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成本、消费效用与行为趋势的经济逻辑

2021-07-05毛昊旻邢文杰肖婷婷

物流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物流成本消费行为

毛昊旻 邢文杰 肖婷婷

摘  要: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升级转型,改善企业盈利结构。近年来国家和企业为降低物流成本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物流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文章以物流成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当物流成本显著降低后,消费者在不改变消费支出的前提下,能够从其他城市购买到更多数量的同质且价低的商品,从而使消费者效用更大化,带动消费行为。

关键词:物流成本;效用理论;消费效用;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Reducing logistics costs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my country's national economy and improving the profit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countries and enterprises have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cost-reducing and efficiency-increasing measures to reduce logistics costs and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in the level of logistics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rticle takes logistics cos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the consumer utility theory model,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when the logistics cost of goods in a certain city is reduced, consumers can buy more homogeneous quantities from the city without changing their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nd low-priced goods, thereby making consumers more effective, driving consumer behavior.

Key words: logistics costs; utility theory; consumption utility; consuming behavior

0  引  言

物流業作为我国生产性服务领域内的新型主导性、战略性发展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高速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行之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1]。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物流需求迅猛增长,物流业的长足进步有效支撑了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高速增长模式下掩盖的一些“秘密性”问题也慢慢的“原形毕露”了,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仓储运输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需要[2]。因此全国范围内频繁出现铁路车皮紧缺、港口压船压港、海关保税仓库少、通关手续繁杂、道路拥堵、冷库资源不足、配送中心短缺、第三方物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我国特色市场经济运行中急需整改完善的突出性问题[3]。国办发【2020】10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当下我国各区域间的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物流中“成本高、效率低”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无法有效满足我国现代化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升级建设和健康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全社会各部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使我国物流业效率得以提升,积极促进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统计显示,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8%~10%之间,而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意味着与发达国家相比,要高4~5亿元,相差巨大。因此降低物流成本、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运行是当下急需处理解决的难点痛点[4]。

1  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被我国用作衡量宏观经济运行角度下经济体的物流成本水平[5]。国家发改委规定“社会物流总费用”为经济运行中用于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总和,包括三部分费用即运输、保管、管理[6]。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1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3个百分点,增速同比下降2.5%,比之年初回落1.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但降低趋势不显著,且从近两年数据走势分析,物流成本降幅已经由快速下降期步入了平台期,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仍可能在14%~15%的区间之内波动。

为了克服物流短板,拉近与发达国家间的物流费用差距,降低物流成本,国家持续制定降本增效战略方案,大力加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冷库、配送中心、保税区、保税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存在资源错配问题,但还是弥补了物流基础设施短板[7]。国内专家学者们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分析研究,如李守林等[8]利用网络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企业物流成本和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取决性原因,研究得出要降低企业内部和社会总体的物流成本,政府需要创新职能,加强政策引导;行业需要制定规范标准,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袁水林[9]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实证研究了企业行之有效物流成本管理方法,分析了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路径因素,并使用回归数据预测企业的未来经济效益,最后给出企业需要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控制、完善物流信息体系的建议。曹刚[10]基于成本控制视角对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建议通过最优库存方案整合物流流通过程的可用资源。依绍华[11]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物流成本比率一直过高的现状,提出了消除制度性成本、加快促进资源整合利用以及稳步推进供应链管理等解决方案。国家层面上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政策文件,如《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为优化物流成本结构,有力解决关键环节的难点痛点问题和专业技术瓶颈,积极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供应了源源不绝的有力政策动力。

总而言之,降低物流成本不仅是国家降本增效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也是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特色经济体系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11]。本文基于消费效用理论模型,探讨物流成本变化对消费者效用的作用机理,分析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降本增效方案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性方向和理论化根基。

2  理论分析

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模型,比较探讨当物流成本优化前后对消费者效用影响,从而分析消费者行为偏好选择。

本文的符号假设如表1所示。

2.1  基本假设。假设在M和N两个城市,消费者都必须要消费商品a和商品b(假定商品a和b之间没有替代效应,并具有相同效用函数,且两者消费边际效用具有非负和递减性质)。则消费者效用函数方程为:

F=fx+fx                                             (1)

为了便于理论推导探究,本文令消费者效用达最大化,即假设消费者将可支配的所有收入全部花掉,则预算约束方程为:

P*x+P*x=Y                                            (2)

P*x+P*x=Y                                             (3)

假设M地商品a的价格高于N地,商品b在M地的价格低于N地,则有:

P>P,P>P

當物流成本降低前,单位商品物流成本与商品价格差之间的关系为:

t>P-P, t>P-P                                           (4)

当物流成本降低后,单位商品物流成本与商品价格差之间的关系为:

t

2.2  物流成本降低前的消费者效用。当物流成本降低前即保持较高水平时,对M城市消费者而言,虽然P较低,但加上物流成本后消费者需要支付的总支出要高于P,即P+t>P,M城市消费者购买N城市商品a反而会降低消费效用,因此消费者会选择购买本地商品a。此外,M城市商品b价格本就低于N城市,即P

由拉格朗日方法可得:

L=fx+fx-λP*x+P*x-Y                                  (5)

一阶最优条件如下:

=-λ*P=0                                          (6)

=-λ*P=0                                          (7)

=P*x+P*x-Y=0                                         (8)

根據式(6)、式(7)和式(8)可得知M城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商品a和商品b的消费数量均是价格P、P和收入Y的函数,即有x=xP,P,Y,x=xP,P,Y;所以M城市消费者总效用为F=fx+fx。

同理,可推导出N城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商品a与商品b的消费数量是价格P、P和收入Y的函数,即x=xP,P,Y;x=xP,P,Y;此时N城市消费者总效用为F=fx+fx。

2.3  物流成本降低后的消费者效用。当物流成本下降到t(低于两地商品价格差)后。对M城市而言,M城市商品a的价格

P将大于物流成本和P的总和,即P+t

由拉格朗日方法可得:

L=fx+fx-λP+t*x+P*x-Y                                (5')

=-λP+t=0                                       (6')

=-λ*P=0                                        (7')

=P*x+P*x-Y=0                                       (8')

根据式(6')、式(7')和式(8')可知M城市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商品a和b的消费数量均是价格P+t、P和收入Y的函数,则可以推出=P+t, P, Y;=P+t, P, Y,此时M城市消费者总效用为F=f+f。

同理,可推导出N城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商品a和商品b的消费数量均是价格P、P+t和收入Y的函数,即有

=P, P+t, Y;=P, P+t, Y;此时N城市消费者总效用为F=f+f。

2.4  消费者效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假设中给定商品a和商品b是互不关联的两件商品,之间不存在替代效应,且两者消费边际效用具有非负和递减性质,即M城市商品a价格变化不会对商品b消费数量x和市场价格P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保持不变,在商品b上的总支出P*x亦不变,M城市消费者收入Y固定,故在商品a上的花费为Y-P*x也不变。因此,在物流成本下降后,M城市消费者购买商品a的价格从P降低到P+t,所以消费者花费与原来一样多的钱Y,可以从物流成本降低后的N城市购买到更多同质且低价的商品a,使消费者效用更大化,令消费者所获得满足的程度更强烈,从而引导消费者在N城市消费商品a。同理,对于N城市消费者在花费同等收入Y,可以从M城市购买到更多同质且低价的商品b。

3  研究结论

物流活动贯穿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方面。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相应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和措施,物流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完善,我国物流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日趋下降。本文基于消费效用理论模型推导得知:当不同地区售卖质量相同但价格不同的商品时,物流成本便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发生消费行为的先决条件之一,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实施降本增效措施降低物流業成本能使消费者在总支出不变的条件下购买到更多数量且价低的商品,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从而影响消费者行为。关于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城市商品终端价格,增强消费效用,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建议从以下方面实施措施:

3.1  优化物流运输结构,促进设施无缝联运。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物流流通运营中,车辆使用利用率普遍较低,车货信息较为分散孤立,回程空载率高达40%,配货等待时间约2天左右;公路货运比重过高,铁路运输仅仅不到1%,且由于城市货运车辆通行管理限制,企业只能以客车代替货车配送,而客车的货运效率仅仅只是货车的六分之一,而港口、铁路、公路以及航运之间很难实现无缝衔接,专用物流运输路线较少,基础设施欠缺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导致商品的流通费用和终端价格增加。因此我们可以:(1)提高铁路、水运运输比重;(2)提高车辆使用率,建立车货信息化管理系统;(3)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港—铁、公—铁、港—公等多式联运中心;(4)健全各式物流运输专用道路建设。

3.2  改善体制管理结构,减少层级机构障碍。在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存在行政管理体系不清晰,机构部门重叠设置,权责界定下相互交叉,组织化管理水平还处于传统化层面,缺乏对物流业发展进行综合治理的新兴方法,层级机构设置繁琐,导致一项业务办理过于耗费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从而令物流业体制性总成本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难以降低。因此改善管理体制结构,适当增减层级部门,界定清晰职能业务,合理规划物流行业就业人数,优化用人结构,简政放权,让产品产销迅速,让工作一步到位,节省人力物力要素成本,能有助于企业成功的降低物流成本。

3.3  引进人才强效输出,推动物流创新管理。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运行、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但高速增长模式下依然伴随着粗放型增长和数量型增长,并不能等同于设想中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如要成功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改革转型和升级完善,还应铆足动力提高效率,从而实现质量改革,在此过程中,人才输出极其重要。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战略创新方面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撑力量,因此要重视人才培养,引进高质量人才,通过人才掌握的新型技术和管理理念有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基础配备设施以及服务产品的进一步更新换代,进而推动物流创新模式管理,使得一些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取代人工操作,从低附加值的劳力(人力)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这不仅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还是企业经久不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1] 肖建辉. 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 中国流通经济,2020,34(8):14-26.

[2] 何明珂. 供应链管理的兴起:新动能、新特征与新学科[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3):1-12.

[3] 汪鸣. 当前形势下降低物流成本的路径与措施问题探讨[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16):30-32.

[4] 蔡进. 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流通成本的核心[J].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2):8-9.

[5] 王艳. 物流成本指数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4):84-87.

[6]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继续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Z]. 2017.

[7] 步晓宁,张天华,张少华. 通向繁荣之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 管理世界,2019,35(5):44-63.

[8] 李守林,赵瑞,陈丽华. 基于ANP的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研究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6):106-116.

[9] 袁水林. 企业物流成本对企业效益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9,35(4):186-188.

[10] 曹刚. 我国现代仓储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成本控制视角的策略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2):159-162.

[11] 依绍华. 关于我国物流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对当前降低物流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几点建议[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9):29-31.

[12] 胡焓,李可. 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及对策[J]. 宏观经济管理,2019(5):57-62,90.

猜你喜欢

物流成本消费行为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简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物流控制与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探析企业物流成本会计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