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基于SWOT 分析

2021-07-02古亮锋庞颖怡

北方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梅州市梅州旅游

古亮锋,庞颖怡

(上海海关院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2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日益重视身心上的愉悦。在此推动下,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8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5.39 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为5.97 万亿元。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本地旅游产业发展,以期带动经济发展。作为世界客都,梅州在客家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了更全面探索出促进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式,需要对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业进行SWOT 分析。

二、SWOT 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政治优势明显。梅州既是世界客都、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其发展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为了促进梅州经济发展让更多的梅州人民拥有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梅州,对梅州经济发展指明方向。2014 年3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梅州再次成为人民热议、媒体高度关注、专家学者探讨研究的重要对象。

2.文化资源丰富。作为闽粤赣客家大本营,梅州客家人数较全国其他客家地区多。其中,梅州客家话是梅州客家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下午时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客家之声都是梅县话作为客家语中最为标准的指定语言。除了语言外,梅州客家儿女在生活中建筑了民居特色建筑——围龙屋。截至目前,梅州围龙屋数量约为两万座。截至2019 年1 月,梅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达到5 处、93 处、148处。梅州市共有革命遗址359 处,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种类齐全、保存状况较好。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对促进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和推动外地游客赴梅州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3.客都知名度高。虽然梅州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并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作为粤闽赣客家大本营、世界客都,梅州的知名度相对其他客家地区来说还是很高的,也是外界了解客家文化的窗口。截至2019 年8 月30 日,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客家”一词可以找到10 849 条结果,输入“梅州客家”有461 条结果,输入“赣州客家”则有81 条结果,输入“永定客家”有173 条结果,输入“惠州客家”仅有27 条结果。在梅州、永定、赣州、惠州四个地区中,学者更加关注梅州客家文化的动态,这从侧面反映出梅州客家文化的知名度更大些。在发布问卷调查中,有51%的参与问卷调查者认为,梅州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大于永定、赣州、惠州这三个地区。

(二)弱势(Weakness)

1.经济落后,资金相对缺乏。梅州地处粤东北,地势崎岖,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较远,经济受珠三角地区辐射效果不明显。梅州虽然毗邻汕头经济特区,但是由于汕头地区生产总值较小,对梅州经济辐射范围有限。梅州经济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与广东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从纵向分析,2018 年梅州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978 年生产总值的一百三十倍,梅州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从横向对比分析,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生产总值增速,梅州与广东其他地级市相比劣势明显,梅州地区生产总值小,而且增速缓慢。2016 年至2018 年梅州地区生产总值在广东省21 个地级市中排名第 17 名,2018 年梅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2.40%,增速在广东省21 个地级市中最为缓慢。

表1 2016—2018 年广东省部分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及2018 年增速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生产总值越大,其知名度往往也会增大,该地区成为众多游客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也增大。在我们所发布的问卷调查中,只有6%的参与问卷调查者认为“拥有资金支持,开发相对容易”,这从侧面反映出梅州市政府在投资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和红色爱国教育基地打造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资金的缺乏使得梅州在挖掘、开发客家文化资源、提高梅州客家文化软实力工作中未能充分地展开进行,阻碍了梅州经济建设。

2.交通相对不便。梅州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势崎岖,河流密布。高大的山系和密布的水系成为梅州交通不便的自然障碍,阻碍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提高了设施维护的成本。受地势影响,梅州公路多为双向四车道,道路较为弯曲。梅州现在仅有广梅汕和梅坎两条铁路,梅州梅县机场共有11条航线,仅与国内16 座城市实现通航,旅客吞吐量于2018 年才突破五十万人次,远低于同年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地势崎岖不利于通信设备、电力设备、交通设施等工程展开,使得部分梅州贫困村庄未能利用现代通信设备与外界联系。缺乏现代通信设备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未能及时对接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阻碍梅州人文交流。

3.高校缺乏,民众素质较低。截至2019 年,梅州市只有嘉应学院一家高校,导致梅州优秀人才外流,这对梅州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建设均造成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高校的缺乏直接致使梅州籍学子高考竞争压力较大,还导致梅州优秀人才外流,本地区又难以引进优秀人才,造成推动梅州客家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不利于梅州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表2 2018 年广东省部分地级市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人)

(三)机会(Opportunity)

1.政策支持力度大。作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境为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梅州的发展一直得到中央政策的扶持,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粤闽赣原中央苏区的扶持力度加大。2014 年3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梅州发展再次得到中央政策扶持,包括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在内的产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梅州积极抓住国家战略和国家给予梅州的优惠政策,加快打造梅州红色旅游核心区,建设三条廊道联动、八个原中央苏区县(市、区)示范、十三个重点项目支撑的梅州红色旅游发展空间体系。

2.高铁时代来临。2019 年8 月28 日,综合检测列车从潮汕站驶入梅州西站,完成首次联调联试,标志着梅州高铁时代的到来。梅汕高铁开通后,线路沿线地区至广州、深圳、厦门等发达城市的时间将大幅缩短。随着高铁的开通,广州至梅州由原来约七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三个小时的车程,大大缩短了梅州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出行时间,为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和革命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3.来梅游客增多。梅州市每年接待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点接待游客数量也呈现增长态势。梅州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得到发展,来梅游客、研究人员等数量增多,这为梅州客家文化进一步传播与弘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传播载体,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同、肯定梅州客家文化。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梅州旅游消费,带动梅州经济发展。

表3 2011 年——2018 年梅州市旅游总收入、增速、占GDP 比重统计表

(四)威胁(Treats)

1.自然灾难频发。梅州位于粤东北部,高峰峻岭、江河交错,加上受到夏季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常有暴风雨、台风等极端气象天气。自然灾害使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破坏了大量的梅州传统建设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设施。加之梅州市经济落后,从有限的财政收入出资赈灾,使得梅州市在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和红色爱国教育基地打造方面的资金相对不足。另外,梅州受地形影响,许多交通路线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冲击较大,造成公路交通不畅、列车暂停运营、航线停飞,不利于人员流通、文化交流和贸易的进行,这些都是对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存在的威胁。

表4 2018 年梅州市气象局发布的重大气象通知统计表

2.贫困人口较多。因处于地势崎岖的山区,梅州受珠三角发达地区和汕头经济特区经济辐射效果不明显,人民生活改善速度较慢,全市贫困人口较多。截至2019 年7 月,梅州市有省定相对贫困村34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5 712 户,共计150 958 人,约占全省的9.1%,是广东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成为梅州市政府极为重要的工作,这需要梅州市政府投入更多精力在梅州脱贫工作中,但却使得用于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建设资金和精力有限,不利于梅州经济进一步发展。

3.景点知名度小。根据2013 年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下发的《关于原中央苏区范围认定的有关情况》文件,原中央苏区范围县为97 个,其中江西省49 个、福建省37 个、广东省11 个。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及召开的重大会议大多发生在江西、福建两省。在客家文化旅游景点方面,福建永定土楼的知名度当属最高,为国家5A 级景区,2018 年接待游客总数达到九百六十万人次。而梅州客家文化最著名的景点“梅州客天下景区”为国家4A 级景区,2018 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约为一百八十万人次,远低于永定土楼接待游客数量。这从侧面反映出梅州客家文化景点知名度相对较低,景点吸引力较低。

综上所述,根据利用SWOT 分析法对梅州市客家文化旅游区的分析,调研小组总结出以下分析表。

表5 梅州客家文化融入经济建设的SWOT 分析总结表

三、发展建议

(一)打响世界客都品牌

作为“世界客都”,梅州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梅州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如何有效实现从文化资源与旅游效益的有机融合,是当前梅州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点所在。

梅州各大景区应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立足特色,改变“贪大求快”的发展思维,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对于梅州市政府而言,在发展梅州客家旅游产业的同时,避免同质化竞争及旅游产品单一的问题,还应该加强规划,促进布局的合理化和定位的差异化。梅州市政府应该在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调控作用,加强地区政府对“全域旅游”的认可度及关注度。在此之外,梅州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充分与周边地区良性互动。

(二)打造梅州客家特色旅游品牌

选择好合适并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文化点是建设梅州客家旅游品牌的关键。打造旅游品牌应先选好文化点,注重彰显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凸显特色。从“梅州客家文化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人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产品是客家美食。那么,梅州市政府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将梅州客家美食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进行推广营销,借此以客家美食这个点,带动整个梅州地区客家旅游的整个面,以此来推动梅州市当地客家文化旅游的开展。

梅州市政府在对客家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时,应该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传播资源,与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合作,有选择性地选择微博、抖音、快手、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来根据不同年龄层推广不同的景区内容,以此来扩大知名度。通过政府“形象营销”、企业“产品营销”、居民“服务营销”、游客“口碑营销”的“四位一体”营销方式,让梅州客家旅游产业在旅游发展中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加强旅游区智能化设施建设

根据在线旅游市场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年轻群体已经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群体,互联网、新媒体等新科技对这一群体的影响较深。因此,提高智能化的旅游产品对该群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梅州政府有必要对梅州客家文化旅游景区进行智能化的建设和改造。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智能化再建,破除之前的劣势,加大对梅州客家旅游地区的智能化建设力度。

(四)重视引进和培养旅游业内人才

当前,按照广东省扶贫规划,广州市对口支援梅州市。梅州市以此为契机,应加强与广州市合作,促进人员交流,培训线上经济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梅州市重点景区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梅州市内旅游企业、景区应加强与嘉应学院合作,与嘉应学院产学研发展对接起来,利用嘉应学院平台,培养旅游业所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运营人才,为梅州旅游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另外,引入专业的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高级酒店管理职业经理人、星级厨师、导游等,提升梅州市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五)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当地经济建设

梅州市政府应着手建设协同发展格局,在与广州市合作对口扶贫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梅州市当地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首先,在未来“双到”扶贫项目的完善上,应将政府、院校、科研机构、企业这几个不同的主体相结合,让各个主体发挥优势。其次,通过协调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理清各级政府对扶贫中的工作职责和责任,让扶贫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最后,通过定期开展各个主体间的交流活动,倡导资源共享,互相配合,有效促进梅州客家旅游产业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周边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猜你喜欢

梅州市梅州旅游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侨思小学作品集
寸寸山河寸寸金
国内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