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分布格局与城市建设的关联性

2021-07-01李小波

中国水运 2021年5期
关键词:港口城市港口资源

李小波

摘 要:港口作为港口城市的特殊资源,在影响城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虽然港口城市的数量很少,但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13年开始,在我国GDP排名前二十位的城市中,沿海港口城市占了八个,内河港口城市占了六个,总占比高达70%。很多专家和港口研究学者提出了“与港口共建城市,共同繁荣港口城市”的倡议,“与港口共建城市”和“加强港口建设”是很多港口城市为自身合理定制的基础发展战略。一直是大多数港口城市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基础。但是,通过研究我国港口城市现如今的发展进程,发现很多港口以及港口城市未能发挥我国战略制定所期望的作用。妨礙港口和港口城市更好的上升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港口和港口城市合理、协调、可持续发展失败造成的。尤其是土地这种在我国比较稀缺的资源,对处于缺少土地资源的港口城市而言,探索制定出港口和港口城市协调发展的方案和规划,是现如今诸多港口城市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港城关系资源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U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5-0096-02

1引言

海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在人类社会和文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海洋对人类是影响巨大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转变,港口城市更是成为了和世界相连的枢纽中心,在经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推动所处港口城市经济向前稳步发展的因素,就是港口的发展与建设。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在全球35个国际化城市中,有31个是依靠港口创造的经济发展的港口城市。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占据了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港口的功能也随着时代更迭和经济的进步,也从以前简单的交通运输发展为集经济建设与城市运输的综合体,港口功能的发展与完善推动着港口城市以及整个区域的发展。

当前的港口以及港口城市有着全新的发展变化,港口与城市的关系也随着经济和国家建设有着全新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和全球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港口拥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丰富的含义,生态港口、无水港口等充满全新特性的港口应运而生,港口与城市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托、赖以生存。港口作为一个城市和区域的先锋,与港口城市以及腹地区域连接紧密。

2港城关系

2.1 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共同提高城市经济的建设。港口自身带动的航运业、物流和贸易等产业,可以直接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港口城市的建设又会促进港口交易量、贸易和港口规模不断的壮大,巩固了港口在港口城市中的主导地位,为港口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港口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港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基本上为负面影响,通常是港口的交通运输环节产生的影响。运输船舶排放的作业废水能直接破坏水岸生态环境,行驶船舶在航线行驶会直接影响到航线附近水域的生物的生命安全和活动范围;船舶、运输车辆造成的噪音会影响到港口周边的声环境;船舶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大气环境和人文环境。

2.3 港口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

在城市发展的早期,港口主要贸易活动都集中在其周边区域,与城市主体空间布局影响关系不大,但是随着港口的产业功能发展,对城市主体的辐射也越来越大,港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港口产业渐渐的向城市主体集聚,城市和港口渐渐的融为一体。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我国城市化在近些年进度飞快,土地这种稀缺资源成为了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加之港口规模的扩大,大型船只对港口的需求,港口与港口城市土地使用率产生的冲突也越来越大。受港口和港口城市互相依存模式的影响,港口渐渐地脱离了城市主体,迁移到深水区域继续开发,老旧港口渐渐地走向衰败,被城市建设利用起来重新开发商业价值。但港口和港口城市依旧是互相依存的生存模式。

港口城市与港口形成一个内部复杂多元的体系,组合多样、关联错综复杂,受空间范围的影响,无法对具体的、微观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也不能通过主观判断进行系统的优化整合。因此,如何使港口与港口城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挥到最大的功能,相互困扰影响最小,产生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生存之道,是港城关系发展的最终目的。

3港口与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3.1 港口与港口城市土地资源占用分析

港口在城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国际物流的中转点、水路运输主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的集散地。港口依托自身优异的地理位置,与国内和国际的交通贸易有着天然的优势,催发了周围的物流、工业、航运等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港口的规模扩大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港口与港口城市的土地资源矛盾也影响到二者整体的发展。

港口对城市经济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对港口产业的带动作用,港口产业直接受益包括港口服务业、港口装卸、港口运输和存储行业等,以上行业是港口最直观的产业链。借助港口便利的交通系统和资源的优势向港口聚集的企业组织,促成了临港产业的发展,例如港口周围的加工制造业,这种催生的临港产业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产业和经济。港口带来的产业体系直接影响到港口城市的经济结构。因为港口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政府对港口一直很重视,对港口固定资产的建设与发展维护做了巨大的贡献。而城市的主体经济对港口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城市对外贸易的规模越大,货物进出口的需求量就越大,对港口提供的货源保障就越充足。

港口的分布格局和港口城市建设的主要关联性就表现在互相依存和资源环境方面。港口城市贸易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港口产业的兴衰,而港口的规模大小也直接影响到港口城市主体经济的高低。港口作为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对土地和能源消耗是巨大的,同样,城市经济建设也离不开土地和能源。在土地资源和环境方面,港口和港口城市有着很大的矛盾。因为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怎样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化是港口和港口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面对日益激增的矛盾,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对港口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改善港口的运行环境,提升港口的竞争力。码头的建设应该有前瞻性和规划性,在港口投资建设之前应考虑到后期运行时拥挤的现象,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最大程度地改善港口的运行环境。

(2)合理利用港口土地资源,保障港口健康发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对码头进行科学改进,提高货物通过速率,重点发展土地资源收益高、占用少的集装箱产业,实现港口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2 綠色低碳港口的创建

在气候与环境保护日渐严重的压力下,我国对绿色经济低碳行为的倡导已经深入每个人的心中。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实施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同样的,港口和港口城市也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于绿色低碳行动。

港口中有数量众多且消耗能源的大型装卸设备,在生产经营中,这些大型机械设备消耗的能源巨大,集疏运输工作的车辆和船只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污染环境的气体,造成大量的污染。而港口运输中的化学品和危险品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和污染性,破坏港口水域的生态平衡,损害港口生活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港口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创建低碳绿色港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了港口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控制好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使用高效节能的科学技术等手段,是整个港口城市共同努力的结果。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港口的分布格局对城市建设关联性做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港口与腹地城市互相依存的生存机制。港口的发展与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空间关联性,证实了港口的发展与城市的经济是同时进行的,并且互相依存。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矛盾也是港口与港口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该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处的港口城市,我国的各个港口城市关联发展现状和问题基本相似,也就是说,我国的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协调的状态,港口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尚处在初级协调的阶段。港口分布格局与城市建设走上科学协调的发展之路仍需要很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爱存. 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陶毅.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3]姚桃桃. 港口与城市关联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9.

[4]温文华. 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

[5]许言庆. 沿海港口综合实力与腹地空间演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港口城市港口资源
勒阿弗尔与大连市贸易合作潜力与路径分析
《威海港口》
Fog
我给资源分分类
港口上的笑脸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去港口走走
资源回收
宁波港口与城市发展研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