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传播
——以塞内加尔媒体为视角

2021-07-09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塞内加尔议题负面

黄 昱

(安徽农业大学 法语系,安徽 合肥 230036)

2013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概念,沿线各个国家对倡议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与关注,同时各国在倡议初期对倡议也有各种不同的解读。2017年5月,我国政府将非洲所有国家都纳入了倡议体系之中。几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就“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完善做了多方面积极且有效的努力[1]。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对倡议也展开了舆论攻势,“资源掠夺”“债务陷阱”等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2]。国内关于非洲尤其是非洲法语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的相关研究不多,非洲各国政府与民众是否了解倡议、关注倡议、对倡议的态度如何、态度是否与国内学界预判一致目前还不得而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在当地政府与民众眼中的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研究选取塞内加尔作为非洲法语区研究对象主要理由有:(1)西非法语国家中首个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是塞内加尔,该国对倡议的认知具有一定代表性;(2)据我国商务部统计数据,塞内加尔是中国对西非法语国家基建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3)塞内加尔在西非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媒体建设较为完善,完成研究可行性较高。

一、研究设计

选取《太阳报》(Le Soleil)、《达喀尔之声》(Le Dakar)、《塞内加尔国家通讯社》(SAP,Séné Agence de Presse)和《塞内加尔新闻网》(Sénénews)这四家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媒体为样本。《太阳报》与《达喀尔之声》分别是塞内加尔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官方与私营法文日报;《塞内加尔国家通讯社》代表塞官方态度;《塞内加尔新闻网》是当地影响力最大的私营门户网站与网络平台,整合了《北方新闻网》《达喀尔之声》等具有地区影响力的区域性网站[3]。以“Route et Soie”“Route et Ceinture”“Soie et Ceinture”作为关键词,从四家媒体官网检索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所有新闻文本、电视节目文本以及视频文本(以上三者在下文中通称为报导),时间跨度:2013年9月至撰写(2020年2月)期间。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剔除重复项后,共得到37份有效样本。

首先,量化整理塞媒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报导,在宏观上总结报导数量与倾向特点其次,通过研读报导内容,分析塞媒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背后的成因,最后,总结“一带一路”倡议在塞内加尔的接受度。

二、量化统计

1.报导频率

由图1可以看出,在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初期并未得到塞媒关注,直至2015年才出现首份报导,随即2016年报导再次消失,之后两年数据开始爆发,2019年出现回落。

图1 报道数量统计

报导数量呈现年度差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带一路”概念被提出后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概念设想与构思阶段,尚未有明确的目标与执行计划[4],且非洲法语区大部分不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线路主干,截至2014年底报导数量为0篇。2015年“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开幕,我国政府在会上多次提及“一带一路”倡议[5],“一带一路”也首次出现在塞媒报导中。2016年没有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活动或中非、中塞双边政治活动,因此,该年报导数量再次为0篇。2017年5月,召开首届“一带一路”峰会,会上将整个非洲大陆纳入“一带一路”体系;2018年7月,中塞双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年报导篇数也达到极值。2019年度报导数量开始回落,但因2019年召开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因此仍有8篇报导。

2.媒体贡献值与倾向

由图2可知,官方媒体贡献了29篇报导占绝对多数,无负面报导,正面与中性报导数量分别为8篇和21篇。私营媒体仅贡献了8份报导,但样本中的全部负面报导皆出自私媒,对倡议持积极态度的报导仅有3篇。由此可以看出,塞内加尔官方与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背离较大。

图2 媒体贡献值

3.议程设置

如图3所示,对37篇报导进行一级议题分类可以得出:政治报导18篇占总量的49%,经济11篇比值为30%,援助6篇比值16%,文化2篇比值5%。政治议题主要是官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以及相关活动做客观陈述,以中性报导为主;私营媒体对政治议题缺乏热情,仅有2篇报导,但其中1篇为负面。经济议题更能引起私营媒体的兴趣,11篇经济报导中有7篇出自私媒,但需要注意的是7篇报导中有4篇为负面;其余4篇出自官方媒体的经济报导全部为正面。援助与文化议题全部出自官方媒体,援助议题集中在经济与民生援助,文化议题介绍了中国古丝绸之路。

图3 议程设置

三、分析与讨论

1.认知差异

通过对样本统计不难发现,塞内加尔官方与私营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报导存在显著区别,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塞政府与民间对倡议的认知差异。官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温和偏正面的倾向,报导以时政新闻居多,同时,展望了倡议提振本国经济的正面作用,并认为倡议有助于中国加大对塞援助。事实上,我国政府专门指出倡议并非援助手段,而是将市场做为指挥棒,秉承尊重市场、共同出资、互通有无、互惠互助的原则共同发展相互协作[6],这一点与塞媒的解读有本质区别。私媒报导数量较少仅有8篇,主要围绕经济领域以新闻评论的形式展开,观点较为激进,对“一带一路”倡议持“非是即否”的态度,5篇负面报导占私媒报导总量的63%,正面报导仅为37%。负面报导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作中国政府掠夺自然矿产、倾销商品的手段[7],对当地脆弱的经济体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可以看出这些负面评论与西方国家抨击“一带一路”倡议的说辞如出一辙[8]。统计发现这些报导的信源主要来自西方国家,中国的声音极其微弱。

2.形象单一

37篇报导中有29篇涉及政治和经济,占总篇数的79%,如果将援助视为经济议题的分支比值将达到95%。除初期出现2篇关于文化方面的报导,之后类似报导便消失不见。笔者尝试将关键词换为“中国”与“法国”发现:以“中国”为关键词得到的搜索结果与以“一带一路”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一致,即政经独大文化缺失。而“法国”的形象则十分丰富立体:19%的政治报导、25%的经济报导、28%的体育与娱乐报导、16%的科技与教育报导及12%的人文与旅游报导。相比灰色冰冷的政经形象,体育、娱乐、人文等更具有亲和力[9]。

四、结语

本研究选取塞内加尔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无法代表整个非洲法语区,但塞内加尔作为非洲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其认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乐观评估冗余。研究结果表明,塞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面向当地市民及精英阶层的私营媒体对倡议持较为负面的态度。“一带一路”倡议外宣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对沿线不同国家根据受众需要进行精细化传播,也需要对西方国家的诋毁进行精确反击,进而形成有效的媒介话语体系。

猜你喜欢

塞内加尔议题负面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狂欢祈福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男子使用本土材料打造塞内加尔无人机
媒体负面报道与扭亏绩效:信息传递还是监督治理?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
塞内加尔邀 海地灾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