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维护标签的使用及存在的问题

2021-07-06卢丽琴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1年3期
关键词:衣物注意事项标签

卢丽琴

(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服装数不胜数。然而,部分纺织品存在着维护标签不规范、信息量不足甚至有误的问题。众所周知,服装产品的维护标签是消费者对服装进行正确洗涤和保养的重要信息。根据服装原材料和面料性能的不同,服装生产者有义务在标签上准确标注服装的维护方法,避免因为错误标注维护方法而造成消费者的损失。GB/T 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 符号法》(以下简称GB/T 8685)规定了纺织品维护方法信息的符号体系,通过结合不同面料纤维的洗涤和维护方法,对服装正确合理的清洗和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检测中维护标签常见问题

根据GB/T 8685 标准要求,维护标签应永久地固定在纺织品上,并能使消费者容易发现和辨认,同时各类标识符号应按水洗、漂白、干燥、熨烫和专业维护的顺序排列,特殊服装还应加上补充说明。然而,在对市场上的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和企业送检的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许多成衣制造商对维护标签的各种标注并不规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新旧标准维护标签的混用,有些还穿插国外标准的维护标签;维护标签的五大符号未根据标准的要求按顺序排列,许多使用的符号在GB/T 8685 标准中并未出现;维护标签的符号与其对应的中文说明自相矛盾,洗水唛和吊牌的维护标签不一致;文字说明的字体及大小不规范,使用繁体字;维护标签的标注并未将不同服装面料的不同要求相结合,如一些只能手洗或干洗的面料却标注为机洗;为了让产品看上去更高档,忽略面料本身的性能,一味地把维护标签标注为“不可水洗”“不可漂白”“干洗”等。

2 不同面料服装的维护与建议

服装的维护标签应提供不易对服装造成不可恢复损伤的最剧烈的维护程序信息。清晰易懂的标注,不仅有利于服装销售和消费者认知产品,还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正确的洗涤和保养。维护标签上主要包括水洗、漂白、干燥、熨烫及干洗等内容,以符号结合对应的文字说明来表示。因此,服装企业必须重视服装维护标签的规范性,对服装的产品标签进行正确的标注。

2.1 水洗

服装的水洗符号用洗涤槽表示,主要表达允许的最高洗涤温度和最剧烈的洗涤条件,具体详见表1。其中,洗涤水质、洗涤力度、洗涤剂pH值、洗涤温度和洗涤时间是影响水洗效果的主要因素。

表1 水洗符号

洗涤前对衣物进行浸泡,不仅可以使纤维充分膨胀,污渍游离在水中,还有利于洗涤剂的进入,减少洗涤剂用量,同时还能提高清洁效果。浸泡的时间要根据服装面料适度控制,比如:毛织物与棉麻织物需浸泡15~30 min,丝绸与再生纤维织物需要浸泡5 min,羽绒服需浸泡10 min,被套需浸泡3~4 h,但需要注意易褪色服装不宜浸泡。选择pH值适宜的洗涤剂,可以使纤维最小程度膨化。比如:毛织物与丝绸适宜洗涤的pH值为4.5,棉麻织物适宜洗涤的pH值为6.5~7。

一般而言,人们对于洗涤温度容易陷入“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好”的误区。实际上,在考虑到纤维的耐热性、色泽的耐温性等因素后,洗涤温度一般以40 ℃为宜。普通衣物的洗涤要点及注意事项详见表2[1]。

表2 普通衣物的洗涤要点

2.2 漂白

服装经过一段时间的穿着和洗涤后难免会有沾色、变黄、发霉、顽固污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服装的外观。对此情况,一般家庭会采用漂白的方式使服装外观恢复。漂白就是利用漂白剂的活性成分,通过化学反应分解色素,使其变白的过程。目前,漂白标识用三角形表示,漂白时的注意事项详见表3。

表3 查漂白符号及注意事项

漂白可分为氧化漂白和还原漂白两类,其中:氧化漂白通过分解色素使服装变白,主要漂白剂有次氯酸钠、双氧水和过碳酸钠;还原漂白是利用还原剂对色素还原,主要活性成分是二氧化硫胺。漂白标识主要针对氯漂设立,也就是氧化漂白。棉、麻、涤纶、腈纶、黏胶和铜氨等白色纤维类服装可以进行氯漂,但漂白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浸泡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常温下浸泡30 min 为宜,而毛、丝、锦纶、醋酯和氨纶类衣物则不宜进行氯漂。由于氯漂对金属有氧化作用,容易腐蚀,所以带金属装饰的服装不宜使用,同理也不能使用金属容器进行氯漂。此外,还需注意免烫类服装上的整理剂会与氯发生化学反应,使氯存留在纤维里导致服装泛黄[2]。

2.3 干燥

服装进行洗涤后去除水分的过程就是干燥。干燥符号一般用正方形代表,可分为自然干燥和翻转干燥。两种方式干燥时的注意事项详见表4 和表5。

表4 自然干燥符号及注意事项

表5 翻转干燥符号及注意事项

一般家庭在洗衣时都会采取脱水后悬挂晾干的方式,老一辈的人更喜欢在阳光下暴晒衣服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实际上,应该根据纤维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悬挂晾干方式。耐光性一般的纤维,应在阴凉处干燥,比如:棉纤维长时间与日光接触,纤维强力会降低,并发硬变脆;羊毛若日晒,会导致纤维发黄,强力下降;蚕丝日晒,会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降低分子的结合力,导致纤维脆化、泛黄,强度下降;锦纶、丙纶等合成纤维的耐光性也较差。当然,也有一些耐光性好、在日光照射下色牢度较好的面料,如亚麻、涤纶、腈纶等。抗皱性较差的羽绒服,一般采用悬挂滴干;针织品悬挂应避免线圈横列与地面垂直而导致延伸变形;容易变形的毛织品,应采用平摊晾干的方式,防止变形。

随着洗烘一体类洗衣机的出现,很多家庭会选购这类洗衣机,尤其在多发梅雨天气的南方地区,人们一般会选择可以直接烘干衣物的洗衣机。因而,一些服装的维护标签也会针对是否可以翻转烘干给出标注。一般羽绒服、毛织品和含有肩垫的服装,不宜翻转烘干。若利用翻转干燥,在家中还可以进行柔软整理,因为服装经多次穿着和洗涤后,衣物上原有的柔软剂脱落,使手感变差。在洗涤最后过水时,加入柔软剂,搅拌1~3 min,或在翻转式干燥机干燥时,加入柔软剂一起滚动,干燥后用防静电剂进行局部喷雾,即可恢复衣物的手感风格[1]。除此之外,还需注意合成纤维织物洗涤时会产生静电等不良现象。

2.4 熨烫

熨烫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时间和压力下使服装达到平整挺括效果的过程。用熨斗表示熨烫程序,可带蒸汽或不带蒸汽。熨斗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详见表6。

表6 熨烫符号及注意事项

熨烫工艺条件包括衣服的湿度、熨烫温度、熨烫压力以及熨烫时间。因此,为了服装外观的平整、光洁和挺括,掌握好服装熨烫的工艺条件尤为重要。熨烫前,在服装上喷洒适量的水或覆盖一层湿布,借助水分子的润湿作用使纤维润湿、膨胀、伸展,较快地进入预定的排列位置,提高可塑性。掌握好熨烫温度,可避免发生烫黄、烫焦、变形等非预期效果的现象。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通过手给熨斗施加一定的压力,沿面里料经向缓慢移动,使热量在纤维内渗透均匀,能迫使纤维进一步膨胀和延展,去除折皱,完成热定形。当然,为了避免纤维倒伏、损伤布面、产生极光而影响外观的情况出现,熨烫时要选用适宜的熨烫压力和熨烫时间,同时还需注意熨烫时不可在一个位置停留过久,以免在服装上留下熨斗印痕或变色。根据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和织物厚度,各类服装的熨烫温度及熨烫要点详见表7。

表7 各类服装的熨烫温度及熨烫要点

2.5 干洗

干洗属于专业纺织品维护,是采用有机溶剂对服装进行清洗的过程。干洗较易洗去服装上的油污,且洗后服装不易变形、褪色,对纤维损伤小,基本不会出现纤维溶胀和起皱的现象。干洗符号一般用圆圈表示,常见的干洗符号及干洗溶剂的使用注意事宜详见表8[2]。

表8 干洗符号

市场上一般高档服装会采用干洗的方式进行清洁,如:有缩绒现象的含羊毛等动物纤维的毛织品;耐水洗色牢度不高的醋酯纤维;版型结构挺括或内有黏合衬以保持服装造型的羊毛大衣和西服等;不同材质拼接的服装(为避免破坏拼接处会采用干洗);丝绸、轻薄类和网状连衣裙因普通机洗容易勾丝,需小心呵护,会采用小心手洗或干洗[1]。鉴于干洗剂大多数为挥发性有机溶剂,且有一定的毒性,因而FZ/T 81014—2008《婴幼儿服装》要求在一般婴幼儿服装标签上要标注“不可干洗”的字样。

此外,服装企业采用的产品执行标准都标注了洗涤维护方式,在标准的基础上提供合适的维护标签是生产者的义务。消费者在日常穿着中,服装不可避免会受到汗渍、污渍的污染。为了使服装恢复整洁的外观,延长穿着时间,消费者需了解服装的洗涤方式、洗涤剂的使用、浸泡时长、洗涤温度、洗涤时间、晾干方式、漂白和熨烫,以便服装能维持良好的形态和性能。

3 结论

基于GB/T 8685—2008《纺织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标准中常用的符号,结合水洗、漂白、干燥、熨烫和专业维护五大符号,认为服装维护标签的规范性,不仅可以给消费者一些专业的维护建议,还能在帮助消费者了解洗涤、维护服装的同时,辨别服装维护标签的真实性,从而保证消费者后期对服装进行正确、有效的保养。

猜你喜欢

衣物注意事项标签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暖的衣物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动脑筋,仔细看
女人衣物寄存公司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