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措施探讨

2021-07-05王成珍

婚育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王成珍

【摘要】目的:分析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接诊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根据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組,各60例。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观察组选择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疗效、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疗效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差异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护理后,能够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起到积极改善作用,并且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

【关键词】真菌性阴道炎;心理护理;健康护理;常规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是妇科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主要因假丝酵母菌感染所造成的外阴道炎症情况[1]。按照患者发病次数、症状表现、宿主情况等,主要可分为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和复杂性霉菌性阴道炎,前者症状较轻,并且发作次数较少;后者则较严重并且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2]。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包括内源性传染,主要是病原菌在不同寄生部位间进行相互传染,同时还包括间接传染及性交传染。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起到积极缓解作用[3,4]。但由于患病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女性在患该疾病后,会出现自卑、消极的情绪,不愿到院进行治疗,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因此需尽早地对患者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5]。本文就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接诊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根据对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各60例。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观察组选择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观察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9.54±1.12)岁,病程1~8周,平均病程(4.52±0.65)周;对照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9.56±1.10)岁,病程1~8周,平均病程(4.54±0.6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主诉为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并且在实验室检查后发现存在假丝酵母菌孢子明显增多;2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进行详细的了解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2存在精神异常且在治疗与护理期间无法配合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涉及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不良卫生习惯纠正等;观察组选择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内容:由于患者患病时,对治疗会产生排斥感与羞耻感,从而让患者不愿正确地面对疾病,降低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鼓励患者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评估其心理情况,为其选择更具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告诉患者保持积极情绪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让患者尽可能地消除负性情绪。若患者因担忧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医护人员则需为患者介绍真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原因,并且为其介绍治疗的方式及期望的效果。若患者因悲观而拒绝配合治疗与护理,医护人员则需要及时地与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家属对患者的陪伴与鼓励,从而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及配合度。此外,还需为患者介绍症状相同且治疗成功的案例,让患者保持更加积极的情绪接受治疗。(2)健康宣教护理:健康护理主要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自我保护能力作为目的。因大多数患者对真菌性阴道炎了解程度较低,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所有患者的认知特点为其采取更加具体的健康护理措施。在医院内组织开展疾病知识讲座,告知患者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阴道炎的认识度。为患者及家属分发宣传册或播放讲解视频,对于认知水平较低患者,需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讲解疾病诱发原因,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3)健康生活护理: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穿舒适且宽松的内衣物,并且告知患者尽量每日进行内裤更换,并且在清洗内裤时需选择沸水或消毒处理,并且在经多日阳光暴晒后才能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选择坐便器、坐浴,从而降低真菌性阴道炎感染率;在处于经期时,患者需每隔2h进行卫生巾更换,尽量保持阴道清洁与干燥;最重要的是在治疗期间需要避免性生活,以免造成患者出现二度感染情况。(4)健康药物护理: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的具体使用方式,并且告知家属需监督患者每日正确用药,从而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5)健康饮食护理: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也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告知家属为患者提供维生素高、营养丰富、刺激性小的食物,治疗期间切忌吸烟饮酒,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营养均衡。

1.3效果判定

1.3.1比较两组护理疗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并且在经实验室检查后,阴道分泌物属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均出现明显好转,存在较轻不适感,在检查阴道分泌物后发现存在少量念珠菌;无效:患者症状更加严重。

1.3.2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采用SAS和SDS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二者均分数越高说明负性情绪越强烈。

1.3.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评分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疗效高(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差异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2.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女性患真菌性阴道炎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阴道存在烧灼感,白天症状可能较轻,夜间症状更加严重,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6-7]。在患病后,由于患者对真菌性阴道炎认识度较低,不愿到院进行治疗,从而导致症状更加严重,延误患者治疗最佳时间,导致疾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8]。

常规护理仅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不良习惯等进行干预,对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明显效果,但是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因此选择常规护理无法达到最佳效果。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根据患者情绪状态情况,为患者选择针对性心理疏导干预措施,从而消除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情绪,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健康教育的运用主要按照患者的认知度情况,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能够遵循医嘱进行服药,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疗效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后,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差异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选择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后,能够增进护患关系,并且消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后,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度及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彩丽,杨宏.护理干预和治疗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11):1962-1964.

[2]陈晓燕.对3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50-252.

[3]刘燕.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0):146-147.

[4]李秀清,鄧燕秀.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临床疗效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11):74-75.

[5]涂丽芳.人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0):200-201.

[6]张冬梅.霉菌性阴道炎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9,43(5):511,513.

[7]张柱海.中药熏洗配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50例[J].西部中医药,2019,32(10):85-87.

[8]刘萍,吴小云,望开森.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感染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99-102.

[9]郭荣荣.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79-2881.

[10]祁晓蓉,韩梅,绽娟,等.系统性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2):344-346.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