词把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小麻雀活动的画面自然就会浮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语言就是生动的语言。教学时,教师可采用换词的方法,把“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换成“叽喳、蹦跳”,再让学生比较朗读,感受叠词的运用之妙。

又如《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这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两篇课文,它们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师要结合各年级的复述课文的“能级”要求。二年级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借助图片、词语、句式、图画、示意图、表格等来复述课文,其实就是为学生复述课文提供一个支架。三年级是详细复述,但不是背诵课文,而是根据课文安排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等来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四年级是简要复述,简要但不是简单,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借助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找出关键的词句等。五年级是创造性复述,其要素的关键词虽是“创造性”,但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遐想,而是要根据课文内容,在一定的情境、语境中展开合理想象的一种复述方法。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可以转换角色演故事、讲故事,发挥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给故事绘制连环画配上文字等。《王戎不取道旁李》作为一篇小古文,语言已经很精练了,但要借助注释了解故事情节是关键,学生能借助注释把故事内容复述出来,也就实现了单元语文要素的目标。同样,《西门豹治邺》一文,教师要抓住“简要”两字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三、定向:围绕单元要素设定教学目标

“定向”即确定的方向、目标。在教学中,“定向”就是确定教学目标的意思。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关键和前提。统编教科书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教什么,教材通过单元导语和课文的助学系统已经明确提示给大家了,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便教利学的作用。实际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每个单元导语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个核心目标。每篇課文的教学目标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核心目标,结合课文的助学系统提示,特别是课后练习来确定。

如《读不完的大书》,教者设计的第3个教学目标“品读课文生动的语言,学习‘观察+感受的写法,尝试模仿迁移”。这是围绕课后练习第二、第三题整合后的一个教学目标。“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类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生动的语言。”“在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你都读到了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和同学交流。”这是把练习要求中“体会生动的语言”与“仿照课文写一写”两项练习内容整合到了一起。教者的教学目标设定既是在落实课后练习要求,也是在瞄准单元语文要素。

四、定量: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都可能成为教学内容,但不能认为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统编教科书的语文要素是有序的,是必须要完成的规定动作。教师要围绕语文要素制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课堂的有效落实。有的在拓展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时,要保证拓展的内容必须为巩固提升教学目标服务。

如古诗《山居秋暝》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学要想体现诗中的这一语文要素,就要细细品读王维这幅动静结合的山中美景图,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妙意境。诗中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明月高照”与“清泉流淌”是一静一动,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竹喧”与“莲动”描绘了傍晚人们归来的场景,反衬出月夜山村的幽雅宁静。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动静结合的美感。

又如课文《西门豹治邺》,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仍然在课文内容上去深挖细究,花了很多时间品读西门豹是怎样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西门豹勇敢智慧,巫婆、官绅奸诈贪婪。”对于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往往陷入误区,对“了解故事情节”用力过多,而忽视了“简要复述课文”这一要素。在复述课文上只是找一两个学生说一下,一带而过,更谈不上在简要上做文章了。这样的教学没有瞄准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装旧酒,没有体现统编语文教科书双线组元的核心要义。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梳理人物关系,了解故事情节,再紧扣突出描写西门豹治邺过程中言行的句子,领悟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周密安排以及让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破除迷信的独特智慧。然后,再区分课文的主次内容,明确西门豹惩治恶人的过程是主要内容,官绅的奸詐和兴修水利是次要内容,抓住这样的主次内容进行简要复述。但如何简要复述?要结合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第三板块的内容告诉学生怎样长话短说。教学时要多进行这样把长句子缩成短句子的训练,不走过场,才能达成简要复述的目的。所以,落实好语文要素,教师要做到关照单元语文园地,前后联系,这样能更精准地理解语文要素的要义,进而才能围绕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投稿邮箱:729628267@qq.com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定性定向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定向越野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