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写评改:第一学段写字指导“四步法”教学策略

2021-07-05张晨婷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第一学段四步法写字

张晨婷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部编教材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从小规范书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通过 “一看二写三评四改”这四步法指导第一学段学生书写,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

关键词:第一学段 写字 四步法

汉字蕴藏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这都说明了写字的重要性。第一学段是小学生写字的初始阶段,也是教师写字教学的关键时期。如何展开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察——潜移默化找细节

学生要感受汉字的文化底蕴和美,需要有一定的“读字”能力,即观察能力。观察是写好字的前提。学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学会写字,写出好字。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尤为重要。

(一)一看,感书写笔画之美观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因此,写字教学应从观察练习笔画开始。学生按照“横平竖直左撇右捺”的规范,观察笔画在不同字中的不同呈现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虽说“横平竖直”,但是教师在指导写字的时候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横”“竖”并不是写得水平笔直没有变化。“横”是稍微往上斜的,竖可以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在指导写带有“竖”的笔画时,让学生观察同样是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笔画像什么等。

汉字中的一些笔画就像是一母多子的兄弟,名称中都带有同一个字,但写法不同。比如撇可以分为“横撇、竖撇、长撇、短撇”, 放在汉字中容易搞混。“后”这个易错字第一笔是平撇,第二笔是竖撇。只有在仔细观察注意区分的基础上才能把汉字的笔画写得正确美观。

(二)二看,感书写笔顺之规范

汉字是我们汉语文化的载体,汉字的笔顺在规范汉字的过程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编版教材的一个突出重点就是笔顺教学。第一学段提到的笔顺规则如下:

这足以说明写字笔顺的重要性。比如一上《金木水火土》中的“土”笔顺是横竖横。而《小小的船》中的 “里”的第五笔是竖,学生觉得“里”是由“日”+“土”组成,所以认为第五笔是横。学生容易搞混,所以教师在指导书写“里”的时候可以把“里”和“土”放在一起,让学生观看视频的笔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两个字的异同。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笔顺写字,是小学写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汉字的书写笔顺是有一定规律的,每个汉字都有各自的书写顺序。学生按正确的笔顺书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速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三看,感书写结构之严谨

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汉字的间架结构是多样化的。第一学段提到的合体字间架结构归类如下:

课堂上,教师应从中选择较为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并能提示汉字结构的字来重点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习得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具体感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才能写出字的最佳形态。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欣赏能力。

二、临写——循循善诱抓重点

一味的理论讲解是枯燥乏味的,最有力的写字指导就是教师范写。教师范写是第一学段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字的结构要领和方法,进而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字形画面,提高学生的练写积极性,从而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

(一)師范写,让书写有温度

李永正老师曾说过: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确实,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范写才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推进、适当调整,拿捏好轻重、掌握好节奏。

第一学段的范写不仅要落实笔画还要落实笔顺,所以教师在范写的时候要边说边示范。比如书写“门”这个生字时,会让学生跟教师边说笔顺边看书写,提醒学生注意“门”的第一笔是点,点往右下方,第二笔垂露竖,起笔顿行笔直收笔回,第三笔横折钩起笔横稍往右上方斜顿笔、行笔直、收笔钩。

教师范写过程中的循循善诱对学生的练写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兼顾提醒写字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二)生练写,让书写有尺度

经过教师的范写指导,学生要在书本上进行练写。第一学段学生练写首要的一点就是两个姿势——坐姿和握笔。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坐姿的口诀并做示范:一拳一尺一寸。握笔的姿势更是重中之重,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学生刚接触写字的时候教师就要认真强调:一指二指捏捏住,三指下边拖拖住,四指五指轻轻靠。一旦学生养成错误的写字习惯,想纠正过来就更难了。

在自我调整和教师个别纠正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范写指导进行练写。书写时,每一个笔画的起落位置,占位的比例与大小,全凭学生的感觉。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自行练写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眼到、手到,做到“瞻前顾后”,注意笔画、偏旁的大小、高低是否适中,起止位置是否准确等。学生刚开始练写时,速度会较慢,但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

三、会评——春风化雨提质量

练写结束后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点评。老师的点评是最常规的写字教学内容。但每堂课的点评环节都是教师,课堂就显得无趣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教师个别评价后进行“比较”评比,即与互评、自评。

(一)互评,见贤思齐

让学生找自己的不足时,他们是个“小马虎”;但找同伴的不足他们兴致很高,是个“小老师”。教师出示简单易懂的评价标准:书写正确得一星、关键笔画书写到位得一星、结构位置正确美观得一星,让学生从关键笔画、间架结构等方面去比较判断同伴的字是否书写正确美观。

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同伴之间在互评的过程中还会暗自比较,自己的字是否比同伴好:比不过就向同伴学习,自我反思修改;比得过就会心生自豪,对汉字的书写规范更感兴趣。学生在评价同伴的字的同时,也是在以评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字,这为下一步的修改完善提供了内驱力。

(二)自评,自我提升

评价不仅可以同伴互评,也可以自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临写的字和字帖上的字的差异,及时进行自评,根据互评中的评价标准在字的上方标上能得到的星,有不恰当的地方用红笔圈出。在进行自评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讲评,引导学生会说,这样才知道如何把字写得更好

在充分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熟知练写该字要注意的地方。在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评价能够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提高学生写字水平有巨大的帮助。

四、善改——润物无声练笔技

“评”是“改”的基础,“改”是“评”的提升。话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而我觉得好的字一开始也是改出来的。但第一学段的学生的耐心是有限的,要让学生一次次的修改,大部分学生会有厌倦心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知晓自己练写的字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对书写有更高的要求,树立修改的意识。学生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照着字帖加以修改,善于修改,大大提高了自身对字的审美和书写水平。

部编教材写字板块的编排特点,突出了学生写字的主体地位。但汉字的书写要求是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把目光放在平时的课堂上,通过“一看二写三评四改”这四步法指导第一学段学生的书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书写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

参考文献:

[1]蔡燕娜.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第一学段写字教学观察指导策略的研究[J].教学月刊.2020.

[2]王超.观其行思其理练其技.部编版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

(海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浙江嘉兴)

猜你喜欢

第一学段四步法写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读题百遍 其义自见
方寸之间 独具一格
以俗解雅 由表及里 因“迹”施教
练批讲思:打造高中数学复习课新模式
“四步法”巧解教师专业成长“高原期”困惑
浅析利用“四步法”预测ABnm型微粒的空间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