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州喜看绿映红
——浙江湖州党建引领市域发展印象

2021-07-04牛泽群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1期
关键词:湖州老兵村民

文/本刊记者 牛泽群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这里有万亩竹海,有古街古镇,有古人笔下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有著名作家徐迟笔下的“水晶晶的南浔”……

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2005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十几年来,湖州人民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教导,用党建之“红”引领市域发展之“绿”,描绘出新时代“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新画卷。

留得住乡愁,招得来游客 乡村振兴走上“绿色发展路”

每年的金秋十月,“世界古银杏之乡”——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3600 余株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挂满硕果,银杏叶像一群群金色的蝴蝶随风起舞,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由于偏僻闭塞,“山只是山,水只是水,树也只是树”,游客拍完照就走,自然资源带来的效益微乎其微。

“我们要把美丽的风景变成美丽的经济!”小浦镇党委政府和岕内5 个村的党组织聚焦“生态产业”发展,筑巢引凤。2018 年,岕内五村联手创立浙江省首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经济联合总社”,成立“杏福”党建联盟,由党建联盟统领、总社牵头,整体规划、统一开发,打造集观光旅游、红色教育、现代农业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千亩花海种起来,玻璃天桥建起来,观光小火车动起来,优质民宿开起来……联合总社以土地和风景资源入股,吸引并投资了多个项目。2.79 亿元的总投资额,换来的是每年60 万人次的游客和村民人均3.9 万元的年纯收入;“杏福”党建联盟对村民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和引导,换来的是乡风文明的变迁。“麻友”变成了“票友”,自导自演戏曲节目取代了往日聚堆打牌搓麻将;村民主动为村庄建设捐款出力,滨水栈道从开工到全线贯通仅用了16 天,没花村里一分钱。

66 岁的党员村民李荣法,退休后回到村里,自愿担任八都岕观光小火车的讲解员,还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宣传推介自己的家乡。他告诉记者:“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回到家乡与一群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情,是我最大的幸福。”

走进南浔区练市镇农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高大洋气的一排排农村别墅。据村党支部书记黄国兴介绍,南浔区大力推进“万套农墅贴心工程”,农墅由村里统一规划土地,村民商定设计方案,政府投资建设,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农兴村已经有96 户村民搬进新居。76 岁的村民杨大叔告诉记者:“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要感念共产党的好。”

随意走进村前的一个大棚,里面种植的作物让记者既陌生又熟悉。陪同采访的一个技术员笑了:“这是村里引进生态农业公司种植的高价值经济作物。这种小南瓜叫贝贝南瓜,一个只能长到8 两左右,最适合婴儿食用,一个能卖8 元钱;这也不是普通玉米,是水果玉米;水沟里种的叫台湾香水莲……”

近年来,农兴村以农兴业、以农兴家、以农兴村,整村流转土地,先后引进多家生态种植养殖公司,采取“公司+支部+党员创业户+农户”的互助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村庄和村民的日子红红火火。村支书黄国兴笑着说:“我们村叫‘农兴’,我叫‘国兴’,我们农民就是盼着农业兴旺、国家兴旺。”

党建聚人心,创新谋发展 社会治理打出“红色组合拳”

徜徉在绿树掩映下的吴兴区小西街,如同走进了一幅水墨画卷:青瓦白墙的建筑,曲径通幽的里弄,古朴雅致的小桥……在这个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街区里,党建工作也如同江南烟雨般润物无声。

游客在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玫瑰长廊游览

花艺大师应国宏告诉记者,“诚信花店”开业以来,没有一名顾客逃单

据介绍,吴兴区朝阳街道创设了“今西印象”党建综合品牌,全力打造党建街区这一全新治理单元。

以北齐巷社区党委为核心,朝阳街道汇聚居民、物业、商户中的党员力量,创新打造“西街管家”团队,开展服务居民、服务商户、服务游客等一系列活动,成立至今已调解矛盾150 余起,提供便民便商服务200 余场。

花艺大师、“文人花道”创始人应国宏匆匆赶回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半年前,他在自家门前空地上建起了无人值守的“诚信花店”,顾客自己选花、自己扫码付款。花店运行至今,没有一名顾客逃单。应国宏深情地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亲眼看到这里越来越平安、越来越和谐。外面是我赚钱的地方,这里是我精神憩息的家园。”

建筑面积达1.1 万平方米的吴兴区社会治理中心,整合多个线上线下工作平台和20 多个部门力量,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实现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湖州市公安局织里分局织东派出所民警陈建如发起的“老兵驿站”就在这里办公。以服务老兵、服务群众为宗旨的“老兵驿站”,如今已拥有上百名党员、老兵,组建了老兵巡逻队、老兵调解队、老兵宣传队等,在纠纷化解、政策宣讲、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我们化解的矛盾,延续时间最长的是一起邻里纠纷,两家人争吵长达23 年;我们花费时间最长的一次调解是用了一年两个月的时间,最终感动了纠纷双方,化解了矛盾。”陈建如说。

曾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的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用安装在五四村游客集散中心的一张“图”实现了“乡村智理”。这个三维电子地图系统整合历年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布设的视频监控、污水监测、智能井盖等534 个感知设备,打通58 个部门数据,涵盖了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治理五大功能。哪里出现垃圾、哪里可以划宅基地、村务党务动态、村民体检情况、旅游指南……“数字乡村一张图”为乡村治理提供了系统数据和技术支撑,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基本不出村”。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离开湖州多日,那里的如画山水、绿色产业、鲜红党旗仍时时涌上心头。明日的湖州,又将展现一幅怎样的美丽画卷?

猜你喜欢

湖州老兵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两山”理念湖州探路
老兵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