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2021-07-02黄莉娟

北方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微供应链融资

黄莉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南京 211168)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世界银行2019 年1 月份公布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12 万亿元,近80%的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以往研究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多从银行信贷角度、从政策角度来探讨(Chakraborty and Hu,2006;何韧等,2012;Allee and Yohn,2009)。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在金融领域的渗透应用,互利网金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关注(Lin 等,2013;张玉明等,2015),这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在共生关系中成长(贾楠,2015)。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李仲飞等,2016),减轻了信贷配给程度,能够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新的视角(王馨,2015)。此外,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融资模式也产生了较大冲击,激励银行不断创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服务品质,创新金融产品,更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褚蓬瑜等,2014)。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融资模式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单纯(2015),邹辉霞(2015),李钒(2017)等对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P2P 网络借贷模式进行了剖析。邹丽(2016),张璐昱、王永茂(2018)则分别以阿里金融、蚂蚁金服与京东金融为案例分析,探讨了基于电商平台的融资模式。石嘉婧(2016)讨论了众筹融资模式相比传统融资方式的优点以及维持众筹融资模式规范成长的对策建议。姜浩(2019),刘变叶、何祖明(2020)则从物联网视角对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小微企业融资理论,而且为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普惠金融,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对于培育小微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三种典型融资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

一、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平台融资模式

P2P 借贷的思想源于1976 年,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在一次乡村调查中,将27 美元借给42 位贫困的村民做生意,由此开启了他的小额信贷之路。在这种贷款模式下,贷款者无须提供抵押和担保,出借人将出借资金分散开来,体现小额、分散的思想,降低资金风险,这是一种典型的P2P 借贷雏形。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普及,网络平台作为一种中介平台介入投资人和借款者之间,P2P 网贷模式悄然兴起。由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资金借出人将资金借给一位或多位申借者,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及利息;网络信贷公司提供风险把控,收取中介服务费。自国内首家P2P 网络借贷平台于2007 年8 月在上海成立以来,截止到现在,网贷进入中国整整13 年,在这期间,经历过“和平时期”,也经历过“爆发式增长”。为规范发展这个行业,监管多次出手,驱逐行业“害虫”,让真正以普惠金融为宗旨的平台存活下来成为最后赢家,继续为实体经济服务。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P2P 融资门槛低,办理流程不繁琐,放款快,还款灵活,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对于P2P 网贷平台而言,如果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流入,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能够筛选出信用良好的客户,即同时保证充足的投资方和优质的借款人,那么这种融资模式将相当具有“普惠”的意义。在借款端,网贷平台可以与小贷公司合作,获取小贷公司高资质的客户。在投资端,网贷平台可以尝试与银行合作,帮助银行快速获得大量客户资源,同时,通过为银行提供系统建设、平台运营、大数据应用、微贷风控等服务,吸引银行在平台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资金投入,最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平台要做的就是把风控工作做好。目前,各大P2P 平台开始不断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借助大数据、AI 等最新技术,对客户进行精确的人工画像,构建并丰富完善风控体系,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生态圈。

据最新数据显示,近三年,P2P 服务实体经济累计超过2 万亿元;近五年,小微企业通过P2P 平台直接或抵押借款的金额达到1 万亿元。P2P 做了银行与民间借贷不愿做、做不了的服务,这就是P2P存在的价值。对于P2P 网贷平台而言,风控能力是立足之本。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形态易于复制,真正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是平台的底层风控体系。随着国家监管层面的严厉监管和整个行业的规范,P2P 网贷必将朝着合规建设、风险控制、科技投入等正确的方向迈进,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电商平台融资模式

(一)“小贷公司+ 平台”融资模式

“小贷公司+平台”融资模式以阿里小贷最为典型。阿里小贷成立于2010 年,其业务针对的是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以小微企业在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数据、支付数据、信用记录、客户评价等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深挖掘,发现企业融资需求,提炼出贷款风险评估数据,经云计算后得到动态的风险定价和违约概率分析结果,运用小贷公司的资金为其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如图1 所示。

在这种融资模式下,电商平台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模型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动态风险管理,风控机制如图2 所示。

图2

截至2018 年,阿里小贷服务了近1 200 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发放了超2 万亿的贷款。这种融资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一是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系统处理与实时监控缩短了业务流程,提升了信贷业务效率,满足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短、小、急、频”灵活性的特点;二是平台上是真实的交易信息,数据更充分,对这个平台上的卖家提供贷款相对容易。此外,平台上的许多卖家依靠网商生活,违约成本较高,因而违约风险相对较低。当然,这种融资模式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一是业务规模受到限制。电商平台融资服务对象仅局限于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尚未涉及线下的小微企业,业务规模无法得到有效扩展。二是平台数据仍存在较大局限性。电商平台产生的数据偏重于场景交易和社交信息,交易数据很多,但数据维度太少,缺少来自于金融方面的、投资方面的、企业运营方面的等等各方面信息。仅仅依靠一个维度的数据,哪怕数据再多对企业的征信评级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更好评估企业风险,平台需要不断从外部搜索和完善数据,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在小贷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便开通了专线直联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的就是极大程度地丰富公司所掌握的数据。三是资金受限,资金成本较高。小贷公司领取的是“小额信贷管理公司”牌照,而不是“银行”牌照,不具备吸收低利率存款的功能,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受到很大限制,直接局限了阿里小贷在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领域的发展,而且,相比传统银行,资金成本较高。

(二)“银行+ 平台”融资模式

近几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也开始了自建电商平台融资模式。一贯以来,银行业数据有不对称性,表现在数据积累多、应用分析少;金融数据多、行为数据少。借助自身的电商平台,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补足这块短板,获取客户的消费习惯、支付能力、支付偏好等数据,完善风险管理所需的数据体系。在这种融资模式下,由于银行拥有充足的资金,可以为广大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银行可以吸纳低利率的储户存款,所以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利率也比较低。而且通过这个平台,银行可以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附加的金融服务。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10 多家银行都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比如工商银行的“融e 购”、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农业银行的“e 商管家”等。借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钱海利的一句话:“在现在的电子商务大环境下,银行做电商,更多的是看中了电商这个链条上的潜在客户,目的是向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对于电商平台融资而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利用新的平台生态为线下实体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是这种模式未来探索和创新的重点。在这种融资模式下,为更好做好风控,需要掌握小微企业多维度数据,比如从第三方如海关、税务、电力、水力等部门获取数据,与一些管理软件商合作获取小微企业在生产、库存、销售等方面数据,从法院、公安等渠道获取企业的信用数据等等。只有充分整合这些内部和外部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信贷模型和信贷流程,才有可能降低违约风险,控制不良贷款利率。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政务信息未完全公开,很多公共机构数据无法对接,而且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数据也没有实现信用对接,所以,平台在获取第三方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想办法突破。

虽然说电商平台融资还有其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不得不说,基于电商平台的融资模式有效解决了平台上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困难的难题。其融资门槛低、信息对称性强、融资效率高、手续便捷等特点,很好地满足了电商企业急需资金的需求。平台上小微企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平台本身的发展,平台的壮大又将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每一家企业都处于一定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中。面对市场上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金波(2007),夏泰凤、金雪军(2011),侯祥鹏(2019)将供应链金融引入到小微企业融资中,通过供应链融资将资金注入到供应链上的弱势企业,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宋华、杨璇(2018)从供应链网络嵌入性视角研究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吴睿、邓金堂(2018),马翼(2018)进一步论述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

经实践验证,供应链金融不仅促进了一些面临困境的银行得以转型和发展,同时也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途径。而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的深度结合使供应链金融发展成为一个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巨大的网络平台系统,不仅打破了融资企业必须提供担保或质押物或与核心企业之间有真实交易的约束,而且提高了供应链上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孕育出大量交互创造价值的机会。

在当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有以银行主导的,有以电商主导的,有以ERP 厂商主导的,有以物流企业主导的,有以P2P 主导的以及以传统产业巨头主导的。不管是哪种融资模式,其核心思想一是共赢,二是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构建一个跨平台、跨地区、跨资金来源的金融生态系统,有效整合系统中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四流”线上信息,能够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满足单个小微企业或整体链上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实现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见图3 所示。

图3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在图3 中,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所有实体都处于同一个网络架构中,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让信息在网络中进行有效传递,网络结构中的资金提供者根据需要随时都可以作为主导方给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由于所有实体都处在一个闭环中,所以任何一家企业或平台违约都将承担相当高的风险,甚至被淘汰出这个系统,从而反过来促使各企业遵守规定,良性效应由此产生。

四、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网络平台的技术保障

网络平台的诞生,给了小微企业融资无限的可能。网络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资金流、信息流、商务流的有序流动,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网络平台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在搭建和运行网络平台时,需要加强网络平台的技术保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让出借人放心在平台出借资金,让小微企业放心在平台融资。

(二)完善征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征信系统不完善、信息共享不足、数据不足等问题,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和客户体验度的提升。国家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将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三方联合起来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征信系统。将小微企业群体接入征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出一个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为小微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增加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信用信息的供给与利用,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违约风险的发生,降低融资成本,最终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三)创新风控机制

风控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命脉,是保障平台长久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维护广大出借人切身利益的关键环节。为构建完整的风控体系,不仅在贷前、贷中、贷后三阶段做好体系化风控之外,还需要积极引入科技的力量,将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与风控充分结合。利用高科技手段与网络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从财富、安全、守约、消费、社交等多个维度来评估客户风险,为客户精准画像,从而在反欺诈、信用审核、动态监测等方面为风控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结论

互联网金融经过多年发展,为传统金融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有效拓展了资金需求与供给新渠道,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打破了金融垄断,开创了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新局面。

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三种典型融资模式:P2P网贷融资模式、电商平台融资模式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保障措施提出相关建议。通过互联网平台经营金融,智能化寻找潜在客户,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进行风险控制,能够更大地发挥金融本身的功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普惠金融,满足“草根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对小微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互联网金融,能够真正地对小微企业融资起到积极效应。

猜你喜欢

小微供应链融资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借款人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