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水平的影响

2021-07-05康彩凤

婚育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丙泊酚

康彩凤

【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疗效和对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共计选取15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异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效果对比、应激水平的变化以及各项心脏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术后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腹腔镜急性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在常规麻醉中的恢复时间,同时可优化各类应激水平指标,对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保证患者良好的心脏功能指标,以加强患者的预后质量,使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疗效;应激水平

急性胆囊炎属医学临床常见外科急腹症,经相关调查发现,目前该病症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而逐渐增多,病症在我国有较高的患病率,并且部分可能伴有胆总管结石现象,患者在患病的表现中通常有右上腹部绞痛、腹部肌肉强直等现象,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病症迁延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各种胆囊炎并发症,如穿孔、胆瘘等[2]。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通常为口服药物或手术,但药物治疗方式效果不足,且无法大量进行使用,因此目前主要以切除手术为主要方式,腹腔镜作为微创手术中常用的辅助工具,用以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手术中的创面大,出血量大的情况[3]。同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应激水平也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其中主要的指标内容[4]。本文通过选取150例患者进行研究,为探究麻醉药物的使用效果及对应激水平的影响,有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选取1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两组各纳入75例患者,观察组,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2.70±4.17)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51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43.71±4.6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急性胆囊炎的相关诊疗标准;2经相关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胆囊炎;3胆囊良性隆起病变[5]。4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病症治疗和调查研究,已签订调查同意书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免疫系统或恶性肿瘤者;3心肺功能异常者;4手术禁忌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开放上肢静脉,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咪唑安定0.05mg/kg和维库溴铵0.15mg进行诱导。完成后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异氟醚(批准文号X19990127)和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93542)进行麻醉维持,异氟醚维持用量以1%~2.5%配以氧混合物进行使用。丙泊酚维持用量4~12mg/(kg/h)[6]。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恢复时间,包含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应激水平变化,含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统计对比所有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各项心脏指标,包含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应激水平变化

观察组术后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2。

3讨论

当人体机体产生如创伤、低氧以及手术等情况影响时,普遍会产生大量活性氧,促使术后产生各类应激状态,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会促使炎症情况的产生[7]。丙二醛属于氧自由基攻击细胞膜后所形成的过氧化产物,可间接反映机体氧化应激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属于抗氧化物酶,该物质可通过清除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以改善机体稳定性,若患者机体丙二醛水平升高,则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会显著下降,进而产生氧化应激反应[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我国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气腹的建立可能会促使内压升高,引起脏器缺血,解除气腹后恢复正常,最终可能引起患者的微循环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9]。除该现象外,气腹还会引起肠系膜血管收缩,刺激垂体加压素释放促使内脏血管血液减少,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10]。

有研究指出,气腹的建立会提高血液和组织中的丙二醛水平,同时其水平升高程度会影响手术治疗时间。丙泊酚作为短期麻醉药物,患者使用后血浆清除率高、患者苏醒速度快,通常与其他药物联用,以降低麻醉后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而异氟醚疏于临床高效率用药,麻醉效果高,起效较快,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也相对稳定。但有研究指出,在术中采用的麻醉药物异氟醚以及丙泊酚会对患者应激反应产生影响,异氟醚对丙二醛水平提升更为明显,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水平会显著降低[11]。

本文选取1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析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术后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由此指出,在术后患者丙二醛水平显著提升提示可能存在氧化性应激损伤,同时术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降低,提示在术中可能引起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现象[6]。由此分析麻醉药物的使用效果,丙泊酚的临床使用有效性较异氟醚对比,效果更高,在效果比对中,患者的各项恢复时间也具有显著降低,用以进行临床麻醉手术的使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麻醉,可显著减少患者的各项恢复时间,患者的各项应急水平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患者各项心脏动力学指标更稳定,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文生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8,26(1):47-48,53.

[2]谭珏峰,贺军甫,赵晓霞.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6):116-118.

[3]王荣.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2018.18(33):57.

[4]刘新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7):3159-3160.

[5]杨银燕.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159-160.

[6]杨长青.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266-268.

[7]林燕,王月,郑君翠,等.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34-1835.

[8]毛文艳.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J].系统医学,2019,4(5):33-35.

[9]罗娟,沈蓝,唐定鸿,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0.39(9):88-90.

[10]石磊.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4):2608-2609.

[11]朱剑斌,李婷,姜闽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丙泊酚、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3):69-70.

猜你喜欢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丙泊酚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评价
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