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初中化学课堂优化策略

2021-07-11王洪波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堂优化智慧课堂初中化学

王洪波

[摘   要]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提出智慧课堂環境下的课堂优化策略,即通过多媒体课堂,激发兴趣,因材施教;通过数据课堂,及时反馈,灵活调整;通过交互课堂,直击焦点,互惠互利;通过微课课堂,智能点击,精准辅导。

[关键词]智慧课堂;课堂优化;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4-0070-02

社会的飞速发展,实现了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大融合,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教育教学方式亦变得更加多样化,移动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智能化的互动空间,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实现了本地与远程的结合。这些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学习环境的关系,有效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和开放式学习。然而,教学需要智慧,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处于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由内激发学习动力,形成有序的、系统的创造性思维,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教育”。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新型教育,只要能够让学生积极学习、探索的教育都是好的教育。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探讨智慧课堂环境下的课堂优化策略,以期能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一点启示。

一、多媒体课堂: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将其当成了变换形式的黑板,将设计好的课件“花哨”地为学生演示一遍,将学生当作旁观者,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需要教师积极挖掘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即将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融入其中,既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又要将个性集中融合,使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共同成长。

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来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化学学习上,并建立稳定、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让学生对“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进行预习,虽然书中的图像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但有的学生觉得书上的图像不够立体,不能360°展现原子的结构。此时,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就可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分享视频、动画等资源,让直观、形象的视频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生观看了视频、动画之后,教师抛出以下学习任务:(1)写出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写出钠离子、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立刻从观察者变为探索者,积极主动地将刚才观察到的原子结构运用到其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主动对比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顺利得出示意图的书写方法。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看到学生的思维变化,明白学生的困惑点在哪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原则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数据课堂:及时反馈,灵活调整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统计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直观的具体的数据,还有助于我们分析变化和趋势,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更为清晰地了解事态的发展。在传统课堂上,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慢慢统计,只能通过学生的表情、声音、举手等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习结果的判断上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或辅导。而借用课堂应答系统,学生的答题情况能够快速、具体、准确地被收集和统计,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积极应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灵活调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是动态的、变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所有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生成随机应变,此时准确掌握课堂生成就变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选择题练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应答系统,及时对学生的动态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在学生答完十个选择题之后,后台自动将学生的对错数据、选项数据显示出来,教师就可以从中找出学生知识掌握的闪光点和薄弱点,并根据闪光点将相关选择题去掉,而根据薄弱点进行选择题加推,以使学生的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此外,在选择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应答系统中的数据,了解哪些学生答错了、错在哪里,了解每个学生做题正确率的走势图和具体的答题情况,以便明确在课堂上提问谁、怎么提问,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应答系统的应用,将学生的具体答题情况变成了数据,为教师的灵活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学生临时搭建了“台阶”,使学生始终活跃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在循序渐进中稳步上升,真正实现了课堂的减负增效。

三、交互课堂:直击焦点,互惠互利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问答或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但教师要对四五十个学生进行观察、提问,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往往不够全面、准确。而交互系统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与创新的平台,使学生的思维、行动和情感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展现,加上教师对学生及时参与的有效反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方向。使用交互系统,教师可以实时查看、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变化情况对教学节奏进行调整,聚焦学生的困惑点,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促进学生的交流、倾听、分析和判断,使学生在各抒己见中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和原有认知虽然不同,但在新事物的学习上却大同小异。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大同、调节小异,就能够使学生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交互系统,先让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细致分析,再在交互系统上发布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气体的除杂、气体的干燥、气体的收集等相关内容,将学生有序地带入“二氧化碳的制备”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根据教师在交互系统上提供的实验仪器,在平板上利用手指的移动,可以对实验仪器任意拉伸、旋转和拖动。在学生组装好实验仪器之后,教师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在多个实验方案的对比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和推优,促使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交互课堂上,课堂的重点被挖掘,学生的思维被聚焦,学生学会了不放弃自己、不排斥别人,学会辨析、学会互助,从根本上提高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互惠互利中实现了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微课课堂:智能点击,精准辅导

微课,短小精悍,可直击化学知识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知识逐一突破。日常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对象是中等生,引导他们对化学概念或原理的来龙去脉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所授知识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通用性。但对于学优生而言,这样的教学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挑战性,致使其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后进生而言,有的环节还没有理解透彻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微课是一个不错的补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需要的相关专题,通过回放、暂停等操作,将学习的精力和思维集中在自己的困惑点上,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微课,可以有效实现知识再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理解和巩固。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微课进行学习。有的学生点击“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微课视频,细心比较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这两类实验,利用列表的形式归纳两者在仪器选择和操作上的不同;有的学生点击“氧气的性质”的微课视频,细致地了解氧气的助燃性,了解相关的氧化物;还有的学生点击“氧气思维导图”的微课视频,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力图将心中的思维导图做得更完善、更科学。智慧课堂环境下,学生可以任意点击自己需要的微课,及时补充学习上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主动突破重难点,主动辨析易错易混淆点,主动复习巩固,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辅相成,适当将现代科技、信息等技术融合其中,可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与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优化课堂教学。另外,“智慧课堂”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时间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主动性。当然,“智慧课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不能替代实验的实际操作,或学生以此为借口上网聊天、打游戏等,这需要借助多方的力量,让“智慧课堂”的环境变得更加完善,以切实能为学生的学习加油添能。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课堂优化智慧课堂初中化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导入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浅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