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装备经济性刍议

2021-06-30邹昌帆彭江

中国军转民 2021年2期
关键词:军品备件精益

邹昌帆 彭江

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等各方面所付出或消耗成本的程度。装备是实施和保障军事行动所配备的武器、武器系统及其配套军事技术器材等的统称。装备有其特殊性,但也是产品的一种。提高装备经济性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使部队获得质优价廉的武器装备;也有利于规范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形象。以下就提高装备经济性,谈几点浅见:

一、改革现有定价模式,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目前,军品仍然施行的是按“成本+5%利润”的定价模式,这对提高产品经济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在目前军品定价模式下,为提高产品利润,企业只有通过提高产品成本的方法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在产品的设计中容易在某些元器件或部件选择上出现性能过剩情况,与总体不匹配,出现“马车配赛车轮胎”的现象。“经济性分析”,不仅要以承制单位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同时还要以用户和社会的利益为出发点,从经济的角度分析问题,围绕产品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寻求质、本、利的最优结合,在提高部队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兼顾承制单位的利益和部队、社会的利益,使这几方利益紧密结合,才得取得双赢。目前,军委机关也已经认识到现有军品定价模式的弊端,积极进行价格工作改革,逐步强化目标价格论证、过程成本监控和分类定价工作。在多个新研制产品中,对比国内外同类产品价格,科学制定装备科研目标价格,积极发挥承研承制单位过程成本控制的主体作用,督促承研承制单位成立型号研制总会计师系统,组织在方案阶段对研制经费和目标价格进行细化设计分配,并将产品价格的监督工作贯穿于整个产品研制过程的各个阶段,形成科研产品“技术、质量、价格、进度”四位一体的监督模式,有力的促进了承制单位进行成本经济控制。

二、进行充分论证,获得最佳方案

据有关统计,装备综合论证所需的费用仅占整个装备研制费用的3%左右,但却“铸就”了装备的绝大部分费用,论证和系统设计工作决定整个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的85%。装备的综合论证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研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缺乏深入细致的论证,必然导致装备研制过程中产生“降指标、拖进度、涨经费”的现象。充分的论证,对研制过程的耗费和研制装备的价格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装备研制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前提和保证。在做好技术设计的同时,积极抓好经济学设计和工程设计的成本控制,力求在满足战术技术指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战术技术指标和装备功能尽可能详细的分解,找到指标、功能和费用之间对应关系的合理定位,获得装备装备研制的最佳方案,提高装备经济性。

三、改进设计理念,运用模块化设计

大型武器系统价格动辄上千万甚至数亿元,即使激光测距机这样的小装备有的也需要几十万元,而民用汽车有的只需几万元。论产品原材料成本和功能的复杂程度,激光测距机不一定比汽车要高,民用汽车降低成本的重要原因是模块化和流水线。军品价格的居高不下,除在定价模式上存在误导承制单位提高成本因素外,设计理念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对民品,军品在研制过程中“拿来主义”用的较少,部件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不足。如在某光学工厂,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一般需要结构、光学、电子、软件等多个研究室的人员配合完成。按照工厂科研惯例,结构室的设计师,一般作为产品的主管设计师,牵头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主管设计师根据产品研制总要求,对光学、电子、软件各部位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战技指标的分解,外形、体积、重量要求等。虽然各研究室在设计中也能够借同类产品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但因产品外形、体积、重量等要求不同,很多模块仍需重新进行修改设计。若改变设计理念,如将激光测距机常用电源板、计数板、棱镜、透镜等先固化下来,形成部件模块,并进行批量生产。设计师根据现有部件模块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变“需要什么设计什么”为“有什么用什么”,将大大降低产品研发成本,提高装备经济性。

四、施行精益生产,追求按需调配

精益生产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哲学,在世界许多知名企业中都得到了应用。精益生产方式,核心思想是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需要的产品。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军品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特点。精益生产方式逐渐引起了中国军品企业的重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自2011年开始在全集团内推广精益生产活动,各子集团(公司)通过理论学习,参观见学,全面推广等方式,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精益生产作为成熟的理论,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承担装备承制任务的企业进行学习、借鉴、应用,必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做好售后工作,减少服务成本

产品交付使用部队后,出现问题再所难免。有的问题是由于产品自身出现质量问题,有的可能是由于部队使用不当造成,有的可能是缺少备件部队无法修复。产品出现问题,承制单位需要进行售后服务保障。产品服务中发生的费用,有的军方能够承担,绝大部分需要承制单位自行解决。特别是对于轻武器、火炮类等低级别配套产品承制单位,由于用户多,产品分布广,服务成本往往较高,企业负担较重。为减少产品服务次数,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承制单位一是要做好新产品的接装培训工作,尽量让使用部队的干部战士了解产品使用维护方法,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产品出现问题。二是要做好产品使用維护说明书、教学光盘编制和录制工作,做到通俗易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人员更新较快,承制单位不可能经常到部队进行培训,使用维护说明书和教学光盘是随产品配备,编的好能够让战士自学掌握产品使用方法,减少服务次数。三是合理配备好备件产品,产品备件是提高装备战斗力的倍增器,除装备机关每年例行订购些维修备件外,由于订货周期、请领程序等原因,备件难以短时间配发到使用部队。承制单位应根据产品实际,随产品配备些易损、易坏的维修备件和装配工具,让部队能够自行解决部分问题。四是有条件的承制单位可以设计远程诊断程序,通过保密通信手段,远程解决产品问题,减少承制单位人员和差旅成本。

六、结束语

装备经济性,涉及到产品的全寿命、全过程。论证、研制、生产、售后各个阶段都对产品的经济性有着影响,作为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就必须考虑到各个阶段产品经济性,从不同的方面着手考虑,合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陆军装备部驻扬州地区军代室)

猜你喜欢

军品备件精益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小议国内军品市场特点与营销策略
核电厂生产准备阶段合同SO备件管理分析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厚植精益文化离不开领导干部“四先三进”
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军品生产中的应用
浅析军工科研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
论钢铁企业的备件管理方法
新精益模式