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7-07臧亚南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徐州学院院校

臧亚南,吴 红,肖 飞,曹 可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1]。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2019年4月,国家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其总体目标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1 高职院校科研平台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科研为主型教师也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孕育并转化高水平成果[2,3],为推动地区科技发展与产业进步做出贡献。所有这些科技工作均需要科研平台作为重要载体。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平台的建设,按照“双高计划”要求进一步打造新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有助于优化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科交融和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 高职院校科研平台现状分析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64年,作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独立建设的省级研发平台有4个,与企业共建的科研平台有2个,还有40多个市级研发平台。4个独立建设的省级研发平台中有2个省级研发平台是独立的二级单位,有多名科研为主型教师以承担科研工作为主、教学为辅,同时兼有普通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期间或者寒暑假等利用平台资源从事科研工作。各级平台的骨干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科研工作,如课题申报、专利申请、学术论文撰写、各级各类科技奖项申报以及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等。然而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科研平台的数量较多,分布不均衡,缺乏优化整合

图1 学校省市级科研平台二级学院分布情况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省级、市级科研平台加在一起近50个,就科研平台的数量而言在高职院校中是比较多的。从图1可以看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建设的4个省级科研平台主要分布在材料学院、化工学院和机电工程学院,其中材料学院的省级科研平台数量最多;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6个二级学院都有立项建设的市级科研平台,材料学院、化工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立项建设的市级科研平台数量较多,建筑学院和工商学院立项建设的市级科研平台数量相对较少。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的材料学院立项建设的省级和市级科研平台数量最多,师资条件雄厚、科研条件优越、产教深度融合。而新建设的建筑学院和工商学院,科研实力较为薄弱,不利于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平台除了分布不均衡之外,还存在重复建设,缺乏优化整合的问题。以光伏方向的科研平台为例,“十二五”以来徐州市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为了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光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材料学院立项建设了“徐州市光伏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工程学院立项建设了“徐州市光伏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前者主要开展多晶硅品质提升、光伏材料的检测、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突破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升和太阳能民用产品的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后者主要开展诱导形核多晶硅晶体生长研究、新型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在光伏发电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开发智能微电网系统。这两个市级研发平台在研究内容上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材料学院更擅长开发新型材料,提升多晶硅的品质;信息工程学院更擅长进行电容器和光伏系统的设计。如果对两者进行有效整合,将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跨院系、跨专业研究,凝聚、培育和造就高水平科研平台。

2.2 前沿性、创新性研究能力较差,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成员参与度低

与前几年相比,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纵横向课题的数量和外拨经费数额明显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数和高质量论文的数量也有提高。尤其在科研获奖方面,2018年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一申报单位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样作为第一申报单位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为江苏省唯一连续两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的高职院校。这两个奖项都是依托材料学院的省级研发平台申报的,其主要成果均来自作为第一申报人的两位教授,其他成员的成果贡献度相对较低。

作为高职院校,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科技类项目和奖项偏应用,前沿性、创新性研究相对于本科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较薄弱。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重点项目方面,很多老师觉得申报难度大、立项可能性低,因此存在不想申报、不敢申报的思想,畏难情绪较为严重。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科技人才梯队建设是目前困扰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其他广大高职学院的重要问题。

2.3 技术研发和服务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在“四技服务”方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一些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例如与企业合作进行了环保阻燃氯丁胶料配方开发、烟用水松纸印刷的环保型柔版水墨的制作以及素面亮银纸印刷防粘连耐高温的水性罩光油的制作等;也针对企业需求进行了“橡胶技术培训”等;开展了“医用盒盖CAE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消防靴配方改进”等技术服务。但是所服务的企业数量不多,解决企业的问题有限。例如,每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技术转移中心都会在网站上发布所收集的企业需求包括技术需求和技术解决方案等,真正能够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的较少。即使经过洽谈有合作意向,由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难以在企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技术研发,造成最后无法合作。在技术培训方面,不同企业的需求是不同的,很难针对所有需要的企业进行“定制化”的技术服务。所以,一方面企业有提升员工职业技能的需求,一方面高职院校有技术服务的能力,但是往往高职院校进行的是通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2.4 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通常可以达到40%”[4]。本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在17%~24%[5],高职类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更低。造成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以下几点:①从学校层面而言,科技转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需求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从教师层面而言,也存在科技成果质量和针对性不足、科技成果完成人转化意识不强、缺乏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等问题。就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已经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相对健全,但是也存在与企业需求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主要依赖于科技中介机构和周边地区科技管理相关职能机构,信息渠道覆盖面不广。②与本科知名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品牌”知名度不够,大企业更愿意与知名高校间开展技术成果转化活动。而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较少,更喜欢有成熟的技术直接转化,在研发阶段很少投入。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发的成果存在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的现象,教师往往依赖于学校资源进行转移转化,积极联系企业进行转化的内在动力不足。

2.5 教学与科研不能融合发展,培养的学生企业适应能力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所有教师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过程中首先需要考核教学质量。所以绝大多数教师重教学、轻科研。首先,作为教师重视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科研和教学不是对立的关系,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科研水平的提高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尤其在高职院校中,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知识融入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当然,这需要教师能够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统筹规划。否则,光是讲书本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反复重复已经被淘汰的工艺,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难以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难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3 结束语

在国家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需要积极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完善科研平台的评价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徐州学院院校
疫散待春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