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57例临床分析

2021-07-05王智佳卢德艳

婚育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宫腔镜临床治疗治疗效果

王智佳 卢德艳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所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5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选2020年5月前收治的57例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经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月经量以及月经时间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对比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反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对比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后能够提高康复速度,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宫腔镜;临床治疗;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好发人群是更年期女性以及育龄妇女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子宫异常出血以及子宫发生占位性病变是主要的症状,进而患者出现腹痛、月经紊乱、周期不规则、月经增多以及阴道异常的流血等症状,长期会出现不孕不育的现象[1]。此病主要早期明确诊断,一般使用超声检查配合子宫内膜病理学分析,此病的临床诊断率较低,在诊断时采取诊断性刮宫会对患者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近些年随着宫腔镜的发展,子宫内膜诊疗和治疗已经在广泛的应用,治疗的安全性以及价值性均较高,受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现与宫腔镜刮宫治疗做比较,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抽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治療的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4.2±1.5)岁。另外选取我院2020年5月前收治的57例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观对照组研究对象。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5.1±1.4)岁。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治疗及疾病状态进行比较无差异性(P>0.05),可作为临床研究。

1.2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的均在月经结束后的4~7d内接受宫腔手术治疗方法,在手术治疗前的6~8h对患者做宫颈管的全面评估,同时在功能管内上药直到阴道穹隆部位,选择药物是米索前列醇0.6mg,采取宫腔插管治疗,将宫颈管做充分的扩张,以利于宫颈软化,患者手术治疗均进行膀胱截石位治疗,静脉麻醉后,将宫颈扩张后将宫腔镜置入阴道。

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法是宫腔镜下刮宫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刮匙对息肉做充分的刮取,并使用负压装置,对息肉刮除和吸出,在宫腔镜下观察组息肉清除情况,确诊患者无残留的息肉后可以将宫腔镜移除,手术完毕后将子宫内的息肉送病理科化验。

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宫腔镜下做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术前3h将3400μg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使宫颈能够充分的软化,将息肉单发根蒂完整切除后有效的取出;对患者有息肉样的增生和单发性息肉的患者均要保留生育能力。同时将内膜切除,主要是切除子宫内膜的功能层,镜下可以观察内膜腺体的开口。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做浅层内膜的切除手术,同样将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切除、基底层和肌层同样达到2~3mm,使子宫内膜无再生的功能。对于绝经的患者息肉切除后进行内膜剥除,使用滚球电极将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内膜剥除。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出血量,术后对患者做一年的随访,对患者的月经量多少、月经周期长短以及月经减少等做详细记录。观察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现象以及子宫内膜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做半年后的随访,效果评价如下:治愈是指患者经诊疗治疗后的子宫出血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有效是指患者经诊疗和治疗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症状明显减少,月经恢复正常;无效是指经诊疗和治疗后的子宫异常出血症状无改善。

1.4数据分析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之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术后经期恢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3。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的产生原因是子宫内膜出现的局部增生所致,因基底层出现增生而使子宫内膜产生息肉,使子宫内膜表面出现异常的生长。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最为常见的良性疾病,发病因素尚未清楚,有关资料报道怀疑与女性激素调节水平异常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育龄的妇女,性激素作用下形成子宫息肉,而且随着激素的变化不断地增长,甚至形成巨大型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盆腔压迫、疼痛、月经紊乱以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严重会影响女性的受孕,研究表明内分泌雌激素的紊乱、身体严重以及节育环的佩戴会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产生,研究表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35岁以下的达到3.0%,>35岁以上的患者为23.0%,绝经后所发生此病达到31.0%[2-4]。

子宫内膜息肉的常规治疗时在明确诊断后实施子宫刮宫手术,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均有细小的蒂部,有较多的纤维结缔组织,如果使用盲视方法是无法将息肉取出的。刮宫手术切除后的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根部息肉切除,但是使用刮匙不能将子宫角及子宫底的息肉彻底的清除,治疗效果欠佳。宫腔镜手术电切除治疗,在宫腔镜直视下将子宫内膜的息肉全部切除干净[5,6]。将基底层的肉蒂全部切除,预防复发。

研究可见,观察组研究对象经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月经量以及月经时间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7]。对比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反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对比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后能够提高康复速度,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8]。

参考文献

[1]李辉.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J].家庭医药,2019,3(11):219-220.

[2]廖灿.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內膜息肉及术后复发预防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32(13):922-923.

[3]尚春萍.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12(11):414-415.

[4]叶旭霞.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27(14):21-22.

[5] Liu Ping,Guo Hairong,Chen Yiqun.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 for endometrial polyp conduc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electronic version),2018,5(1):25, 28.

[6]卓丽萍,叶丽华.对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研究[J].健康之友,2019,19(14):32-33.

[7]厉霞玲,刘德佩,张月存,等.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9,30(15):44-45.

[8] ZhangYanling.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undergoing hysteroscopic surgeryRole of living mass[J].guide of china medicine,2019,17(24):37-38.

猜你喜欢

宫腔镜临床治疗治疗效果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