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二类精神药品门诊使用情况分析

2021-07-01韩陈香

上海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用药分析用药频度

韩陈香

摘 要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二类精神药品门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日限定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2017—2019年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二类精神药品的用药合理性。结果:二类精神药品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上升,右佐匹克隆销售金额最高,氯硝西泮用量最大,DDDs排名前3的分别是氯硝西泮、右佐匹克隆和阿普唑仑。苯二氮?类药物DDC较小,非苯二氮?类DDC较高,右佐匹克隆的药品排序比(B/A)等于1,同步性好。结论: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结构合理,临床上非苯二氮?类药品已逐步取代苯二氮?类。精神科药师需要关注二类精神药品用药疗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二类精神药品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1.3; R969.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7-0056-04

Drug utilization study of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Ⅱ in outpatients in a psychiatric hospital from 2017 to 2019

HAN Chenxi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hanghai Songji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2016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tropic drugs of category Ⅱ in outpatients in Shanghai Songjiang Mental Health Center from 2017 to 2019,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 By using the research index-defined daily dose (DDD) recommend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he sales amount, drug use frequency (DDDs) and defined daily cost (DDC) of category Ⅱ psychotropic drugs in outpatients during 2017-2019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use amount and frequency of category Ⅱ psychotropic drug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 the sales amount of eszopiclone the highestand the dosage of clonazepam the largest, and the top three DDDs were clonazepam, eszopiclone and alprazolam, respectively. The DDC of benzodiazepine (BZD) drug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nonbenzodiazepine(NBZD) drug, and the drug sequence ratio (B/A) of eszopiclone was equal to 1. Conclusion: The structure of category Ⅱpsychotrop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is reasonable, and NBZD drugs have gradually replaced BZD drugs in clinic. Psychiatrist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eatment course of category Ⅱ psychotropic drugs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clinical use of drugs.

KEy WORDS psychotropic drugs, category Ⅱ; consumption sum; frequency of drug use; defined daily cost; drug sequence ratio

二類精神药品,如巴比妥类、苯二氮?类及新型非苯二氮?类等,有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在精神专科临床应用普遍[1]。但因其属于特殊药品,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若使用不当极易产生依赖性,更需要关注其临床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故笔者对本院2017—2019年二类精神药品门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提供的2017—2019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出库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销售金额等。

应用Excel软件对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日限定剂量(DDD)确定DDD值,之后依据用药总量与DDD值计算用药频度(DDDs),其值越大,反映患者和医师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从而反映出该药的临床用药趋势;日均费用(DDC)=某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值,反映患者使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药品排序比(B/A)=某药销售金额排序(B)/该药DDDs排序(A),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B/A接近1.0,说明同步性好,表明该药品价格和患者的接受程度一致,B/ A值大,说明价格便宜且患者愿意接受,B/A值小,说明药价偏高且患者接受程度低。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由表1可见:2017年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为210 743.48元,2018年为260 839.88元,年增长率为23.77%;2019年为257 785.81元,较2018年有所下降,因2019年3月国家实施带量采购后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所致,其实际二类药品销售量增幅明显。总体来看,巴比妥类占比较低,苯二氮?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占比均值为21%,非苯二氮?类销售金額占比达75%。

2.2 各二类精神药用量、销售金额及排序

2017—2019年销售金额排名前5的药品分别是右佐匹克隆、氯硝西泮、阿普唑仑、佐匹克隆和唑吡坦,其中右佐匹克隆、氯硝西泮始终分列第1、2位,奥沙西泮用量增长明显。总体来看,各二类精神药品的用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氯硝西泮用量最大,但其价格低廉,销售金额排第二,右佐匹克隆用量虽排第三,但其单价较高,总金额排名第一(表2)。

2.3 各二类精神药品的DDDs排序、DDC及B/A值

由表3可见,氯硝西泮、右佐匹克隆、阿普唑仑DDDs连续3年排名前3,非苯二氮?类DDC值均高于苯二氮?类药物(除奥沙西泮DDC大于3,其中右佐匹克隆DDC值最高。2019年3月国家实施药品带量采购后,药物DDC值总体较前2年低,中选药品右佐匹克隆降价明显,低价药品艾司唑仑和氯硝西泮有小幅上涨。3年中各药品B/A值处于0.5~2,苯二氮?类、巴比妥类B/A值均接近1,提示价格低,非苯二氮?类B/A值均小于1,提示价格较高,但右佐匹克隆2018、2019连续2年B/A值等于1,提示同步性较好。

3 讨论

我院门诊常用二类精神药品都属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巴比妥类因不良反应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且有肝药酶诱导作用,临床应用较少,门诊基本仅用于癫痫治疗[2]。苯二氮?类药物相比巴比妥类,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小,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还有抗焦虑、抗惊厥作用,且价格低廉,临床使用普遍。新型非苯二氮?类药起效快,无宿醉效应,对认知活动影响小,一般不会产生耐受或依赖[4],虽价格略高,但相比苯二氮?类优势明显,从连续3年销售金额占比达75%以上来看,其临床上已经逐渐取代苯二氮?类,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3-5]。

二类精神药品主要以口服剂型为主,因大多数口服制剂吸收良好,故针剂基本不用。从药品构成来看,结构合理,苯二氮?类有短效的奥沙西泮,其不经肝脏代谢,适用于有肝脏疾病及老年患者,但因其价格高于其他苯二氮?类,临床使用受限,DDDs较小;中效的阿普唑仑和艾司唑仑DDDs分列第3、4位;长效的有氯硝西泮和地西泮,氯硝西泮用量排名第1,DDDs排名位居第2,因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还有较强的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也常用于强迫症及躁狂兴奋躁动状态的辅助治疗[6]。非苯二氮?类有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唑吡坦,其中右佐匹克隆为佐匹克隆的右旋异构体,与佐匹克隆相比,不良反应少,无宿醉现象,不影响白天的注意和记忆[7],其片剂外形更不同于其他普通片剂,每粒3 mg的片剂表面有两个分隔线,患者可据此将药三等分,根据医嘱需要按精确到1 mg的剂量增减,这一独特的工艺设计不论是在低剂量起始用药逐渐加量还是取得疗效后的逐渐减停药物的治疗过程中都更贴近临床需求,方便患者使用,因此右佐匹克隆DDDs排名位居第1,广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二类精神药品在精神专科除了用于失眠、焦虑的治疗外,还常用于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以及治疗由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引起的药物性焦虑失眠等[8],应用广泛,因此更需要注意用药合理性和用药疗程,避免滥用造成药物依赖。实际上二类精神药品在精神科用药时间过长,不少报道[9-10]都有提及。因此,对药师来说,应做好药物跟踪,规范用药疗程,与医师及时沟通,在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后及时提醒减停药物,用药4周后需进行定期评估,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提示更换药品,避免患者产生药物依赖,与医生共同协作规范特殊药品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二类精神药品的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秀梅. 浅析精神药品在精神科门诊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5(8): 9.

[2] 李旭琴, 罗翔, 陈瑜, 等. 社区2012—2014年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分析[J]. 上海医药, 2015, 36(16): 17-19.

[3] 姜春和, 孙庆芳. 新型镇静催眠药物[J]. 医学综述, 2014,20(19): 3556-3558.

[4] 张宝霞. 镇静催眠药使用现状[J]. 天津药学, 2014, 26(6): 67-70.

[5] 王占璋, 尚德为, 倪晓佳, 等. 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抑郁症共病失眠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1): 77-80; 84.

[6] 张朝辉, 贾福军, 郭万军, 等. 苯二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 23(3): 132-138.

[7] 贾敏, 黄金莎, 刘群会, 等. 右佐匹克隆的临床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11): 1300-1304.

[8] 周庆永, 周利国, 许晓辉, 等. 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使用分析[J]. 上海医药, 2014, 35(23): 56-58.

[9] 卢慧杰. 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8): 111; 115.

[10] 杨丽君. 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34): 155.

猜你喜欢

用药分析用药频度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基于JAVA技术B/S架构用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患者平喘药物的用药分析
2013—2015年我院手术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分析
2013—2014年华山医院北院门诊心血管类药物应用分析
上海市同济医院2011—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3年某院原发性胃癌住院化疗患者用药分析
运用Excel批量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