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021-07-02周佳婷宋德军

北方经贸 2021年6期
关键词:服务业河南省经济

周佳婷,宋德军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哈尔滨 150028)

一、引言

21 世纪全球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全球产业结构逐渐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移,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更加促使现代服务业这一新兴产业延伸出新的发展模式。目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2009—2015 年,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由5 629.66亿元到 14 611.33 亿元,增长五成;2015 年至 2019 年,服务业增加值由14 611.33 亿元到26 018.01 亿元,增长78.1%。2019 年仅前三季度,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0%,高达17 612.33 亿元;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为45.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8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8%,拉动GDP 增长3.4 个百分点。

2009-2019 河南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图

(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河南省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房地产业快速发展,2019 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2 314.06 亿元,增长 6.9%;保险业显著增长,2019 年河南省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 431 亿元;网点建设和社区服务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明显方便了居民生活,扩大了就业;金融业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19 年10 月底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9 251.1 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54 912.3 亿元,分别增长9.0%、16.9%。特别是一批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进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改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形成了轰动全国金融业的“郑州现象”;河南省的旅游业依靠其文旅资源优势日益火爆,旅游总收入从2011 年的2 802.06 亿元,迅速增加到2018 年的8 120.21 亿元,在全国居前十位。

(三)多元化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目前河南省服务业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股份制、私营、外商、个体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公有制经济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2018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仅占企业单位数的3%,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提高,与公有制经济互相补充、优势互补,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17 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 的65.2%,2019 年,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达2.1 万个。

(四)服务企业效益较好

由于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因此企业表现得更有活力,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显然变好。根据2020年河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2019 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48.0%,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 304.44 万人、法人单位创造业务收入4.86 万亿元,均居中部六省第一。总的来看,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服务业企业排名靠前,企业效益较好,但人均效益水平不高。这充分说明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缺少一定的竞争力和技术方面的创新,经营主要以人力资源为主导。

(五)地区发展不平衡

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中原城市群服务业发展较好,2017 年,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 437.56 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42.4%。豫西南和黄淮经济区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仍主导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呈“二、一、三”格局。

三、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阶段性

某一地区或国家服务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是:高收入、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及物质财富充足的较为发达的第一、二产业,这不仅是很多发达国家所体现的经济规律,更主要是由服务业发展特有的性质所决定的。河南省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居民收入水平还有待提升,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别于工业保持持续快速上升的趋势,往往出现一定的波动。由于河南省第二产业占比较高,故服务业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城镇化进程滞后

城镇化进程对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成正比。2019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河南省仅为53.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4%。城市化水平低说明大量劳动力在农村,而农民消费的大部分物资可以自己生产,收入水平限制了服务的消费。大部分农民很少发生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消费,造成农村地区服务业发展落后。同时,城市化水平低说明很多居民收入水平低,其消费水平也比较低,因此从需求方面限制了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和新服务行业的出现,导致服务业发展严重落后。

(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近年来,虽然河南省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人均居民收入水平一直不高。2018 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874.19 元、而农村仅13 830.74元,倍差为2.3,同比缩小0.02,可见虽然倍差在缩小,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值差距仍然较大,并且近年来有逐步扩大的趋势。2018 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0 989.15 元、10 392.01 元。消费的前提是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对服务的需求。总的来看,河南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难以支撑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服务业投资结构不合理

2019 年河南省GDP 总量占全国5.4%,而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3.2%。由于河南省财力不足,资金短缺,投资到环保事业、公用事业等方面的不多,导致服务设施、服务层次以及公共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在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从投资结构来看,偏重对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以及不能持续增加产出和就业岗位的投资;对以金融、文化、体育和娱乐等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投入较少,这势必会对河南省服务业以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有不利影响。过多的政府支持可能挤出了能够吸收大量就业的私人生产生活服务业,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时又要依靠政府投资的带动。

四、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

(一)人口优势

作为人口过亿的大省,人口一直是河南省的重要优势,庞大的人口既是生产力又是消费力。首先,作为生产力而言,河南省的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提高省际竞争优势,加速财富与资本积累,促进全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作为消费力而言,人口多增加了消费需求,扩大了消费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因此,GDP 也随着消费的增长而增长。

(二)区位交通优势

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河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建立连接国内外、覆盖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对发展交通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河南文化旅游静态产品与动态产品相结合,例如,静态产品有:11 个世界级品牌旅游景区、14 个5A 级旅游景区、8 个历史文化名城,动态产品主要是以经济内容和地区文化特色为载体而举办的各种艺术活动以及历史文化活动。不仅如此,河南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融合其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四)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和文件。2019 年,中央接连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整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提出要尽可能依赖现代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2020 年,河南省发布了《2020 年河南省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了河南省目前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五、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做优做强主导产业

1.现代物流。快速建设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基地航空公司;持续冷链、快递、电商物流发展;规范物流运输载具,提升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拟定详细方案用于推动发展中欧班列(郑州)“运贸一体化”,不断扩大中欧班列运邮业务;设立专业化的铁公海联运平台公司,扩展铁公海联运线路网络。

2.现代金融。深化“引金入豫”工程;加快郑州基金岛建设;设立相关基金以投资重点产业;持续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促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农信社改革方案。

3.文化旅游。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开展乡村旅游;推进全域旅游带形成;制定措施以激发旅客的消费动力;促进景区与非遗结合发展;举办高水平高的活动推广中原文化。

4.信息服务。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城市提供支持;制定发展软件产业的措施,开展“万名软件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推进千兆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全省5G 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健康养老。为有条件进行长久护理保险试点尝试的地区给予支持;提出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建议,并制定有利于健康产业高品质发展的措施,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工程;提高全省养老院的服务质量。

(二)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

1.家政服务。在家政服务领域进行信用建设专项行动;组织培训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实施家政服务领域信用建设专项行动、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在部分职业院校和本科学校设立家政服务相关课程,培育更多家政品牌机构。

2.科技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尝试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快速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园区。

3.商务服务。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实施优秀广告企业品牌服务计划, 建立全省广告企业服务平台;培育更多技术先进的服务业企业。

4.教育培训。网络教育专业化发展,设立线上开放学习平台,研发移动教育APP;提升现代服务业技能,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尝试开展产教融合工作。

5.创意设计。举办全球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河南省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加快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建设。

(三)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1.商贸流通。持续推进“互联网+流通”计划,鼓励新零售企业在河南设立线下实体店,加快智慧商圈的设立,改善农产品流通基础网络和设施。

2.房地产。扩大租房市场,规范房屋网签备案制度,完善房地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缴存职工基本住房消费。

猜你喜欢

服务业河南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